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民营医院的经营和管理,是一个极大的系统工程。
从品牌推广,市场营销,到内部的安全生产,院感,医疗护理质量,供应链和运营效率的管理。
还有优势学科和病种的打造,学科人才队伍的招募和培养。
现在还涉及到医保的经营管理和信息化的提升改造。
民营医院的经营和管理,和公立医院完全就不是在一个维度上的。
对经营者和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这么多年下来,公立医院出来的院长,能管好民营医院的,寥寥无几。
少部分优秀的院长,也几乎都是交了天量的学费以后,才能驾驭好一家民营医院的运营。
或者少数院长或科主任,从体制内携带了天量的资源出来后变现的,才能创造一些经营上的神话。
但这种性质,本质上也只是资源的搬家,找了一个变现的场地罢了。
跟实际上真实的经营好,运营好还是有差别的,而且可复制性极低。
以前,民营医院在外部可能会更重视品牌,营销和渠道等等方向。
在这方面,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资源。
对内部的医疗质量,医疗水平,重视程度不够高。
一方面是缺专家,缺技术,缺设备。
另一方面,也的确跟当地的公立医院相比,没有太多竞争优势。
现在公立医院不管是院区也好,学科也罢,都在无限扩张。
民营医院所谓的差异化生存法则,越来越没有空间了。留给民营医院的赛道,已经不多了
以前说做公立医院不想做的,做不完溢出来的,还有做不了的。
现在公立医院,为了自己的生存,基本上在这三个方向,都在扩张蚕食民营医院的生存空间。
不想做的也开始做了,做不完的也在扩大院区病区设备人员开始能做完了。
只有在一些公立医院做不了的方向,才是民营医院未来要重点发展的方向。
其它的方面,发展下面,未来可见的就是一条死路。
哪些是公立医院做不了的呢?
比如在技术,设备上的降维竞争,然后不断迭代。
这主要是在一些医疗欠发达地区的首选打法。
在医疗资源极为发达的地区。
我认为,比拼的最核心的东西,还在运营层面。
比如成本的控制,这事公立做肯定要亏,他不敢贸然下水,民营就能做下来,还能盈利。
比如特需的服务,有效的产品,通过民营医院特有的经营灵活机制,不断形成差异化的医疗服务。
在这个拼运营的时代,信息化的工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民营医院,都还在信息化方面抠抠搜搜的。
找了一些免费的或者廉价的系统在使用。
导致病人的体验很差,远远不及公立医院现在的信息化体验。
还有医生,护士的劳动效率极低,严重增加人员成本。
当然还涉及到财务,医保,医务,院感等部门,对各种数据,都不能很精准的测算或者计算出来。
影响医院经营和管理者的决策判断和院内政策的制定。
可以预见,在信息化建设上加大投入的民营医院,在这个存量博弈的市场上,将有明显的先发优势了。
单体的民营医院,在HIS、LIS、PACS、云影像,电子病历系统,医保规则监控系统,DRG测算系统还有互联网医院上都应该积极投入。
一方面给病人一个很好的就医服务体验,接轨公立医院甚至超过公立医院的体验。
另一方面给越来越强调科主任经营,医生经营的民营医院团队赋能。
大大提高他们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也让他们能在一个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清晰的了解每一个病人的治疗和费用情况,做到心中有一本精准的帐。
而互联网医院,更是会带给这个民营医院无限的可能。
我们知道,医保的支付改革,从商业本质上看,就是人为地控制客单价。
而实际操作上,病人的治疗需求,是多元化的。
在医保实行按病组付费,又按项目管控的双重管理下。
民营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大量的自费特效的,特需的,医保受限而病人又有需要的服务和产品。
完成给病人的服务,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同时还大大增加医院的现金流。
在流量不足,很贵的时代,提升客单价的同时,还同时具有合规性。
当然,互联网医院,还可以依托医院为载体,构建一个大健康产品和服务的生态圈。
无限扩大一个单体医院的收入上限。
所以,那些有远见的民营医院投资和经营管理者,你还等什么呢?
作者:破茧成群
来源:体制外行医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2 13:52: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1 16:19:5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1 09:25:5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0 16:18:2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0 12:01:5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0 08:53:14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