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界眼科”或被光正集团全资拿下!
1月5日,光正集团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
报告书披露,本次交易,光正集团拟通过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新视界实业持有的新视界眼科49%的股权,交易金额为74,100.00万元,真正打响了2020年民营医疗行业投资并购的“第一枪”。
事实上,早在18年4月,光正集团就曾发布公告,拟以6亿元现金收购新视界眼科51%的股权。
而今,光正集团又计划购买新视界眼科剩下的49%的股权。换句话说,本次交易如若完成,光正集团将持有新视界眼科100.%的股权投资,新视界眼科将彻彻底底成为光正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跨界办医正加速
医疗行业迎来诸多新血液
提到“新视界眼科”,想必大家并不会特别陌生。
这家主要从事眼科医院的投资、管理业务的公司,目前已在上海、呼和浩特、南昌、郑州、青岛、成都、重庆、无锡等9个中心城市开设了12家医保定点的专业眼科医院。
2017、2018年,新视界眼科分别实现8.49亿元、9.2亿元的高额主营业务营收,其两年一期的净利润也于2018年达到了1.19亿元。
而此次全资收购它的光正集团,早期主营业务为钢结构业务,后因行业发展态势变化,选择切入清洁能源行业。而18年开始,光正集团又开始大举进军民营医疗行业:两次入股新视界眼科,正是它贯彻“大健康战略”发展思路的第一大标杆。
据“民营院长俱乐部”了解,像光正集团这样,“跨界”收购民营医院的投资案例,近些年来其实并不罕见。
并购热度最高的2015年至2017年,医疗服务企业合计融资达到278起,258家企业融资超过120亿元。一家医院,一堆上市公司来抢,其中包括做珍珠的、做瓷砖的,药企和房地产老板更是对投资民营医院情有独钟。
此外,《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等国家文件也在大力支持“健康服务业务跨界融合”,特别是“推进医养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这也为其他领域的金钱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创造了非常利好的条件。在越来越多的跨界投资中,民营医疗行业也的确注入了不少新鲜血液。
“并购热”下的“抛售潮”
社会办医有喜亦有忧
但是,这样的跨界“并购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8年年末、19年年年初,以景峰医药、华润三九、益佰制药为首的一大批药企“抛售”甚至是“折价抛售”民营医院的现象,就是一个信号。
受资本寒潮和估值泡沫的影响,许多跨界办医的老板逐渐发现民营医疗行业似乎并不适合“蜂拥而入”:收购医院后需要长期、持续性投入,回报周期较长,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在运营管理方面都存在压力,相对而言,民营医院还要承担更大的生存压力。跨界资本不一定会与医院属性一致,在国家药品、器械、医保控费影响下,医院利润其实也在大幅下降。业内也有人悲观地认为:现在投资医院,或将“血本无归”。
不过“民营院长俱乐部”认为,随着国家激励政策的推进,以及民营医院自身诊疗水平的改善,接受并依赖民营医院的患者肯定会越来越多。
药企等企业选择跨界并购医院,单纯买卖赚差价的还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希望通过并购,给企业带来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提升自己在医疗全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抛售”多数只是因为“长期发展战略不一致”,需要调整、改进,并不代表着亏损和不赚钱。医院“并购热”会降,会往“优质”方向上发展,但不至于冷却。
有“并购”自然就有“出售”。可能对于民营医院来说,“股东变更”的确会在一段时间里带来不可小觑的经营风险,但也不一定一回合就把医院搞死。
“同行不是冤家,异业可以为师”。说不定还会一改部分医院长期以来医护人才不足、管理混乱、医疗质量低、医疗事故频发的困局。有压力,有挑战,但也有收获,跨界投资民营医院,对于跨界公司和医院自身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双向利好。
而民营医院想要吸引投资,或是在有“跨界办医”公司的竞争市场下,占据一席之地,“品牌”和“特色专科”都至关重要。对于自负盈亏的民营医院来讲,树立一个好的品牌,打造一个好的专科,组建一个好的运营管理团队,必然是我们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
对于不少公司跨界办医的现象,您又是怎样理解的呢?欢迎在文末留言!
来源:民营院长俱乐部
作者:孢子菌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