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经营

陷入危机的民营医院之自救

25年07月03日 阅读:1972 来源: 钱培鑫原创

  行业艰难,所有医院都遇到了困难,尤其很多民营医院,陷入严重危机,甚至遭遇了死局。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陷入危机的民营医院有这么几类:股东拖累型、股东矛盾型、经营不善型、条件恶化型。


  民营医院陷入危机,不像公立医院,政府不会救你,也没有其他人会救你。能救你的,只有自己。怎么救? 不同的情况各有不同的处理或救济方案,下面我们尝试做分类叙述。


  第一类,股东拖累型。医院规模、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医院经营良好,至少现金流可以确保医院自身运营,且后续经营有好转的可能。但是,由于医院股东或投资人其他方面原因抽调医院资金,或者医院前期建设负债,造成医院现金流紧张,或医院经营性现金流无法清偿医院到期非经营性债务。股东或投资人因其他债务或纠纷,已无力解决这一问题,造成医院运营进行性困难,且没有缓解的希望。


  这种情况,聪明的股东,最好马上把个人与医院做切割,把股东与医院的资金勾连切断。将医院的经营管理权封闭并移交一个可以信任的团队(包括寻找专业第三方机构托管),办好相关法律手续,并做好公证,以避免股东反复、干涉医院经营和动用医院资金或做医院资产处置。医院既有的负债由医院管理方与债权人做一次全面沟通,结合医院经营盈利能力或再融资能力,调整并制定新的还款或债务置换计划,确保医院正常经营秩序不被债权人破坏。


  但是,一般这么理性的投资人,很少。这个时候,医院管理方(院长)或债权人,完全可以向ZF或相关部门提出这个方案。因为医院不是一般企业,它的社会牵涉面广、不可预测的社会稳定方面的风险大,所以一般ZF部门会支持这个事,他们可以动用强权部门,与医院投资人谈,釜底抽薪。其实,这一招,也是对投资人最有利的一招,可以帮投资人保住医院。否则,医院或倒闭、或破产重整,投资人的损失和其他风险更大,员工、债权人损失也更大,ZF的麻烦也更大。


  第二类,股东矛盾型。很多民营医院,由几位亲戚、朋友合伙办的。这些医院,或举办时间不到5年,尚未进入良性运营阶段,尤其近年行业进入艰难阶段,医院经营更是雪上加霜,出现持续性困难;或是前几年曾经有过良好的经营期,也有过利润,但是,近年来形势变化,经营出现持续性滑坡,医院现金流也出现短缺,且看不到好转的希望。这个时候,需要股东注资,而股东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统一意见,一起出资。有的医院股东又参与医院管理,矛盾更重。这样到后来,股东都不愿意出资。如果没有一个50%或67%以上的股东,到后来可能连一个想救医院的人都没有。结果可能会眼睁睁看着医院死亡。


  看着医院死,总不行,必须要设法救。


  首先,要有人牵头,能够把各位股东召集起来协商就最好。个别股东实在不配合,可以考虑把小股东或不配合的股东,以适当低的价格把他或他们的股份收购过来,或采取措施把他先行搁置避免干扰。一要果断,二要快,一般总有一个召集人或发起人,就像这家医院筹建时,也总有一个头。


  源头上矛盾得到暂时解决,那么就要拿出解决医院问题的办法,这才是目的与根本。


  这时候,处理的方式有很多。


  股东如能统一,认为医院还有经营好转的希望或把握,那么就再注入适当资金,尽快将医院按常规救活,尽可能进入良性运营,即便股东已无意续办,也最好尽可能将医院的经营状态转为良性,这样才容易出手并有个好的价格;


  如股东继续共同管理的意见不能统一,那么最常见的另一个方法是医院托管。首先医院股东内部,有没有人愿意。如果没有,就向社会公开招募。怎么做?我曾经写过专稿,这里不做赘述。


  如果托管不成,那么就果断转让。这个时候,要有割肉的心态,尤其当下行业大环境下,一切以尽快脱手为目的,而不是价格。否则越拖越难,甚至最后彻底死局。


  如果医院负债高,既无法兑付到期应付款,又是资不抵债,那么不妨启动破产重整,但是前提你要对医院经营前景还是看好。这个时候,你可以换个主体,通过预重整或重整把医院轻装接下来。一般没有其他人愿意与你争。


  在其他路都走不通的前提下,可能只能启动被动破产,这个时候要获得法院支持。后面可能两条路:重整或清算,不过与你都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只有或有的其他风险。


  第三类,经营不善型。由于各种原因,医院经营陷入困境,现金流出现持续负平衡。至少半年多以来,管理层既无有效扭转经营局势的办法,医院也看不到有其他救济的希望。而投资人或股东,也无意或无力持续输血注资。这样医院经营困难持续性加大,很快出现或已经出现债务纠纷,诉讼、封银行帐号等。


  这类医院,不能拖是前提,越拖越死越难处理。处理办法有三:一是找专业机构托管,这个时候,你非但不能提太苛刻的条件,可能要有前期还要反向输血的准备,要看当下医院情况是否太差;二是转让,既要果断快速,又要甘心割肉。千万不要因为价格而犹豫,你拖不起。三是主动破产,如果高负债或资不抵债且尚有持续经营的价值,那么自行重整是一条最好的路。否则就被动破产,或重整、或清算。但同样,除了或有风险,医院已将与你无关。


