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问我,为什么这些年你们医疗行业大师、教父、泰斗的层出不穷呢?
其实,医疗行业发展几十年来,出几个大师级的人物也再正常不过,也有几位当之无愧医学泰斗,当然,这也仅限于医学技术领域。
比如已故的医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一级教授,中国整复外科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被誉为中国“整复外科之父”的张涤生教授。
比如已故的我国著名医学家、中国科学院裘法祖院士
比如2021年故去的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吴孟超院士。
比如中医内科专家、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
再比如近两年来一直为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奔走、奋斗在一线的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人工肝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李兰娟院士、中国首席生化武器防御专家、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陈薇院士,卫生经济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博士、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医疗救助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博士。
这些医学领域国宝级的专家学者,护国柱石,哪一颗都是中国最耀眼的明星,是当之无愧英雄。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树颇丰,为后世留下无尽的财富,哪一位都堪称大师级、泰斗级的人物。
而在医美运营管理和销售方面,目前尚未出现德艺双馨、成就卓越的专家、学者。不过,这些年医美成功学的大师、宗师、帝师、教父、泰斗们倒是常常活跃在各种医美机构的广告宣传和医美行业的商业论坛上。
当然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也正常。有凤凰,也应该包容有几只乌鸦的存在。而且这种现象也不仅限于医美行业,其他领域也不少见。
2019年12月7日,深圳龙岗警方就查处了一家疑似以课程培训和企业营销为幌子,从事诈骗和传销活动的公司,抓获了多名在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所谓“成功学”和“营销学”的一代宗师。
警方提示,这种打着成功人士的头衔,以专家、老师、学者自居,以帮助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解困为借口,收取高昂费用的行为,一定要提高警惕。
在面临每一个成功学大师的吹嘘之下,人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真正的大师是从来不会把成功吹的天花乱坠的,成功是需要每一步的脚踏实地,不是三言两语或者说是人生反转。
名义上说的是用这些钱来帮助他造就更大的财富,而实际上呢,这些钱都是落入了成功大师学之手,这样的受害案例比比皆是,相对于普通人而言,大部分受骗者更是来自于的小企业家,他们想获得更多的利益,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心态被成功学所影响,最终只能失去原有的收益。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传奇。
纵观中国历史,到目前为止可以说一共有三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一个是春秋战国,一个是魏晋南北朝,一个是民国时期。这三个时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长时间的战乱。
如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大批的思想家、政治家、史学家、墨家、兵家、法家、纵横家等,那是因为经历了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的沉淀期,才迎来了春秋百家争鸣。
魏晋南北朝从东汉220年灭亡开始,一直到隋文帝589年一统天下,总共370年历史。出现了如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陶渊明、刘勰、钟嵘、葛洪、祖冲之、郦道元等这些顶级的人物在各自的领域都是洪荒初阶的祖师爷。
民国建立之前,清朝同样经历了近300年(1636年-1912年)的沉淀期。民国时期中国思想界、科学界、艺术界、文学界、教育界却空前发展,诞生了一大批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师。诸如以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陈寅恪、辜鸿铭、顾颉刚、冯友兰、刘师培、鲁迅、胡适、傅斯年、钱穆、郭沫若、矛盾、老舍、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和侯外庐等为代表的大师级人物,同样给民国时期留下了璀璨的文化瑰宝。
许多论断,许多见解,许多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数代的家学渊源、言学背景传递下来,不仅是正统的思想,更包含了反主流的思潮,因为种种原因而在社会上未能流传。时代催生了众多的大师,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清末军阀混战时期,政府的控制能力下降,人民的思想自由,可以提出各种设想,然后进行小范围的实践,从而寻找其中的问题,不断进行完善,扩大实践范围,到了民国时期才得呈现了井喷。
如今不是出不了大师,而是我们经历了十年文革,四十年改革开放,五十年时间相对短暂,很多东西不足以培养起来,尤其是现代社会信息高度发达,知识泛滥缺乏精炼提纯,各种为了割韭菜而贩卖焦虑现象,出现了大批的极度功利主义者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导致社会普遍性浮躁,人心嘈杂很难沉淀,很难形成系统思维,更谈不上完整的文化输出。
这是一个“封神榜”的时代,鼓吹的大师也是大师。
“大师们”犹如跳梁小丑,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短暂辉煌之后留下一地鸡毛。
“大师们”通过“成功案例”或“惊人学(邪)说”,为自己贴金粉饰、杜撰辉煌,通过各种论坛演讲或开班授课形式对学员们进行洗脑,让他们热血沸腾起来,然后收割智商税。
这又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大多数人都应该交这智商税,被这种成功学所吹嘘出来的经验而洗脑,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钱财两空。他们通常会被这种所谓的成功学大师身上的经验所吸引,所感同身受,从而拿出自己的钱才去加入其中,以期望获得更为丰富的报酬,殊不知这只是一场骗局。
一些人,心里的创伤,永远没有身体的伤痕那么容易修复;快乐的记忆,永远没有痛苦的记忆留存那么长久。
所谓立高处,看远方,见天地,然后才见自己。有趣的灵魂不可复制,高贵的品质非一日之工。
当今这个社会,傻子都想挣钱,而且越多越好。但是如何掌握度,如何用好钱,却很少有人深入研究。也正因如此,钱一多就出事便成了常态,有命挣,没命花。有人因此坐监,有人因此丧命,能全身而退,善始善终者凤毛麟角。
一件事情,当众人扎堆蜂拥的时候,就是该你撤场的时候,如不及时抽身,很可能最后会是一地鸡毛中的一根。从来,见势而起者多,见势抽身者少。前者需要勇气,后者需要智慧。
所以,我建议走窄门,但请注意不是所有的窄门都是窄门。
首先,从人性角度分析,愿意走捷径的多,选择进窄门的少,竞争不会惨烈;
其次,即便选择了窄门,能坚持下来的少,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涅槃之痛,何来重生?
