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初学德国医管,一些学习思考

21年10月28日 阅读:11903 来源: 码万祺原创

  半月前,笔者与一位深谙德国医疗卫生体系的老师讨论,为促进德中医管交流,有一些启发。


  标准化、具体化


  德国医管的典型特色是标准化、具体化。为服务标准化设立下限。坚持一具体就深刻。套用中国民间俗话叫做: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德国医疗行业大体有两块业态,一块是少数医生工作在类似“大梅奥”的一个价值体系内;另一块是大多数医生工作在按人头承包服务、深刻做医防协同的价值场景里。基本能解释、能解决:该有多少患者,什么疾病以及支出。


  反观国内医疗行业:一是患者、疾病的总图谱不甚清晰,这增加了工作、服务、权益保护的难度;二是医疗改革好像抓住一块,问题又跑到另一块,缺乏整体治理、全盘规划的效果可视性、未来可期性;三是治疗方面搞不好的话,要搞好医防协同、公共卫生则难上加难。四是做任何工作,谈及做实做细,都必须从口号到行动,从触骨头到捏着肉,德国给出启示。


  德国医管显示出人财事物都跟着规划体系、项目走,在此前提条件下,医生的工作再随着病人需求走。德国医生薪酬分配一般不与即期工作量挂钩,而与历史工作表现挂钩,这自然促进了医生接受再教育、长期考验,也直接形成了医生工作档案。德国医疗卫生政策及实施,已显示出政策经济的极大意义,可以将其运行视为实施性科学,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管理。


  商保机构受启示


  当前,社会办医、商保机构办医(或者购买医疗服务网络)比较热闹,也遇到些现实问题。站在商保机构运营工作的视角,什么样的“保险+服务”是好的?是以用户为中心,医疗服务过程、结果都合理可控。德国经验做法是重视将医疗服务呈现到、落实到表格,并且不厌其烦,攻克其繁。这应是商保机构特别看重的,这种科学严谨作风对保险、医药都有好处。


  好方法需要好执行,在执行中不走偏、逃避。笔者感触:德国的国民文化体现出特色明显的军事化风范,也由此成就了世界顶级的人均品牌拥有率。无论是世界500强企业,还是遍布德国的小作坊企业,其组织、纪律令人佩服。在我国,从行业法规政策,到企业行为准则,还欠缺许多标准完善。在国家、地方标准逐步制定出台的过程,也需要企业自主先行先试。


  举例:在医疗事件中,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前,需进行必要的穿刺检查并重视检查结果。医患双方应根据检查结果共同决策,目的是使患者有最大获益,减少不必要的医源性伤害。再举例:在DRGs、DIP等住院支付方式改革实际运行后,更应重视区分手术操作与非手术操作的边界保持,这是更接近底层逻辑的重要事情。类似这些标准的工作探索,造就服务的品牌。


  品牌对商保机构办医(或者购买医疗服务网络)来说,是超级大事。德国人被戏称为欧洲的上海人,荷兰人在这些优点上也不遑多让。德中之间有国情、社情、行情上的巨大差异,但商保机构系统性地学习德国医管,结合中国综合医改、医院之间竞争,去挖掘话语权、生产力,是非常值得做的尝试。箴言:成功不可复制,失败可以借鉴,借鉴了失败,离成功更近。


  广泛地赋予监督


  国内综合医改,特别是医疗改革、医保改革,都在强调重点监控。这带来一些成本,效果还不够稳定。取鉴德国经验做法,我国目前在做的重点监控,最后都要交到广大患者亲手去做。这种广泛监督权利、能力将覆盖事前、事中、事后,也将最管用,最识大体。比如:急诊、急救,就看瞬时各环节有没有按时做到标准、内涵;再如:危重症治疗、护理,有没有到位。


  我国医保部门常提: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按德国经验,医保部门为长期照顾好需求侧,也必需长效照顾好供给侧。笔者进一步引申思考:医保部门应合理保证好医疗体系运行。医疗筹资压力在医保、财政、商保、患者。医保部门、医疗行业尽力保证患者“起点相同的公平,胜过结果相同的公平”。比较极端的一个例证:德国没有为特殊儿童设立特殊学校值得深思。


  笔者感触:医改若学三明,医疗要学德国。综合医改在医生群体既得利益(不够阳光,蒙了一层灰色)上造反,医保部门、商保机构要合理保护被造反者的一些应得权益(物质的、非物质的)。医疗行业是个特殊行业,即便如此,医生个人能力的不可替代性、资源紧缺性有下降趋势,这会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渡过程。在此期间,从德国医管经验我们看到一种和解。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186阅读

科主任不是“灭火队长”!激活中层干部的3个赋能杠杆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21 14:19:53 文章来源:首发

1578阅读

让“值班院长”真正值回票价——24小时全链路巡查的轻量打法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21 08:46:53 文章来源:首发

3988阅读

精细化管理之:社会办医院长的薪酬设计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20 15:11:49 文章来源:原创

1739阅读

专科运营助理——撬动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新支点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9 14:09:40 文章来源:首发

1761阅读

从“管人”到“搭系统”——民营医院管理进阶的“三阶模型”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9 11:55:33 文章来源:首发

3359阅读

当科室主任开始“哭穷”——民营医院授权管理的五个实战杠杆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8 17:03:48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工学硕士。目前就职于政策研究部门,研究员。关注医改进程与实际效果,跟踪了解最新政策发布和行业动向,直抒见解,志在提高效率、推动发展、响应创新。
职业亮点
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