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的医生/医疗高管,假如你目前年薪50万,有一个民营医院给你200万年薪,你会跳槽么?
“我们人才成本占医院整体收入35%到40%,一定要拿出这些钱,否则不可能吸引很高级人才。”说话者是一家刚开业三个半月的东北某三级民营医院的管理者。
“我现在不看传统医疗公司的职位,只看医疗服务,传统医疗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这是一个离开传统医疗500强高管的回答;
“我现在在一个民营医院里做行政副院长,管设备的采购,不看外企了,医院以后机会多,让我先学两年医院的管理先,这不一样呀“这也是一个外企高管的回答;
现在有一波高管潮流,外企高管到民企,医院主刀名医还在体制内外徘徊,他们永远不缺名声和机会;
我们的医疗体系,体制内有三种医生:
第一种叫行政医生,就是靠走行政路线的医生;
第二种叫科研医生,或者叫论文医生,就是靠写论文的医生;
第三个是开刀医生,就是开刀非常好的医生。
美国大医院的院长不是医生,他是一个CEO,他是管理人员,他们的医生分很多类,有专门的医生是写论文当科学家的,但他不是开刀的,还有些是专业管理,信息和流程管理
后者的外企高管们主要就去医疗服务做管理人员;
在我们国家呢,把行政医生、开刀医生、还有论文医生混为一谈了,往往是行政医生代表水平最高。
50W 和200W 的秘密?
我问一个手术医生,你现在年薪50万,另一家私企给你开200万的年薪,去不去?
不加思索——肯定不去!
待遇翻四倍都不去?
秘密在这里,来自他的亲口所诉:50万固定的收入,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未来这10年到20年,这500到1000万是有的。这还不包括其它的隐形福利待遇,比如水电免费使用,购房单位给补贴(上海的原来一套房子价值多少),还有退休后的收入。你的200万看起来很诱人,但背后对应的是高业绩的考核压力,说不定一年后我就可能被炒,或者被别人替代了。你说,可以去吗?
不过现在的年轻医生的确比较艰难,可能很多医院都取消了购房补贴;是挺苦的
稚嫩年轻的体制内医生,但别只看到现在眼前的痛苦(不停地被压榨、被检查、被考试、被加班、被培训),得看到3年、5年、10年后自己的职场价值。其实稍微隐忍几年,修炼好内外功,看准机会再跳,收入翻个2到5倍,不在话下。
你有没有像那位清醒的体制既得利益者,对自己的价值计算得清清楚楚,而不是稀里糊涂地就跳槽。
看各大医疗人才网站上,从那些招聘广告,基本可以判断出院长们都欠缺招聘市场的常识,因为开出的薪资严重偏离了医疗人才的真实成本。
在公立医院明面上看到月薪1万,于是想1.5挖到,基本是笑话。
比如,一个公立三甲医院院长,他明面年薪可能50万,如果你以为100万就可以拿下。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是他的真实的收入,他的真实年薪可能500万。
真的高级医疗人才要跳槽,极少是全奔着钱而去,只不过是需要一个做大事的环境和机会,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创业者的位置。
民营要挖人,要给足原来应该拿到的待遇;二是要给股份给权力,尊重专业。
好的医疗人才是自带体系和理念者,可以把民营医院改造成比公立医院更好的医院,他们更清楚弊病所在,也更清晰解决问题的关键。
但通常,他们很难遭遇到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伯乐。满大街都是贪婪和功利的唯一声音 — 你要多少钱?而不是问,除了钱,你还要什么?
所以,现在到处都是医生自己创建的医生集体。如果公权力(公立医院)和资本家(民营医院)都不可靠,那医生们就只能靠自己了。
“不是暂时的持续,这个‘持续’还保障了以后,在原有体制内不能给医生的东西我能给医生了,不能给医生的持续发展我也给医生了,他才会全身心投入到新工作当中,而不会只是一个‘跳槽式发展’”某三级民营医院管理者说。
公立医院缺的是什么?
管理制度。
管理和业务分开,职业经理人专业做管理、行政人员专业服务好医生、医生才能专业服务好病人,医生薪酬交给“市场”,合理而有效。
这也就延伸到了职业发展道路,业务领域的就向专家型发展,科研领域的就向研究型发展,要向管理型发展的就专职做管理(开刀的不管理,管理的不开刀;而不是目前公立医院的“管理医生一流,论文医生二流,开刀医生三流”)。
民营医院缺的是什么?
公信品牌,先进的学术发展环境,职业深造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公立医院要改革的是管理制度,从刚颁布的政策也可以看出,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也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上开始行动了。
而很多优秀的民营医院从一开始就努力在品牌建设和学术科研上布局,做到“医、教、研”三驾马车并驾齐驱。
扩展阅读:
据2016中国医生收入调研报告显示,2016中国医生整体人均收入较2015有所增长。具体数据如下:
▼ 各科室平均收入
▼ 收入增加原因
从以上薪酬报告可以看到,公立医院医生满意度6分和5分的占了一半左右,对于收入是相对不满
民营医院薪酬
民营医院跟企业有些类似,有私营、有外资、有上市公司,根据品牌和业绩所给出的薪酬也是高低不同,而且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2016年高端民营医院医院普通医生的月薪大约是20000-30000人民币。
高端私立医院、普通公立医院、三甲公立大医院、普通民营医院,标准的医生收入都是遵循这个公式的——(S+C) - T + U :(基本薪资+补贴) - 税收 + 其他未知收入/隐形收入。
公立医院月薪平均8千左右和民营医院月薪2万左右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一般正规民营医院,还有值夜班和on-call的额外compensation,因为这个数是绑定salary作为基础的,其实也是和salary一样,以工作小时为单位。
而常见的传统公立医院,仍然遵从国家编制,按照初级、中级、副高、正高职称排序,就是工资单上看到3~4千多人民币(这个数值的低端可以到1~2千)。这种类型的公立医院,主要收入来源要靠C(commission,提成或者绩效)和U (unknown or undertable,其他未知收入和灰色收入)了。
在多数的公立医院和一些公立医院气味较浓的私立医院里面,不太会把这个部分收入作为“时间相关性”考虑,结果就是没有白天黑夜之分,24小时+7天工作制。
END
部分资料和内容参考自:
1. 2016年度中国医生薪酬调研报告出炉 [医脉通]
2. 医改浪潮中公立医院如何应对新挑战并获得成功 [普华永道]
3. 人民政府网站
4. 现阶段民营医院(比如和睦家医院)的效益和医生的收入与大型公立三甲医院比如何? [作者:李旸]
5. 民营医院抢人? 200万年薪挖不走50万年薪的人才![作者 : 吴帅]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8 10:12:0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5-04-28 10:00:4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5-04-27 17:49:3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27 15:06:1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7 14:40:2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晨晓 时间:2025-04-27 10:06:35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