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领导偏好和期望的下属,会越做越错……
在向上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对自己的上级了解不够,就很难"对频"和"共情"。作为基层管理者,如果不能够正确认识上级的角色,不清楚上级对自己的沟通期望,不了解上级的性格特质,就很难适应上司的沟通偏好,从而就会加大与上级的沟通难度。
文章导读:
一、上级扮演的4种角色
二、如何了解上级对你的期望
三、如何了解上级的沟通偏好
一、上级扮演的4种角色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情境:
乔主管作为为数不多的90后基层管理者,对待工作很勤奋,也很负责任,可是在乔主管的团队里,有一个资历比自己深的下属"老王",可以看的出来,"老王 "对年轻的小乔做自己的直接上级是有些不满的。可乔主管绞尽了脑汁也想不出很好的办法改善与老王的关系,有一次,被折磨了快半年的乔主管终于得到了上级的点拨,在上级的点拨中乔主管明白了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要得到资深老员工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更多的是通过他人完成更多的工作。回到自己部门之后,乔主管只留了一个自已担任组长的项目, 其它2个项目都授权给老王全权负责,这样一来既推动了项目,又体现了老王的价值,最终两人的关系得到了改善,整个部门的工作效率变高了。
情境分析:
我想,像乔主管遇到的这个现象屡见不鲜,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乔主管没有得到上级的点拨,结果会是怎样呢?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改善与资深老王的关系,不但会影响工作进度,还会辜负公司对自己的期望。基层管理者由于从事管理工作的时间不是很长,恰恰会忽略"上级"有一个帮助下属解决问题的角色,上级还可能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导师角色。在工作中能够得到上级的点拨和支持会使我们如鱼得水,难事变简单,烦事变轻松。
表面看来,上级仅是一个简单的上级,如果要深挖,上级在他的位置上扮演着5种角色:即上级领导、下属的导师、组织资源的分配者、权力的使用者以及下属未来的资源和朋友。
角色1.你的上级领导:
上级的第一个角色是你的"上级领导",掌管你的"生杀大权",决定你的职业发展前景。如果按企业的三层结构来讲,一般会分为: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作为基层管理者,在上级的眼中,更多的角色是服从上级领导、执行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无条件支持上级的带队执行者。
角色2.你的人生导师:
上级的第二个角色,就是你的"人生导师"。上级不但工作经验丰富,对下属的个人成长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与上级的交集不仅仅限于工作中的"事",与其他部门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也可以给予指导性的建议。比如:和哪种类型的人相处要注意什么?工作中哪些话能说,哪些话要委婉的说?上级既是自己工作上的教练,又是自己成长路上的导师。作为下属可以从他身上学习如何"做管理",如何"处世",如何"做人"。
角色3.组织资源的支配者:
在任何组织中,有想法的人很多,但能获取更多资源来支持自己想法获得成功的就很少。资源包括两种:一种是物质资源,如物力、人力等;另一种是精神资源,如信任、认同、嘉奖等。职务越高支配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基层管理者能够支配的资源相对有限,这个时候就需要基层管理者要有向上获取资源支持的意愿和行为,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为一个经常能够拿到上级资源的基层管理者,也会给团队成员增添信心。
角色4.权力的使用者
获取上级的信任,你才能获得更多授权。首先,作为基层管理者要清醒的认识到,上司是已经取得了组织信任的人,把权力给谁是组织决定的。作为基层管理者来讲,你要努力的方向是获得更多的授权,或者得到上级更多的权力支持,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了解上级对你的期望
了解上司对你的真正期望是很重要的,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如果不了解“上级对你的期望”就找不准努力的方向,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有的人工作十分努力,工作能力也不比其他人差,但是无论如何努力,工作结果总是得不到上级的认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很有可能和没有“了解上级对你的期望”有关。
情境
有过三年的地州行基层主管经验万先生和李先生同时参加公司组织的副经理的岗位的内部竞聘,经过层层选拨,两人都拼到了最后一关,总监告知他们俩需要到基层锻炼3个月,是否愿意?万先生怕吃苦,对总监提出的要求有点回避,就拿出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并且可以直接上岗等理由搪塞。总监解释道:“公司有规定,经理岗位的候选人,必须到基层去锻炼,其实只有3个月……”李先生按总监的吩咐,在基层锻炼了3个月后回到公司,半年后,升职为部门经理,成为了先生的直接上级。万先生这时才明白,当时总监要求要去基层锻炼3个月,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在考验基层主管的逆商。总监也希望万先生能够勇于对自己的发起挑战,可结果是总监的期望落空,万先生也缺乏对自己挑战的勇气。
情境解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如果作为基层管理者不能够了解上级对自己的期望,难免会让上级失望。了解了上司对自己的真正期望,才可能专心致志地为组织的终极目标而努力,而不使自己努力的方向偏离企业的发展目标。为企业创造效益,这也是企业和上级对管理人才梯队培养的期望。此外,如果能够准确的了解上司对自己的期望,他将会对你建立起更高的信任与依赖,从而在分配有限的资源时向你倾斜。所以,优秀的基层管理者懂得通过了解上级的真正期望来“成全”上级成就自己。
