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43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指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他还提到“在西北、西南和其他一些地区,那里的生产和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国家应当从各方面给以帮助,特别要从物质上给以有力的支持”。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已取得决战决胜。十四五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虽已不同,各方面形势也有了变化,但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我们做任何工作都应该锁定目标,分析形势,找出症结,积极应对,医疗保障改革也不例外。
一、分析新阶段医疗保障形势任务
一看共同富裕。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下一步,中央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实际出发,高度重视“共同富裕”。站位高、工作多,切实把“共同富裕”视为一项新的重大工程、目标要务,认识就更深刻。
二看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涵盖综合保障,医保制度就在综合保障中。以共同富裕为统领,医改有鲲鹏之志,需要找准方位、方向。举例:乡村振兴与医保扶贫相联系,后者需做好战略协同、长效机制,及时总结经验。
三看宏微观差距。运用历史观、全局观,要对趋势、责任有正确把握。举例:为实现应享尽享,制度与管理两个层面需要共建共进,彼此互动激励。待遇是魂,基金是体,既要为体,更要为用。事物、环节是贯通的。
医疗保障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带来发展空间。举例: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探索两项制度向国民保险转变,为供方、需方、管理方提供很大发展空间。再举例:内循环中,中低消费群体提升更快;双循环支持引进。
四看结合自身。中央要分析,地方也要分析。各地需要辨清医疗保障工作所处的形势、定位、情况、目标。不同地区,具体有所不同。形势面临新的动态要求,问题处于旧的静态基础。才不足则多谋,识不足则多虑。
需要深刻、时时防范的几个问题,明辨就不复杂,不辨析清楚就不可能谈发展格局。辨别我们自己的过去、现在、下一步。是不是问题?有不有利?还怎么干?不能怎么干?集思广益、辩证借鉴。意见要能兼听则明。
二、找准医疗保障工作现存的问题
从方法论方面:
一是以总书记论述为圆心、集中方阵,对照以前完成的工作基础,找准漏洞和薄弱地带。对问题如何解决坚持理性负责。辩证应对其中的老问题、新问题,务实地在制度、实施两层面积极合理作为。
二是不能就制度谈制度改革,不能总提困难,不提务实创新的闯劲。研判内外部形势,找准支持和阻碍,有利和危害。改革不仅在某一年,是战略起点,年年有,要自己体悟。形势与问题要对照更新。
三是做上下集注。举例:医保大数据仍有局限性,但在基层这不是大问题,小处细察,就能深谙实际。暗藏水面下的末端政策乱不乱?辩证用好上下级的工作优势,形成创新的闭环和良性互动循环。
四是抓紧补思想、筑能力、强作风。干好事情,先琢磨清,把要干工作内核、要求思辨清楚。待遇保障干事情也适用管用高效这个提法,找准对象、方法、落脚处。把自己当医生,怎么去对症施救。
工作命题方面:
一是旗帜鲜明地反对待遇政策福利化。举例:脱贫攻坚就是保基本,是更大体系的政策逻辑示范。地方的工作接近基层,接触很多现实问题,有条件对具体生动案例做深入观察思考。回到效率公平,政策需要时间,摸索不能闲下,既要规矩,也要迎难,要尽力作为。
二是待遇清单必须干,韧劲地、逐步地破掉区域。能干下去么?必然有巨大阻力。举例:招采、目录是怎么做到底的?有理论、技巧。不平衡不充分是总体问题,过度保障和保障不足要由地方负责。过度、不足的问题在不同地方同时解决,在同一地方也要均衡调整。
三是待遇均衡、待遇发展,是全方位、久久为功的渗透问题。不平衡的情况都有不充分,不充分的地方也显出不均衡,这些由政策不完善造成,也导致了政策不完善。中央出方案、政策指导,地方做标准、规划实施。像分税改革、养老统筹一样,这是利益格局重构。
四是揣着计划、步骤去做统筹、调剂。当涉及盘根错节的利益调整,小处小干、大处大干。不准备、不进取,怎么成熟?没尝试、没争论,怎么定型?要做,怎么做?有什么担心?没担心是不对的。发展差距与区域调剂,是现实矛盾,更需要发扬小处小干、大处大干。
五是与医疗、医药领域联动改革时遇到的问题。医保资源分散分布在各统筹区,我们把钱花明白,就要想到战略购买权;要维护基金权益,需深刻认知服务效益。要担当,就不怕惹事儿。强定力,讲实力。各地间学习、论证,既守正、又有出奇,不信落后者一直落后。
六是在保持长期可持续方面的工作难度。长期可持续既包括守业可持续,比如基金安全;也包括改革可持续,比如待遇调整。当很大动力推你时,压力大,就应该显露出来。当很大压力等你时,动力就大,就应该及时有认识。既日事日毕,只争朝夕,也拥抱不确定。
三、医保改革行稳致远的基本遵循
推动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从数量扩张转向内涵升级,当前,要认识和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保障基本与可持续的关系。基本制度不能过度保障,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过度保障、过度平均,就要受穷。中国特色的全民医保制度不是照搬外国经验,相当一些发达国家目前还不具备模范条件。坚持个人、单位缴费责任,遵循社会医疗保险内部规律,我们要从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多提炼发展智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提多了,也想想“老人新办法、新人老办法”。
二是处理好统一规范与探索创新的关系。我国医保制度建设从各地试点起步,地方探索实践对制度完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日益扩大的地区间政策差异,不适应医保高质量发展要求。各地要认识到简单突破政策不是创新、不是发展,切实转变思路行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改革和精细化管理上,在制定实施细则、建立务实举措上下功夫,推动医保制度的改革完善。面对纷繁复杂,心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
三是处理好政策改革与管理实施的关系。深化改革是开山问路,完善管理是巩固成果。改革是医保旗帜鲜明底色。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兼顾改革节奏把握,一步一步地改革破局,点滴扎实地学习巩固精细化管理,以更坚实脚印推进医保高质量发展,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四是处理好基本制度与多元保障的关系。基本制度稳保基本、拓展托底,是既定路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医保将协同推进,要总结扶贫工作经验,为建立长效机制主动作为。同时,医保还拓展多元衔接合作,将影响力延伸到多层次。当下走向长远,是基本制度提希望、长实力、强战略的修炼过程。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