  第四类,条件恶化型。一些小微医院,办院时间长,场地环境硬件已十分陈旧,或本来就场地硬件条件差,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患者需求;或者一些专科医院如妇儿医院,生育率大大下降,行业萎缩导致业务萎缩,无法继续本业务。这个时候,如果不做大的改造或转型,医院已无法继续。但是,目前行业形势之下,大力度投入,心里没有底。这样,也就慢慢耗着,最后也是死路。


  本世纪初,民营医院热掀起,很多投资小、条件差、因陋就简建设的小规模医院有很多。这些医院在行业环境宽松、野蛮生长中也确实赚了一些钱,但是,近5年来,行业风紧,无论管理经营和硬件环境,都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医院既没有投资改造的价值,也没有经营提升的能力和信心。这些医院,也不主张拖,拖下去,只能越来越难,这是行业大环境决定了的,与你能力关系不大。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主动关门(因为这些医院规模小,也不会有大的负债,直接损失也不大,社会牵涉面也不广,很容易自行关门注销);二是转型医养。以养为主,以医为辅,医为养服务。适当投入改造,将空间尽可能改造成养老床位(如能引进长护险和安宁疗护最好),自己就开设全科门诊,为入住老人服务,也别指望对外服务了。而倘若空间或执业允许,你就可以引进专科共建合作,不过一定要找那些转诊营销依赖型的专科,只有这些专科才做的起来。


  这类条件恶化型危机的医院,还有一类特殊的,妇儿医院。这类医院一般规模、装修还是很不错的,但是,时代变了,公立妇儿都在关停并撤,民营的更不用说。这类医院大有文章可做,不像上面的小微医院或关停或转医养那么简单。这里只谈路子,不谈怎么走,有机会另行再谈。与几家妇儿医院投资人深度聊过,如果你有魄力或志向,建议改高端妇儿包括辅助生殖。一是ZF支持,二是肯定有市场,而且市场会越来越大,公立又做不了。只要你有能力,危机反而会逼你找到一个新机遇。其他处理的路也有很多,关停是可惜的,因为毕竟前期投资大、规模也不小、直接关停损失大。设法转型或转让或托管,视情而定吧。


  无论如何,进入危机的医院,最忌是拖,拖即是死。一是医院经营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只能每况愈下。继续拖下去,今天肯定是医院未来状况最好的一天;二是债权人不会让你拖,他们这把刀会毫不客气地杀下去,把你搞死。而只要你主动积极想办法,不管什么办法,债权人都愿意与你协商。


  最后,要重点提醒的是,所有医院,进入危机或死局,作为股东或主要负责人,必须要有个底线风险控制思维。一是尽可能不要让股东扯上无限连带责任,二是不要扯上刑事责任。容易扯上个人连带责任的是一些医院的融资性个人担保、注册资本没有实缴到位,等情况,都要向股东和相关个人追责。事后提醒只能作为教训了:医院融资,千万不要签个人担保、医院注册资本一定不要太大,等。而眼前已经签了担保的,最好尽早在安全前提下做好隔离工作,不要把家也搞没了;注册资本没到位的,尽快处理。医院涉及刑事的风险点有很多,一般情况之下,医院运营正常,不会有事。但是,一旦医院出现危机甚至破产风险,那么,其他风险也会同步跟进,“没有钱交代,就是人交代”,这是ZF和司法惯例。一般最常见的有挪用资金、职务侵占、偷漏税等,倘若较真,可能难逃其咎。


  所以建议,医院一旦出现风险,还是尽快请专门的法务、财务人员做一个内审,找出风险点。尽力做些规避处理。


  行业走到今天,陷入困境甚至危机的民营医院,保守来说,全国不下数千家。而且,随着行业环境的持续走严、走冷,这个数字将持续走高。自救,是唯一的出路,哪怕自行关停,也是一种自救。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637阅读

DRG支付下民营医院的“病种经济学”生存指南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7-07 11:54:08 文章来源:首发

14857阅读

检验科“区域实验室”的财务博弈模型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7-03 14:19:31 文章来源:首发

14919阅读

社区植入式医养结合:助力社会办医脱困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7-02 17:43:50 文章来源:原创

22858阅读

民营医院深度调整:破产潮暗涌,并购重组迎新机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7-02 10:51:40 文章来源:首发

24463阅读

DRG支付下的病种成本穿透式管理模型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7-01 11:26:53 文章来源:首发

23780阅读

选址定生死!小微医疗选址坚决要避开常见误区,教你七大黄金洼地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6-27 15:02:42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浙江和康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浙江长兴人,博士,外科副主任医师,高级经济师。浙江和康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浙江和康医疗集团创始人 、董事长,同时担任浙江省社区研究会会长,浙江省社会办医协会第一届常务理事、湖州师范学院导师及客座教授、浙江省浙商经济发展中心主席团副主席、浙江省企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浙江省社会办医协会发起人、常务理...
职业亮点
浙江和康控股集团董事长,身兼多职,行业影响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