你是否真正了解上级对你的期望?你是否和上级沟通过、询问过他对你的期望?请找个恰当的时机,和上级讨论他对你的期望。一方面可以让你更加了解上级的想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上级看到你渴望达到他的期望的心。只有充分了解上级对你的期望和对你的角色定位,你才能在自己的管理岗位上发挥得更好。一般来说,上级对你的期望也是公司对你的需要。
三、了解上级的沟通偏好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和了解上级的工作风格(或性格?),来评估和判断其沟通偏好,并有针对性的使用相应的沟通模型。
我们可以把上司的工作风格(或性格)分为:支配型,影响型,支持型和严谨型。
了解上司的人格特质,有助于你了解他的价值主张、驱动力、工作偏好和对下属的偏好。简单来说,人的性格可以分为4种:(支配型),行动力强、以结果为导向的性格特征;(表达型),温和乐观、以人为主的性格特征;(分析型),以程序化工作为主、做事严谨、精细的性格特征;(和蔼型),以服从规则为主、乐于支持他人的性格特征。应对不同类型的上司,你需要充分了解他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需要去改变自己,去适应他,和他实现最优互补。
一)当你与支配型上级沟通时,你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尊重他
2.直截了当。支配型上级把效率和结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你的汇报越直接越好,否则会被视为耽误他的时间。
3.随时让他掌握状况。如果你的上司事无巨细都要了解、经常要求你向他汇报现状,那么他一定是支配型上司,支配型上司对掌控自己和他人的权力非常执着。
4.拿出结果。不要带着问题去找他,而要带着结果去找他。任何工作你都要卓有成效地完成,他喜欢能够直接带给他结果的下属。
5.能够处理他照顾不到的细节。支配型上级的开创性使他做决策时非常果断,但是这种果断常常会使他疏忽细节、忽视弊端。作为支配型上级的得力助手,你需要在他做决策的时候,帮助他准确衡量利弊得失,并提醒他注意可能忽视的细节。但是注意,你需要做的是辅佐他,而不是反对他。
6.不要虚饰。如果没有实际的成果,那么就直接承认,不要用好听的话来修饰,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到了……这个失败的教训给我们带来了……”,等等。与其说这种话,不如直接说“下次我一定会拿出结果”,这样反而会因为冲劲十足而更容易得到支配型上级的欣赏。
二)当你与表达型上级沟通时,你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认同他:友善是表达型上司的标签,和表达型上司一起工作你会感到很舒服,但是表达型上司喜欢在?(讨好别人这个词不合适)的同时获得他人的认同。
2.能够找到重点和充分思考:表达型上司的脑子非常灵活,但是容易流于表面。他们善于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尽管有时他们的解决办法并不完美,因此能够补充他的解决方案的下属是被他喜欢的。表达型上司同时具备充满激情的特征。
3.能够把工作计划贯彻到底:表达型上司性格自由、不喜拘束,有时他的工作风格会显得缺乏动力和行动力,优秀的下属能够弥补他的缺陷,协助他将工作计划贯彻到底。
4.能够不拘小节:表达型上司还有一个特质是略显不严谨,因为表达型上司容易兴奋,很容易忘记事情、忽视细节。与表达型上司沟通,你需要格外照顾他的情绪,注意他的情绪起伏,并照顾他的荣誉感和被认同的需要。
5.能够自我管理:表达型上司友善乐观的性格使他们不会像支配型上司那样要求随时关注和掌控一切。在表达型上司手下工作你会很轻松,但是这就更要求你有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你必须自觉、主动。
三)当你与分析型上级沟通时,你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有勇气改变现状:因为分析型上司追求稳定,所以工作上有时会显得犹豫而死板。如果下属能够适当弥补他的这个缺点,灵活应变,在有突发情况时能较快地做出反应,那就会受到上司的欢迎。
2.灵活的工作方式:分析型上司本身不是创新型人才,他们工作时专注而有恒心,但是难免显得保守。分析型上司需要能够一心多用的下属协助他全面发展,灵活的下属能够和他形成优势互补,使效率最大化。
3.愿意代替他在人群中冲锋陷阵:分析型上司大多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作为分析型上司的下属,如果你能主动替他与人交流,他会非常感激你。
四)当你与和蔼型上级沟通时,你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真正就事论事,对人的因素并不关心。
2.非常严肃和理性。虽然分析型和和蔼型一样理性,但是和蔼型上司更加严肃,而不平易近人。
3.能够给出明确的规则和完善的资料:支配型上司需要的是工作的结果,而和蔼型上司更重视工作中的规则、流程和过程(不是说其不重视结果,而是更强调做事符合规则)。向和蔼型上司汇报工作时,一方面你要给他提供完善的资料,另一方面你要抓住重点。这就需要你灵活应变了。
4.能够提供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供他决策:和蔼型上司是团队中解决问题的高手,他们擅长分析、对比问题,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会花大量时间搜集和对比数据资料。作为和蔼型上司的下属,你最好能够在他要求之前就协助他做到这一点。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30 17:04:5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7:02:5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30 16:56:5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4-29 16:18:1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29 10:58:2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8 14:40:4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