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医务人员降薪的话题热度不减!
“降薪”,本源是——医院遭遇了收入降低危机的“来源截流”行为,是医院最直接“压缩开支”的手段。
数据显示,2022全国公立医院有超过40%处于亏损。这些医院加起来全年的亏损费用,达到了1万亿,折合下来每天都要亏30亿左右。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有着很高的效益。
前年就有报道称,2021年6月,河南省省立医院,拖欠招商银行5700多万元贷款被告上法庭。当地媒体报道称,债务总额3.4亿元。医院随时停摆,1000多名医院职工面临失业风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某三甲医院,已经三个月发不出奖金!河南、河北、湖南的个别医院,出现欠发工资问题。
疫情后大举发债建医院的湖南,就有一所在建大型医院,出现集体讨薪;山东也有89家医疗机构拖欠药款被通报。2022年7月4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了2020年度二、三级公立医院的“国考”成绩。其中提到:2020年约4成二级医院出现亏损,其中7.51%的资产负债率超过100%,49.53%的资产负债率超过50%。2020年,全国20个省份的三甲医院盈余为负,占比62.5%,较2019年增加56.25个百分点;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
最新的《202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20年我国政府办公立医院共负债17.64千亿元左右,资产负债率达45.75%左右,距离50%的预警线已然不远了。
当下,医院发展面临的困境包括:药品耗材零加成,检查化验价格进一步调减,外部支付方式改革和绩效考核评价。
这里面,尤其中等水平的医院面临大考,因为它向上没有接收重难点疾病的能力,无法虹吸,拼不过大医院;向下缺乏基层医院的康养和临终的能力,不能兜底,这种医院往往就面临着收入困境。
据某医护论坛的一项薪资变化调查问卷数据反馈,参与问卷调查的医护人员超过2500名,其中超过60%的人反馈其所在医院已经降薪,有的降幅超过了30%。
医院人员降薪和医疗改革,以及患者数量下降有关。
医务人员是否降薪、降薪幅度的大小,与其所在医院的医疗水平、科室组别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疫情影响、职能部门支付改革、多重绩效考核的共同压力下,能否维持医务人员收入的稳定,也极大地考验着医院的管理水平。
降薪后,不少医务人员思前想后,有了辞职创业的想法!
但我建议,医生不要轻率创业!
尤其是已习惯公立医院机制的医生!
接触过不少公立医院资深医师,长期在体制内工作,谈不上有丰富成熟的医疗市场经验,考核评价与任命行政都是组织部门决定的,以前靠医院平台和高级职称活得挺滋润,但一旦离开平台创办医疗机构,却是门可罗雀,患者不认,最后常以以失败收场。
这是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市场运营、商业思维和品牌意识决定你事业成败。
未来的医生办医都是向认知、模式、技术和服务靠拢的!不换脑就换人!作为一名创业导师我一直关注着医生办医这个时代话题。
如今,医疗服务体制,一场革命性变革正在到来,许多民营医院、医生集团、各类诊所陆续宣告成立。要知道,社会价值大,不代表商业价值大;情怀不代表盈利能力;技术和资源不能变现就是画饼充饥;
一系列主观美好假设后的图景;不代表真正能够产生的回报!怎么办?问道优秀实战名家名师,用精准学习为自己的价值赋能,才能赢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30 17:04:5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7:02: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30 16:56: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29 16:18: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29 10:58:2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