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总是有朋友在不断的向我征求新规指南意见,既好奇,又沉不下心来思考;既害怕,又得不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同时,也有深圳的一个朋友立刻发觉到互联网医疗广告审批的红利,立刻找我帮助他审批互联网广告的批文,来规避广告监管的风险进而获取流量红利。
因此,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视角,结果就完全不一样。
认知层次不同的人遇到同样的事情结果也不完全一样。
俗话说:扬长避短是最好的选择。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木桶原理”,意思是说:
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
如果我们按照“木桶原理”的思维来解决医美新规指南的问题,老板让财务、法务、企划部共同制定一套方案来规避新规指南的风险。经过1个月的努力加班得到一个不可知执行的方案。这就是木桶原理在医美机构中的弊端,失去了对医美行业、对医美品项、对医美监管、对新规指南的认知,脱离了土壤的种子很难发芽。
任正非曾经说:“我这一生短板的部分我不管了,我只想做好我这块长板,然后再找别人的长板拼起来,这样就是一个高桶了。”
如果我们按照“长板原理”的思维来解决医美新规指南问题,老板会寻找对医美行业、对医美品项、对医美监管、对新规指南的全面了解的长板来负责这个板块,来保证整个木桶的最大容,这是最快捷、最经济的手段。
很多时候,如果医美机构将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弥补自己的劣势,你一般很难能在竞争中取得成功么?平时,我们经常把团队协作放在嘴边,关键时刻总是会遗忘脑后。
如果总想着“补短”,就容易忘记了“扬长”;寻找优质的长板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时代不同了,思维方式也要做出改变调整。特别是医美机构,更应该发挥常长板定律,华为就是长板定律的受益者,这也与任正非始终坚持的长板原理的有很直接的关系。
针对本次医美新规指南的认知层次分为三种:抱怨、顺应、改变。
任何行业的调整与改变都会出现不同的声音特别正常,因为秩序与关系发生了改变,理所当然的利益收到冲击与浮动。
第一种情况:成为不赢利机构的抱怨对象
医美机构的现实经营中盈利的机构不超过五成,监管政策的调整就成为经营困难机构中的抱怨对象,始终认为机构做不好是政策不好,在对比之前竞价时代与纸媒时代的甜头,每天总会抱怨几次。如果你的老板及高层管理都是这样,下面的员工估计也好不了多少?
同时,又不对医美新规做任何的检查防范措施,很大概率成为职业投入与监管的重点,一旦被监管又面临高额处罚。真可谓冰火两重天。
总结:这种格局的经营者属于认知不清晰,除了早入行发点红利期的财,后期一定步步维艰。
第二种情况:顺应医美新政的时代
部分医美机构会根据医美新规的政策来调整自己的广告推广的内容策略与方向,来顺应新的环境,虽然短期内有所影响,着眼未来的长期发展。
总结:这种机构的经营者属于认知清晰,战略调整迅速,注重长远的发展。
第三种情况:主动改变,准备弯道超车
任何行业总有一部分人对政策特别敏感,医美行业也有这样的人,让我真的是内心佩服。虽然年龄比我大很多,但是思维还是非常的清晰。他能把医美新规指南与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关联到一起,来解决他所遇到的流量的限制问题。通过采用合法、合规的品相设计,来审批获取互联网广告推广的合法批文,来规避风险,这是主动改变的典型案例。
总结:思维的意识决定看待事物的层次,他从一开始就在根源上解决医美广告的痛点。并且他知道如何寻找这块最合适的长板来帮助他完成这个事情,非常的难得可贵。
医美新规与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是未来制约医美发展的重要文件。在监管之下,我个人更看重的是广告的创意与创新有可能成为医美新营销的突破点与提升医美品质的关键所在。是时候需要摒弃医美营销的拿来主义与快餐文化让行业营销广告的同质化特别严重的现象。
最后,期待大家能正确的认知医美新规指南,与其抱怨不如正确认知。
来源:医美现象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8 14:51:5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8-25 11:08: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22 14:11:2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8-15 14:20: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6 17:11:3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8-04 12:01:2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