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感触:
沪惠保、金华都赔了不少。免赔额不是脱离临床的,免赔额再高,临床也总能够到。百万医疗是纯线上,而惠民保是“长腿”的。因为具有属地性,更容易由此建立完善医疗网络。未来不排除百万医疗理赔控费,要借助惠民保网络。惠民保也可以发展理赔调查、网络绿通等,因为惠民保就是看管当地,看哪里合理哪里不合理。百万医疗比如蚂蚁保没有这些工夫和战略策略,照顾不过来。
但是呢,如果没有政府主导型,政府也不敢胡乱赋能百万医疗,那不是帮着保司搜刮民脂民膏么?政府主导型惠民保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美国也有这么个经验。
类似于加油站业务,是国计民生,不可能允许大涨价。在这个体系下,老百姓有开豪车的有开经济型轿车的,市场仍有很大空间。有能力、有意识的,还是会买百万医疗,甚至高端医疗险。但最穷的、普通的一趴,甚至有钱人的一部分,也过来买惠民保。互联互通。多惠民保一个不多,但对很多人来讲,少惠民保一个就真的少了很多保障。保险因此也不仅仅是富人的专利专供了。本来二三线城市没啥保险市场,以后就不一样了。存钱的财经理念,以后要杂糅保险消费的理财和保障观念。
因为出现了更多保险,医疗盈利的未来有更多不确定性。一方面,保险是要控费的。另一方面,保险是能花钱的。保险对于创新医药医疗具有一些超前、前瞻的包容,对于大宗的医疗服务又具有控费需要。
感谢李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9-16 10:46:0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15 15:58:0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9-07 16:05: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