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走进患者管理的第三空间,领悟学科高质量发展走心启示

22年02月23日 阅读:11597 来源: 王杨转载

医疗资源怎么盘活,再利用,把资源消耗型向资源创造效率型转型?上海市十人民医院肿瘤患者“第三空间”的探索,十分值得地市医院参考、借鉴。


疫情已两年有余,两年来,各医院学科受疫情冲击程度大有不同, 随之医院学科建设也在悄然呈现新走势。如,有些学科红火如前,有些学科就诊量则出现腰斩。此时,布局学科,发力新的学科增长点,实现学科再建设、科教再攀登、人才再培育、服务再提升等,满足高质量发展,无疑需要医院管理者用智慧化解。尤其是对地市级医院而言,尤其不容小觑。


前不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为肿瘤患者创建了病房、门诊之外的“第三空间”,使病情稳定的肿瘤患者以“走读”式完成周期性化疗,引起广泛关注,也给地市医院学科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启示。


新颖概念、新鲜体验、新的服务模式

何为“第三空间”,“走读”式诊疗是什么个样貌?


上海十院院长秦环龙如是讲述:“第三空间”,即肿瘤日间诊疗中心,让肿瘤化疗患者既远离大量患者来往穿梭的门急诊处,也不在相对封闭的病房大楼。


“第三空间”设有57张床,温馨舒适、并借鉴飞机商务舱的模式一改以往敞开式的环境,让患者做化疗的时候有个相对私密的空间。医院还提供人性化的细节配套,如,配备高流量的WiFi,让患者可以听音乐、看电影、听小说,在相对舒适中充实地完成每次化疗;将音乐治疗引入肿瘤患者常需接受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治疗中,等等。


与此同时,该中心整体设计比较超前,集合了普通与专家诊室、多学科讨论会议室、国际与远程会诊室、护士站、配药间、输液大厅、预检台等多个功能单元;还设置有监控设施和相应的救治系统,以便患者出现突发心梗、晕厥、休克等紧急情况及时抢救。


更可贵的是,升级后的肿瘤日间诊疗中心实现了流程再造。患者收到医生开具的入院证后,交到日间中心预检台,由护士登记并作入院宣教,就完成了全部手续。白天,患者或接受影像、实验室等相关检查,或输注化疗/靶向治疗药物,完成治疗且观察无异常后当晚就能回家,第二天早晨再来院接受后续治疗即可。如此“走读”完成一个疗程的全部治疗后,患者即可办理出院手续。


实践证明:相比传统的病房诊疗模式,肿瘤日间诊疗中心术前待床日从2~3天缩短为1天甚至零等待;而且,“走读”式诊疗不但让患者及其家庭付出的时间成本大大降低,更可观的是,化疗费用与三年前相比节省了将近25%。


决策背后的考量


肿瘤日间诊疗中心的探索,是放在医院内外部环境大背景下的。秦环龙称,关键因素有四点:


医院肿瘤领域积淀——“内驱力”:怎么提升诊疗、服务于患者的能力和水平。


肿瘤患者治疗安全性提高——解决现实问题:随着患者生存期延长,有限的床位难以快速响应稳定期患者的治疗需求。


疫情防控带来的不便——挑战:肿瘤患者抵抗力低下,减少穿梭于门诊以及住院、探望等不必要的麻烦。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大势所驱:降低医保费用,把钱花在刀刃上。


“既要让患者享受正常的诊疗活动,又能把医保费用节约下来。而节约下来的医保费用可用在疑难重症患者身上,让医保费用花在刀刃上。”秦环龙称这是作为院方的考量。


前期的准备铺垫


怎么让患者充分认识“第三空间”?患者相关信息如何移植至“第三空间”?“第三空间”的诊疗如何医保结算?“第三空间”是否需要增加医务人员,他们的绩效如何安排?诸如此类的问题,是要做好充分准备的。


为让肿瘤患者安心地到肿瘤日间诊疗中心接受治疗,医院前期做了大量的健康宣教。“我们要让患者明白,肿瘤日间诊疗中心有明确的适应症,医生会科学、客观地做好评估,保障患者安全,而不是一刀切地都到肿瘤日间诊疗中心进行化疗。”


医院打通了信息系统、医保结算系统、财务结算系统,做到了患者从病房到肿瘤日间中心,信息有效衔接、诊疗号不变。而且医院与上海市医保局沟通,打通住院部结算和门诊部结算,确保报销环节不增加患者负担。


另外,医院还需思考清楚“第三空间”需要的硬件空间从哪来。“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更多思考的是医疗资源怎么盘活,再利用,把资源消耗型向资源创造效率型转型。”秦环龙认为。肿瘤日间诊疗中心就是医院利用闲置空间解决新诊疗模式需求的一个很好佐证。


对于肿瘤日间治疗中心的工作人员的绩效,秦环龙青睐统一按照门诊工作人员计算。他分析,肿瘤日间诊疗中心的患者病情较轻,医务人员的功能有所改变,可通过服务、对患者的观察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甚至严重不良事件的情况来判断,体现绩效,而不是以技术、能力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体现绩效。


本文由(王杨)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_2AqXiibaFZ2lGN0ADdyfQ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43阅读

让“值班院长”真正值回票价——24小时全链路巡查的轻量打法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21 08:46:53 文章来源:首发

1686阅读

精细化管理之:社会办医院长的薪酬设计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20 15:11:49 文章来源:原创

1497阅读

专科运营助理——撬动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新支点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9 14:09:40 文章来源:首发

1670阅读

从“管人”到“搭系统”——民营医院管理进阶的“三阶模型”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9 11:55:33 文章来源:首发

1812阅读

当科室主任开始“哭穷”——民营医院授权管理的五个实战杠杆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8 17:03:48 文章来源:首发

3354阅读

告别“人治”困局——民营医院管理升级的“三把钥匙”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8 10:33:03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80后一枚,热爱医院网络营销推广策划,入医疗行业10多年。深度关注医院营销、管理的趋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