做了这个行业五年多的时间,看过太多的医院购买了DRG/DIP相关的系统,但就落地使用而言,只能说医院根本就用不起来。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就本人所知汇总了几点,仅供医院未来做落地时参考。1.医院缺乏懂行的人。这个懂行的不单只懂DRG/DIP分组,还需懂编码、临床,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管理意识。单拎一个出来,要求并不高。但一汇总起来,就会发现医院缺乏这样的人才储备。因此,在采购系统时往往受制于厂商,在进场前就输了,进去之后难以对厂商有所要求,能落地才怪。
2.厂商缺乏专业性。目前市面上做这块的厂商虽然很多,但多数都是技术和外行出身,真正研究这个东西的很少,可能许多所谓的专家连多少个病组,多少个疾病都不晓得,编码更是连皮毛都不知,就妄谈DRG/DIP管理。到最后连个DRG结算都算不准,准确率为0的厂商大把,如何能帮助到医院。况且由于医院不懂行,很多事情都需要厂商来帮助,厂商又不专业,更不可能落地。
3.厂商商业模式的弊端。这个行业曾经是蓝海,现在怕是成红海了。听着河北朋友讲,在河北某树25万,某豆15万,这还是三级医院。就这价格别说挣钱了,连成本都顾不了,还做事,傻子才信。这且还是成本问题,服务呢。咨询的人力成本很高,这些公司根本无力支撑起这些成本,最后只能是一帮不懂行的技术做些通用的产品,但凡出现任何问题,解决问题那是不可能的。毕竟一个需求从提出到落地,需要经常公司的层层把关,最后医院提出的意见能落地的几率无限接近于0。
可能,除这些因素之外,还有很多的因素影响着落地,无论院方、厂商,还是行业生态都会导致落地不成功。当然和这个行业得快速发展,人才储备不足也有很大关系。
所以,医院的落地需要什么。
第一,一个靠谱的厂商。能提供驻场服务式的厂商才有落地成功的基础。培训临床,引导意识,维护标准,跟进解决问题不仅仅是支付,更要监管背后的违规。这一切都不仅仅是一个系统能解决的,服务才是能落地的最关键因素。
第二,要教会医院怎么做这些,无论系统,还是培训,作报告。未来都需要医院的人自己来完成,只有这样,懂行的人多起来,这个事情才能真正形成医院内部的管理,真正帮助到临床。
第三,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研究性人才。现在的系统都浮于表面,缺乏与临床的深度结合。以智能编码为例,不是导了个数据库,能让医生选择就是智能了,真正的只能需要切词(标准化语音为NLP),当然更需要临床的支持。这个行业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这些远不是几个编码员能解决的,所以对于厂商而言,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来去做这些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深。
当然,这些做好之后,成功的经验才能复制。大医院的技术才有可能帮助到地方医院。当然技术的提升不是一蹴而成的,但大医院的DRG/DIP如果能做得好,必定能通过厂商带给地方医院更多的技术的进度。
随便写写,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作者:尚巾君
来源:医管学者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6 10:33:0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5 11:22:0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25 10:54:42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4 11:16: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3 14:03:4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23 13:53:17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