最后,即便能坚持到最后,成功的极少,九九八十一难,取到的未必是真经。
医美行业缺少思想家、教育家,善于独立思考和深度思考者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有时对一些不同意见或更高维认知的接纳也就没这么宽容,因无知而狂妄自大、盲目自信者,比比皆是。
多年来整形美容行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医美之乱已经祸国殃民也是不争的事实。贺华煜先生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非常痛心地表示:美的行业,却被一群没有恪守良知的从业者们给做丑了。
我国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在一次采访中坦言:我们其实没有真正意义的知识分子。
他表示:自五四以来的所谓启蒙,只是造就了一批启蒙巨婴,然后仍然想把大多数年轻人变成巨婴一样的人。知识分子是法国人创造的概念,这个概念并不意味着你有多高的学历,哪怕你贵为博士、贵为教授,你如果没有秉持人类良知,对社会做批判的能力,不叫知识分子。哪怕你没有学历,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你坚持了做人的良知,你对这个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做了批评,你也可以被叫做知识分子。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也曾有关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观点: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今天,我们行业某些专家,拿不干不净的钱,说昧着良心的话。他们已经沦为某些资本和不良商家的工具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不惜违背做人的良知,成了彻头彻尾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和资本家们的乏走狗。
网上曾有人总结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堕落的十大表现:
1、举国都是著名学者却少了学术
2、满纸都是道德良心却少了良知
3、遍地都是天才鬼才却少了人才
4、满街都是专家教授却少了成果
5、到处都是文化巨匠却少了文化
6、天天都是探求真相却少了真诚
7、人人都是道德标杆却少了功德
8、满地都是国学大师却少了国学
9、个个都是心灵大厨却少了灵魂
10、时时都是思想先锋却少了思想
古斯塔夫·勒庞 在他的《乌合之众》中写道: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也有这么一段关于“正能量”的言论,我认为戳到某些人的痛处:有些满嘴正能量的人,像打了鸡血一样。粉饰太平,用来掩盖所有的底层苦难。龌龊至极…
有个多年未联系的医疗同行,突然联系我说:年前,有一个朋友邀她加入搞医美,说实话心中没底,不敢答应。
其实,医疗永远可以干,这是中国特色的生存环境。只是谁来干,怎么干的问题。现在之所以被政府层层加码的管控,是因为过去这些年一些医疗的既得利益者们疯狂发展和破坏行业生态环境造成的。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大师不死,医美必亡。
医美扫黑除恶,势在必行:有些毒瘤形成已久,如不刮骨疗毒,断其根源,行业肌体很难康复,只能一次次手术,造成更大的伤害。大病需恶治,必先正其心肺,以毒攻毒,以恶制恶。欲其自觉,必先缰之。乌合之众,先去其首。杀一儆百,以威慑之。
骗子屡禁不止,因为傻子也是屡禁不止!你还不能说他,说他,他和你急。在强大傻子储备量的供养下,骗子们风生水起。
人生最高的智慧不是赢,而是不输。
很多人却只赢得起,输不起,最终一败涂地。所谓:一世功名利禄,千秋尽皆浮云。清风十里拂面,足下大道生金。
取巧只是小聪明,只会得益于一时;拙诚才是大智慧,方可奠基于长远。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珍惜自己碗里的,不羡慕别人碗里的,得之坦然,失之必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
人没有笨死的,都是被自己的聪明害死的。如果没有绝顶的智慧,就不要耍什么小聪明。任何的小动作,背后都有特定的逻辑思维,掌握了这种思维的人,可以触及对方的灵魂。
管理是门学科,研究的是如何从简单向复杂,从单一向系统,从表象向内核深入。践行的时候要从复杂向简单,条理清楚地一、二、三,越容易理解,越容易接受,越容易见结果。
疫情影响,一些线下培训课招生越来越难。越是困难时期,越要沉淀学习厚积薄发,不能在学习上压缩成本。否则经济复苏,市场回暖时,你已经被新的时代远远甩到后面。
以出世心行入世事,以局外人看局内事,专业人做专业事,对的人做对的事。先花钱买认知,再用认知赚钱。当值钱的值钱了,赚钱的就不远了。
来源:贺华煜先生
作者:晨晓 时间:2025-04-27 10:06:35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25 16:57:25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4-25 16:09:4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陈昕禹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5-04-23 13:37:44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