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集团如日中天,迫切需要落地医疗机构。
据统计,存量民营医院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正在忍受亏损的煎熬和折磨,尤其是备受争议的某系资本和各地散兵游勇的个体老板。
这些民营医院日子之所以不好过。一是医院品牌历史污点太多,尤其是那些以传统妇科、男科、不孕不育为主营业务的民营医院;二是人才留不住,骨干医生和管理团队都有更多更好的平台可以选择;三是医患信息不对称程度大幅度改善,获取信息渠道越来越便利,信息越来越透明,患者就医选择面也越来越广了,高铁和异地医保政策更是打通了跨域医疗。
那亏损的民营医院该怎么办?今天就来谈谈转型,有哪些可行的转型路径。
一、寻找资本市场热点彻底转型
当今资本市场热点:眼科医院、口腔医院、整形美容医院、中医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都是大热门,有国家政策扶持,市场广阔。如果医院有医保定点,可对标眼科、中医、骨科、康复和护理院;如果医院没医保,可对标口腔、整形美容。当然,对标的前提是你的运营管理团队可以胜任。
转型不是换个名称、改个专科那么简易,更不仅仅是装修格局、设备配置、专科人员等焕然一新,最核心的是运营理念转变和管理团队更新。能否彻底转型成功,取决于医院投资者和老板顶层思维的根本转变,而不是换汤不换药。这种思维重点是“让医疗回归医疗”,放弃某度竞价广告、放弃传统经营套路、放弃拉高均值急功近利。
二、与靠谱资本和团队合作
若无法靠自己彻底转型,就只能引进外援了,将大股东位置让给靠谱的资本和团队,自己留小股份、背靠大树。要么转让给连锁专科医院集团,要么转让给有丰富医疗管理经验支撑的产业资本。此
产业资本,特别是有基金入股或谋划上市大局的集团,大多在加速扩张,自建和收购是主旋律,自建显然不如收购来得快。不少医疗健康产业基金或并购基金,要么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医院运营管理团队,要么与专业的医疗管理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收购后可自营也可托管。
三、柔性转型共享平台做好服务
前面两条路如行不通,那还有一个路径,就是柔性转型,即转型为共享医疗平台,筑巢引凤做好服务,吸引医生集团入驻。北上深杭广等一线城市的不少民营医院,由于进入市场早,区位地段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后入者要么受区域规划限制无法审批,要么能审批也很难在同样区位和地段找到优质的位置做医院。以一线城市为中心、高铁2小时圈层的二三线乃至四五线城市,也有不少民营医院适合转型共享医疗平台,这也契合国家推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院”的大政方针。
医生集团如日中天,迫切需要落地医疗机构。若医院没有医保资质,先选整形美容、口腔、生殖不孕以及走高端商保路线和具有头部品牌号召力的医生集团合作;若医院有医保资质,选择面就更广了:眼科、骨科、妇科、乳腺、腋臭、疼痛、全科、皮肤、中医等医生集团都可合作。
作者:拥抱创新
来源:健康界
本文由(秦王)转载自:网址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01113/content-1162612.html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30 11:09:0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8 17:42:46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8 16:18:1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黎汉军 时间:2025-04-27 17:40:4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磊 时间:2025-04-27 11:31: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牧樵 时间:2025-04-25 14:03:45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