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年的医美行业,或许有几个词非常的贴切“惨”“痛”“严”。
何为惨,医美头部机构的美外业绩下滑50%以上。头部机构业绩下滑超过50%的美容外科,是偶然还是必然?被视为铁饭碗的美容外科医生遭遇前所未有的降薪、失业的风险。根据深圳市卫健卫公开数据显示,2021深圳医美机构最新统计:整体下滑10%与2021年7月份对比,2021年12月深圳医美机构的数量减少10%,增减幅度医院、门诊、诊所全面下滑。医美行业的寒潮真的到来了么?
比惨更揪心的是痛,也许是对百度竞价的思念,也许是对自媒体流量的无助,也许是对医美前景的扑朔迷离。最痛心的莫过于医美机构的经营越来越举步维艰,流量的分散很难用原有的团队创造满意的业绩,因为平台容量有限,最终会导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很多中小机构最后都是被动出局,耗不起。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对目前专科医院的真实写照。是遵循长期经营的路线,还是铤而走险?2022是非常关键的选择点。如果从2021年来分析,结果已经很明亮。市场是遵循的优胜劣汰,有人入局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出局,才造成了负增长。按照中医的理念,痛则不通。放到医美机构也一样。机构痛证明流程不畅通,拥堵。需要梳理、重建、重组,不然结局也是死亡。
”家事、国势、天下世“,在大趋势面前我们需要顺势而为。”顶风作案“容易造成事故,这时候才发现是自己家的事情,为时过晚。
5月,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等八部委联合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开展为期半年的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的专项整治工作。
6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规范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倡议》,呼吁各会员单位共同促进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规范发展,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9月,国家广电总局做出决定,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机构、平台一律停止播出“美容贷”及类似广告。
11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对医美广告的发布做出了细化要求和监管责任,对制造“容貌焦虑”等采取了重点打击,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的医美广告监管。
其实,我们针对”严“需要充分的认识。这种认知一定需要融入国家的大环境、行业的现状来分析。在学要被重视的还在老师管的“严”,国家重视的行业一样会管的“严”。
首先,医美的体量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医美的行业行为具有一定影响力。
其次,部分医美头部平台扭曲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广而告之。
再次,医美的低门槛成为各种赚快钱的温床,非专业人士的快速涌入导致医美的事故发生概率增加。
最后,医美贷成为撬动行业严管的杠杆。
大势所趋,与时俱进。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互联网时代下的医美行业如何思考:流量、品牌、品项的价值与意义。
互联网改变了消费的习惯,缩短了消费的路径,增加了虚拟的场景设置等环节。从早期的PC段购物转换到更便捷的移动端购物,不受时间与区域的限制,互联网可以遍及全国乃至全球。
早期的医美互联网买家聚集,卖家数量有限,导致供不应求。就比如,深圳东门商圈只有一家医美机构,这就是流量红利期。
流量的红利周期与竞争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千次展示成本,每次点击成本,每次销售成本,7天内投放回报,30天内投放回报……。只要花10元钱广告,能获得50元钱销售,30元钱利润,这个事情就值得干。
但是,竞争对手也出10元钱怎么办?我出15元。对手也出15元怎么办?我咬咬牙,出20元。广告20元,利润20元。看上去不挣钱。但没关系,只要量大,我年底就能去和厂家谈返点。那别人也出20元怎么办?这时专业“投手”(专门优化广告投放的职位)的价值就体现了。他们总是能在此起彼伏的流量里,找到便宜的关键字,套取利差。整个医美行业如果连锁品牌进驻的平台中小机构被动出局的原因就是这段细致的面描述。
假如每家医美机构,都有同等质量的投手呢?那么,流量的成本,就会在专业投手的博弈中,不断上升,不断上升,直到和其它触点的获客成本一致。“流量红利”消失。
最后,精于流量运营的医美机构老板突然意识到,医美没有好做的生意。投流,不赚钱;不投流,没生意。很痛苦。早期医美挣到的钱,其实都是“流量红利”。他们训练的一批勇士,是在足够多的资源下(竞价时代),可以抢到更多的流量价差。而一旦流量的水池萎缩深陷泥潭,再厉害的勇士也无用武之地。消费者居然并没有发现他们“品牌”的消失。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变化。
有人说,“流量,是品牌的诅咒”。越会经营流量的卖家,就越容易忽略甚至看不起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切断传递品牌、产品与消费者的关系。
流量、品牌、品项三者在医美行的相互关系。
也许你一直关注医疗美容,周围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参与进来,突然有一天在朋友的影响下你想去做个注射隆鼻的想法?你的脑海里会出现什么品牌?乔雅登?它就是一个品牌。通过对行业的关注,通过身边朋友的耳熏目染,这就是品牌价值所带来的预售环节?假如你有需求,你首先会第一时间了解这个品牌,在经济能力范围内,购买的概率会非常大。
接下来,是如何选择购买?
以往,你有可能直接去整形美容机构,现在你一定会在互联网平台搜索。核心的关键的点来了。选择环节,你会在互联网平台搜:A)玻尿酸隆鼻?B)乔雅登?C)动态美鼻(品相设计)
这三个维度的差别巨大。如果你搜的是A)“玻尿酸隆鼻”,互联网平台会给你推送各种关于A的相关推荐。他们会把相关推荐,当做一个“流量”,用竞价排名的方式,举行拍卖,价高者得,排位靠前。卖家的投手,在这个环节,参与举牌。他能不能在这一单里赚钱,取决于举牌的人多不多。
但如果你搜的是B)”乔雅登”呢?互联网平台会给你推送各种关于B的相关推荐。他们也会把相关推荐,当做一个“流量”,用竞价排名的方式,举行拍卖,价高者得,排位靠前。卖家的投手,在这个环节,参与举牌。他能不能在这一单里赚钱,取决于举牌的人多不多。因为标的的选择更具体,参与竞标的投收会降低很多。
但如果你搜的是C)”动态美鼻”呢?互联网平台会给你推送各种关于C的相关推荐。此时,自然搜索的结果里,几乎只有动态美鼻的品项推荐。所以,你根本不用参加拍卖。用户挑来挑去,都是你的。你因此省下来的钱,就是你的“品牌溢价”。但是,核心的问题又来了,如何把自己的品项做成品牌与流量。这需要抉择,更需要坚持。后期的收获肯定颇丰。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百花齐放,只要你干预突破,勇于坚持,一定能打造属于自己的流量与品牌。如果你感兴趣我有可能帮助你……
当所有医美从业者感觉流量红利正在逐步消失的时候,大家才恍然大悟:发现早期看似浪费的品牌、品项的建设,不但不是没有价值,甚至简直决定了你的生死。万物都有两面性,也许曾经你“爽”了,他付出“煎熬”了。在医美行业,三年河东、三年河西,疫情之下,有可能被提速。
未来医美的一切的重点,都是通过品项来树立品牌。
如何才能建立自己的“品项品牌”呢?拼命打广告吗?
需要在互联网平台建设自己的根据地,为有需求的求美者带来帮助。在医美新规指南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广告征求意见出台后,新的互联网局势即将明朗。
互联网的曝光度肯定需要,也很重要。你可以比喻成果树的培育,播种、灌溉、除草、施肥、修理、除虫、开花、结果……迎接丰收。果实越鲜美,越能吸引更多的求美者来光顾、品尝乃至复购、老带新。
来源:医美现象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4 12:01:2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