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一、民营医院绩效管理现状:
01、没有设定绩效目标:每天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更没有完成目标的相应有效计划。
02、没有绩效辅导:没有让懂的人来做绩效教练。直接上级忙于自己的工作(出门诊、做手术、查房),科室主任没有时间,精力来做绩效辅导。
03、没有绩效评价:做的好,做的坏凭个人印象。老板在时拼命表现,老板不在抱怨满天飞。
04、没有绩效反馈:主要表现在没有晋升,也没有淘汰。干好、干坏无所谓。没有危机感,团队得过且过。
05、不做绩效管理,只做业务管理。每天灌输只要有疗效,一定有患者。只要有患者,一定有绩效。结果:有疗效、缺患者、缺利润。
06、拿几家医院的绩效方案参照,改写成自己医院的方案。简称:模仿复制。结果:没有针对性,落不了地。
二、后果:
01、医院80%的问题来自于没有绩效管理:比如缺患者、缺资金、缺人才等等。
02、老板每天忙于业务,没有时间进行绩效辅导,团队一直没有进步。医院靠老板一人,全院成为老板的助理。老板忙死,团队闲死。
03、不能客观评价每个人的贡献,医院的“人才、人在、人灾”分不清。不能激励人才,淘汰“人灾”。
04、没有绩效应用(即绩效反馈),没有让最好的没有晋升,最差的没有淘汰。
05、医院无法实现既定经营目标。业绩没有合理增长,员工收入没有增长。员工士气状态低落。
06、抄别人的绩效模式,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等于拿着别人的药方和诊疗方案给自己治病一样的道理。
三、核心障碍:
01、缺乏绩效的知识,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所在,把时间精力放在业务上。不做绩效管理。
02、缺乏绩效管理工具:想抓绩效管理,不知道如何做?
03、缺乏绩效管理的成功经验,不知道时间分配如何做?
0、做了绩效管理,短时间没有出成果,没有坚持,最终放弃。
四、成功关键:管出高绩效的四步骤:
第一步:设定绩效目标:千金重担千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
第二步:绩效辅导:指标完成靠能力,有成果的做辅导。
第三步:绩效评价:评价要公开公正,周月评价不能少。
第四步:绩效反馈:晋升淘汰危机感,保证医院高绩效。
五、四步管出高绩效具体方案:
时间分配:绩效目标占30%、绩效辅导占50%、绩效评价占10%、绩效反馈占10%
我们都知道管出高绩效的四步骤:绩效目标、绩效辅导、绩效评价、绩效反馈。还有一个绩效结果的汇报。
从这样一个绩效闭环来看,只有从目标到反馈的全过程执行,才能实现绩效承接战略的目标。
在这个循环4个环节当中,管理者应该怎样分配时间,根据尚思易成的经验,很多管理者都会把时间放在绩效评价上,因为他们认为绩效目标只要制定完毕,员工就会去做,剩下的就是照单收货,其实并不是这样,在这个循环中正确的时间分配是30%的时间放在绩效目标上,50%的时间拿来做绩效辅导。在绩效管理中并不是给员工定一个目标,就让他随便去做。
定绩效目标是要帮助员工达成目标,所以要花一半的时间做绩效的辅导。
怎样做绩效辅导对管理者来讲,绩效服务的绩效辅导就是把自己的经验和下属分享,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开例会,比如周例会上,每个下属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目标完成情况,绩效分析,领导和同事参与进来,可以集体给出评价,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为什么做得好?散会后员工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及时的调整。
也可以一对一的辅导的方式。领导如果发现员工的绩效方面存在着个性问题,可以选择独立办公室和会议室,对员工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他找到原因,分析对策,并指导他制定改进方案,督促完成。如果在这个过程,我们对员工遇到的问题视而不见,或者不能很好的给予指导,就很难达到效果。所以管理者要花50%的时间在绩效辅导上。
花费在绩效评估的时间,只占10%。前面的工作做扎实评价的过程就顺理成章了。所以绩效评价其实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最后10%的时间用的结果反馈上,很多人不愿意做结果反馈,觉得把一些成果不好,直接反馈给员工,抹不开这个面子。其实这一想法是错误的,绩效结果的反馈,让整个绩效过程形成完整的闭环。
只有让对方看清楚它的不足,才能让他在下一次循环中去改进。为什么我们教育当中有很多考试,其实考试的目的就是阶段性的检查,学生是不是掌握了应学的知识?如果不公布考试成果,又怎样知道学生学的好不好呢?同样的道理,给员工设定绩效目标,最后的成果一定要让它清晰的知道,让被考核者知道。
绩效怎样做反馈?
