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一下这几年医疗行业的一些内部情况。
关于医院拖欠工资的事情。
以下都是我的个人观点,都是随性输出的,认知有限,不喜勿扰,随意看看吧。
1
今天有个网友W 医生。
再次给我发来消息,讨论是不是要从公立医院逃出来的事情。
自从我这个号开出来讨论体制外的医疗行业这些事后。
我经常能收到网友发来的一些咨询。
讨论是不是要从公立医院出来的问题。
由于这些年深化医改。
医疗机构的效益越来越差,不论公立和民营。
大量的医院都处于亏损状态。
收益也更多地向头部的医院集中。
老子说: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在医疗行业这句话表现得淋漓尽致。
头部的大三甲医院,不断地扩张新的院区。
兼并那些效益不好的公立和民营医院。
而更多的中小医院,无论公立和民营。
发展都举步维艰。
由于病人的流量,都越来越集中到这些头部的三甲医院。
导致这些中小医院现在门可罗雀。
医疗这种行业,强者虹吸的效果非常明显。
跟大城市虹吸人口和产业一样。
现在国人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都较以前明显提高。
有点条件的人,没有哪个不想接受最好的医疗。
有点头脑的人,更是对自己的疾病治疗有精准的判断。
分级诊疗,弄几个三甲医院的专家到下面基层医院坐诊。
根本难以解决他们的问题。
很多医疗的问题,还是要到上面的大医院大平台来处理。
还有些专家,下去就是把基层的病人往自己所在的三甲医院带。
更是把基层医院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病人流量攫取掉。
这也是医疗难搞好的原因。
反人性的事情往往硬干,最后只能是一地鸡毛。
所以下面基层医院,很多工资很少甚至发不出来。
不加干预的话,以后会越来越正常。
2
W医生说,我在当地的县医院没有编制的,是合同工。
估计这辈子也没机会弄个编制。
因为小地方都靠关系,要背景,没有这些根本不可能进编制。
家里生了两个孩子,拿着县医院每月发的5000不到的收入。
还经常发不出来,忙死忙活都看不到钱。
家人老人孩子都等着我养活,做得又累又憋屈。
现在省会城市的一个三级民营医院,给我伸出了橄榄枝。
给我一个月保底1万五,要不要去?
我去那医院试了几天工。
感觉氛围都很好,没有公立医院那么复杂,那么多事。
那边医院也很想我过去。
我说,当然去了。
凡是在体制内没有上升空间的人,只要外面有合适的平台。
都可以考虑出来的事,只是一只脚出来,还是两只脚都出来的问题。
生存和发展是每个人的基本诉求。
与其在体制内求而不得,就要看看外面的世界。
特别是那种五六线小县城的医院。
人口处于流失状态,未来持续衰弱肉眼可见。
现在找到合适自己的平台,又是省会城市,工资是以前的3倍还不止。
离家车程也只有区区2小时。
这已经是算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平台了。
我前面有文章也介绍过:年轻时干工作,要干最忙工资最高的;中年时换工作,要换有闲有自己时间的。
现在医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注定是不能像上一代一样平稳在一家医院做到退休了。
因为时代变了,人口的流向趋势和结构也变了。
未来一定是超级都市区的时代,人和钱都要流向这些地方。
3
体制内的医生,没有家底做支撑的,又搞不来编制。
那不妨早点出来占个坑。
与其在体制内卷到怀疑人生。
还不如看看体制外的情况。
现在体制外还不算太卷,早些年还要更好。
到不太卷的地方享受一段红利的时期。
对自己和家庭,都算是一种尽责。
守着个体制内无编制,薪水低到连家都养不起的活。
以后这种医院效益不好,第一批裁掉的就是你了。
我最后再告诫W医生,关键是要按时发工资。
这点要搞清楚,要摸清这个底。
现在无论体制内和体制外,都存在医院拖欠工资的现象。
不要空开支票,每个月的钱能实实在在地拿到手就可以。
医疗服务行业其实慢慢也在变成一个悲催的搬砖行业。
关键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的当下。
我们是未富先老。
而每个人对健康的索取又是没有上限的。
但是现在又没有给力的支付方了。
现在的医保制度不改革,这种人口趋势发展下去。
未来的医保基金入不敷出是必然的了。
所以未来的好的医疗,自费才是大趋势。
也劝现在身体有点问题的朋友们。
趁医保还有钱,赶紧到医院去处理好,防患于未然。
同时,也祝愿W医生,今天的行医之路,越走越好。
作者:破茧成群
来源:体制外行医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