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的三年,民营医院将面临大洗牌!
以往数量式发展的红利期已过去了,很大一部分将面临淘汰出局。
截至2021年3月底,医院36000个,其中:公立医院12008个,民营医院24000个。
24000家民营医院——未来将走向何处?
市场的法则就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
以往数量式发展的红利期已过去了,很大一部分将面临淘汰出局。
一方面,大型的公立医院在忙于多院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县级公立医院在提标扩;
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在加强,已基本构建起了一个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在政府推动的分级诊疗、医联体、医共体下,正逐渐形成医疗闭环。
公立医院从硬件到软件都在加强,呈现出一个整体扩展的态势。
留给民营医院的就是政府想做,但投资不足,或公立医院无暇做、市场供给不足的“拾遗补漏型”领域。
近期,美X集团出资100亿元建设的和祐国际医院,迎来主体建筑封顶,和祐国际医院,是拥有1500张床位的超大型医院。
医院位于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北滘新城区,自2020年11月动工,预计2024年投入使用,为辐射广佛及周边地区的非营利性三甲综合医院。
从已披露的消息来看,对于医院的未来,我并不看好!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显示,全国2.35万家非公立医疗机构,一年亏掉了1300亿元,平均每家亏损553万元。
2019年,国内民营医院年度注销量为347家;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已经增至685家。
2018年,正是民营医院整体走向“衰退”的开始:对民营医院管理者来说,思维上的变革极为重要!
全国专科医院,民营医院占比排位前十类:
1、妇产医院,占比93%;
2、骨科医院,占比93%;
3、眼科医院,占比93%;
4、血液病医院,占比93%;
5、耳鼻喉科医院,占比92%;
6、皮肤病医院,占比82%;
7、心血管病医院,占比80%;
8、口腔医院,占比79%;
9、康复医院,占比76%;
10、儿童医院,占比56%。
数据来源: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8年中国专科医院数量,不包括整形美容、中西医结合等其他专科医院。
民营医院,正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隆冬将至,任正非已经吹响了“把寒气传递到每一个人”的冲锋号!
正如我在国家卫健委首届民营医院管理培训班上授课指出:市场的法则就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民营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8大问题:
1、分析市场,找准定位。
2、确定目标,制订计划。
3、整合人才,健全学科。
4、确定制度,完善机制。
5、营造文化,凝聚人心。
6、精心策划,加强客情。
7、畅通渠道,争取支持。
8、沉着应变,防范风险。
民营医院亏损严重!
我手里的一份《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1》显示,在2020年里,我国非公医疗机构的整体亏损达到了1300亿元左右;同年,公立医疗机构的亏损只有22亿元,二者的对比十分鲜明。
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出路!
24000家民营医院未来将走向何处?
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达到实现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中小民营医院在网络时代是大有可为的。
但必须一专二精,选择适合自己的细分专业,坚持小事大作,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基因,将细分专业做成一个行业性大平台。
这就是小院大业了,只要专注到极点,就能成为行业级引领医院。
切记: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现实中许多民营医院,在品牌策划、服务定位、运营模式、价值观等存在诸多不足,如以顾客为中心的生态系统顶层设计远远落后于顾客需求,品牌整体策划、开发更不适应医院发展要求。
民营医院所面临的市场,已经从原来的增量市场,进入到当下的存量市场。
近期,我接受了全国某知名媒体邀请,负责点评近年来全国重点地区医院投资经营失败案例。
想当初开业时,这些门类涵盖:中医、肿瘤、整形、妇幼、口腔、骨科等民营医院,有不少是领导剪彩、院士加盟、设备引进、技术结盟的……
怎么几年下来,不仅没有辉煌反而没落了呢?
我的看法是,原因虽有多种,但经营与管理的失衡是最关键的!
切记: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更重要。
经营是做正确的事,解决的是效益的问题。
管理是正确地做事,解决的是效率的问题。
《道德经》说得好——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经营的价值,来自战略制定与商业模式创新,管理的价值,来自战略的执行与细节的到位。
民营医院的业绩不佳或者增长乏力,首先要停下脚步,来思考和解决的是“经营问题(做得不同)”,即发展什么样的业务和建设什么样的学科,以及医院的战略方向等等,往往不是“管理问题(提升服务、改善医疗质量、抓医德医风等等)”;“经营问题”理顺了,“管理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我在国家卫健委首届民营医院管理培训班上授课指出:市场的法则就是大浪淘沙,优胜劣汰!发展较好的民营专科医院,有四个必要条件:
一是医生依赖程度低,设备依赖程度高,比如眼科;
二是公立医院重视程度低,比如体检;
三是公立医院很强,但产能有限,比如肿瘤放疗、康复医院;
四是个性化的高端医疗……
许多民营医院的日子很不好过。
民营医院要取得可持续发展,明确的专科定位、独特的专病定位、长期合伙的名医,
在战略保障上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资本效率,高效规划医生资源,重点打造人才梯队很重要……以下五方面应实现突破——认知赋能、创新思维、找准模式、错位经营、紧抓红利。
随着社会办医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果断放弃体制的温暖,辞职创办民营医院。
但是,许多民营医院创始人,尽管技术高超,可缺乏商业思维并不了解真正的国情和市场,他们往往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影响力。
事实上,在中国,医生的品牌主要还是依附于公立医院的。
也有许多民营医院,把融资成功当成创业成功,喜欢把情怀和梦想挂在嘴上……
这不,经常看到媒体在大肆渲染某某民营医院融资了几轮、融资金额多少多少,然后伴随的是创始人豪情满怀、踌躇满志的美好设想和宏大的愿景,好像成功指日可待,不得不提醒,千万要冷静,千万!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10 14:07:4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10 13:43:0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08 14:07:5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7-04 11:29:0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02 14:12:1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6-30 13:44:0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