因为绩效的反馈,绩效等级的评定,共分为见习、合格、优秀、卓越、明星5个等级,其中明星代表着杰出贡献,什么是杰出贡献?就是要明显超出医院的期望,在各方面均超越所属岗位职责要求和期望。
一个人的绩效高于其他人,是这个员工的绩效的这个标杆,然后做的明星是不容易的,不是简单的相对排名前10%就行,还要有个绝对值,这个绝对值要求员工一定要全面超越医院期望,也就是全面超越个人绩效目标。
一是要想拿到明星,明星是两次的加成,一是要排到前10,二是要绝对值上还要全部完成目标,并全部实现超越,只有这样资格才会批评明星。所以这个明星其实是很难达到的。
卓越代表着优秀的贡献者衡量的标准是超越组织期望,对于卓越的员工的要求,底线也要超出设定的绩效目标。
优秀代表着扎实的贡献者衡量的标准,达到组织期望,同时部分超出组织期望,也要有达到一定设定的绩效目标。
合格代表着贡献者和绩效待改善者,既达不到组织的期望。
见习代表了不可接受这类这类人的绩效太差,无法接受。要求被提升绩效,给一段时间改进绩效之后,如果还达不到要求,就要纳入处理范围了。所以我们一轮绩效管理循环结束,员工被划分成不同的绩效等级,下一步怎么做呢?
一定要回到管理上,这个很有意思。我问过很多医院的管理者,你们觉得医院应该关注哪类人,很多人认为关注中间部分人,还有人告诉我要关注后面的那部分人,只有不多的管理者给我正确答案,那就是关注两端,关注最优秀的人和最差的人,就有管理的28法则,借用最小的成本,抓住主要矛盾,这也是管理者要解决的问题。绩效评价不是为了好看,而是要真正的聚焦到管理上。
一个员工的绩效评估为明星、卓越、优秀、合格、见习。
很多管理者认为强制区分没有意义。
其实通过这种强制区分的手段,是要人与人之间形成错位,拉开距离。从人性角度看,我们知道人就是要被区分,因为要被区分,所以大家会努力做得更好就会竞争,这是一种手段。我们评定成明星的、平定成卓越的这样激励更多的努力前来超越才能胜出。
这个比例划分引导大家朝着明星的方向发展,这样整个团队绩效提升。另外我们必须关注那些在组织中最差的人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让他们要有危机意识,要么快速提升,要么面临淘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这些垫底的人努力前行。对于实在提不上来的人,我们就要淘汰,保证组织绩效向上绩效等级划分的原则要充分体现28原则。
对于这5个等级要求起码要达到组织的目标。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什么?
哪怕那些员工相对排名靠前,但只要目标没有完成,很难有好的绩效评分,这就是我们医院要实现连续每年20~30%的复合增长率,我们医院的目标的达成,一定是在每个员工的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实现的,用绩效评定等级的方式,引导大部分员工去实现超越自己的目标,最终的结果就是医院达成了目标。
所以这个考核一定是严肃的,当我们把目标考核定得很高,让员工为了这个目标努力,我们就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员工为了拿到更好的绩效而努力。
作者:戴维老师
来源:院长微课堂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21 14:19: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21 08:46: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20 15:11:4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9 14:09: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9 11:55:3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8 17:03:48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