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峰会思考(二):老年健康服务与康复行业、保险行业

21年05月26日 阅读:17605 来源: 码万祺原创

  5月21日下午,笔者有幸全程听讲健康界峰会的分论坛“老年健康服务新机遇”。从思想与实践的盛会上受益匪浅,形成一些观察思考,继续探讨。


  长期护理中的健康管理思想与实践


  刘远立老师在现场精彩分享,他提出:


  1.关于“按需分配”。既有功能评估,也做经济评估,两者均不偏废。荷兰社会长护保险就是这么做评估的。2.国内的评估机制发展。我们有比较完善的“低保”资格评估体系。3.政府与市场有分工和分界。医院服务体系(适合政府主导)、初级保健系统(适合市场参与)。社区卫生中心、康复中心、护理中心,企业有机会做好。4.健康管理资源需要供方协调组织,包括:盘活存量、灵活组团、信息披露、自由选择等。5.家庭医生要掌握患者全面情况、维系全面健康、协调全程服务。


  笔者有几点启发:第一,护理院、养老机构中的“青年居民”。荷兰经验是为符合一定条件的青年志愿者提供免费住宿,目前看来,为养老社区的居民端扩大了内涵。进一步构想,机构护理与社区护理的分界线在哪?未来生态创新是有无限可能的。第二,“按需分配”原理及应用,也适合国内高端养老社区。在“9073”中,能入住养老机构的3%老龄人群虽已算较富裕人群,在其中尽力、适度做些“救急”和“救穷”也有意义。一方面,这也是社区文明应有之义。另一方面,这有利于机构管理服务的精准、精益。第三,家庭医生、长期护理、养老社区彼此不同,又能合在一处。保险集团做医养结合,全面掌握信息、需求,兼有自建、外协服务能力,全链条、跨行业的生态资源都被充分利用。第四,健康管理社会渗透的突破口,适宜放在老龄、残疾、亚健康、患病群体等。第五,健康管理更要做好控费,应借鉴学习厦门“三师共管”等政府主办项目模式经验。因为政府财政缺钱,必须坚持管用高效。第六,总额预付+结余留用,有个逻辑缺点。这对原来盈利性强的科室相对不利,对有权利享受结余留用的、原来盈利性弱的科室相对有利,如果平均主义盛行起来就更麻烦。马太效应的短板表现,值得警惕。


  健康管理中的枢纽环节:康复行业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定义: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


  毕胜老师提出:


  1.失能老人服务市场很大。目前有4200万人,2030年到达6168万人,2050年预计达到9750万人。2.对高龄老人做细分。从体能看,有体能独立、体能衰弱、体能依赖。3.康复是大健康枢纽。重视演变过程:先失健deconditioning、后失能disability。康复决定着疾病治好以后的生活功能,已出现了康复ICU。4.美国康复医疗发达。主要原因:二战伤残军人需要、80年代后经济发达。5.国内康复医疗的历史性机遇。国内630多家康复医院,有400多家是民营的。


  笔者有几点启发:第一,从患者的康复刚需做服务入口,从专业、服务上积极寻找失能逆转可能性和效率,每个受此帮助的患者都会转入长尾、长期服务对象。这符合商业向善、长期主义。第二,关于阿尔兹海默症。有一项未具名研究,该研究认为阿尔兹海默症在近代的出现,与西药在个体使用量总积累有所关联。不管怎样,这启示我们:在特定疾病治疗药物研发屡试屡败的情况下,通过疾病管理、健康管理来有所作为,是经济的、也是人文的。


  桑德春老师分享:


  森林康养的理念、方案、运行、效果。他认为康复行业缺一套标准,目前正在制定。


  笔者有一些启发:第一,涉足康复产业的、有希望的市场主体,首要任务不是做大,而是做强。第二,头部企业有能力、有机会为康复行业赋能,比如从科技、管理、人文关怀等层面外溢,这些知识经验来自专业实践又反哺行业、患者。第三,康复行业、家庭医生、养老社区彼此不同,又能合在一处。康复专业及服务是必不可少的一链,也适合做吸引用户的大枢纽。


  养老社区、医养结合对健康险影响


  刘淑琴老师分享:


  2007年,泰康开始做养老社区时的初心其一是跟着中产阶级生活方式改变去做事。当时,养老保险行销增幅遇到发展瓶颈。也是在当时,一些客户反馈自己不缺赔付金而缺合适的养老服务。


  笔者有一些启发:今天,保司如何做健康险拓荒?恐怕也要回到当时养老社区初办起步的初心,结合目标客群生活方式的转变形势看问题。 一是“个险乌托邦”。发展个险是保司、产品的重要追求,它包括各种人身险,甚至所有风险保障计划。二是养老金融在向积累制倾斜。围绕“健康管理”这块最大市场,健康险+健康管理也要借鉴创新,对用户增强吸引力、服务力。三是全开放生态中的辩证闭环思维。保司、产品与服务对象共商,与同业、上下游竞合,商保与医保衔接合作,细水长流、纵横交错。四是保险行销、核保、核赔等业务环节发生深远变革。行销不以卖得多为胜,而以卖得准为胜,每一份契约就是一份长期主义下的承诺和责任。核保重归保障本色,通过分段保障、有限可保化解不可保、拒保。核赔将连着服务盘子,使控费体系更完善可持续。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615阅读

沉舟侧畔千帆过:社会办医行业会议巡礼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10 12:12:17 文章来源:原创

16713阅读

不只是钱的事:民营医疗机构投融资并购中的三个价值洼地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31 14:28:08 文章来源:首发

3766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58497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26377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34261阅读

打造 “投资人青睐” 医院项目的 4 个核心准备动作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工学硕士。目前就职于政策研究部门,研究员。关注医改进程与实际效果,跟踪了解最新政策发布和行业动向,直抒见解,志在提高效率、推动发展、响应创新。
职业亮点
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