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中共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央继“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二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 本文试图从科学的健康发展观与和谐的卫生改革环境的实际出发加以探讨。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改革环境
中共中央党校教育长李兴山认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的基础上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实际上也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从二者的关系来说,既可以说是前提与保证的关系,也可以说是途径与目标的关系。因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有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才能保证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和目标的真正实现。所以二者是统一的。它们都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
本文试图从科学的健康发展观与和谐的卫生改革环境的实际出发加以深入探讨。
一 科学的健康发展观
问题的提出
在二十世纪,中国人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奋斗。还没有多少能力关注生命的质量与数量。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的话题已为中国人津津乐道。于是各种保健秘方、长寿秘诀大行其道,更不乏借揭秘名人养生之道大赚其钱的事例。当今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正确健康发展观的普及不相协调。1977年,世界健康组织(WHO)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躯体疾病只是健康问题的一部分,心理健康、精神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是完整的健康观。而心理问题往往构成百病之源。有关专家提出,21世纪将是一个大健康时代。一种健康新观念正在兴起,“健商”的概念正为越来越多人所接受。健商概念的引入,可以让现代人算算生命账,健康经济账。正如培根所说:“养身保健是一种智能,非医学知识所能囊括。”作为人类智能发展的一部分的“健商”开发已经远远超出医学研究的狭隘视野,一门新兴的健康科学已经出现。人类可以登月、下海,但自己寿命的延长却十分缓慢。医学的进步,的确为现代人提供了先人无法获得的技术保证;然而,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环境污染严重,也使现代人承受着先人不曾有的生命损伤。有人进行过一组关于死亡的调查:除正常死亡和车祸等意外死亡,45至55岁的中壮年人死亡率占总死亡人数的55%。不良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对健康管理的忽视,导致多少人英年早逝?!所以,步伐匆匆的现代中国人,请放慢脚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健康观念,仔细核算一下,过度的医疗保健投入的健康效益是否能够弥补轻视健康促进而引起的巨大健康损失,从而使社会步入“正负抵消”“负大于正”的怪圈。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应时度势,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奋斗目标。为我们在健康发展领域大力促进现代健康发展观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健康新概念
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传统的健康观,认为健康是指生理上没有疾病,健康等于无病,无病就是健康。所以在对人群进行健康测量时,只限于找出其中的病人,所使用的也都是消极的健康指标,如死亡率、发病率和患病率等。其实在躯体疾病与真正的健康之间,还存在着一个没有疾病但并非健康的状况。实际上,健康是一个积极的概念,在健康与不健康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截然的分界线。它应该是一个连续的系统,包括健康、亚健康、亚临床状态和病理状态。而病理状态则是连续的系统中一个消极的状态,其范围要比健康状况窄得多。
半个世纪以前,世界健康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而是指个体在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完满状态。这个定义一直被沿用至今,因为它显示了一种积极的健康观。它包括三个层次的健康:
1.躯体健康:指躯体的结构完好和功能正常。
2.心理健康:又称精神健康,指人的心理处于完好状态,包括正确地认识自我、正确地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3.社会适应能力:即每个人的能力应在社会系统内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健康的个体应有效地扮演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角色。
因此,健康是一个综合的、连续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病与否的问题。
生物科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科学模式
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生物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奠定了生物科学模式的基础。生物科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生物科学模式虽然强调生命活动的结构、功能和信息交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却忽略了人的另外一个方面,即人是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体。生物科学模式的这一缺点,限制了它的视野,也限制了医学家对健康和疾病的全面认识。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物性活动首先要随着社会的变动而变动,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会反映到心理和身体的变化当中,人类的健康问题绝对不仅仅是生理活动所能够完全解释的。因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即现代健康科学模式逐渐取代了生物医学模式。有关专家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即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健康服务因素。
二 重视科学的健康发展观的落实
应该承认,上述科学的健康发展观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在我国广泛传播,深受广大学术界和人民群众的欢迎,似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对意见。但是,从现实情况看,科学的健康发展观并没有真正落实,传统的习惯势力和既得利益对科学的健康发展观的抵制和藐视,可以从许多方面反映出来,科学的健康发展观要真正落实,还有很大差距,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首先,在启蒙教育和宣传上,学术界认识屈从习惯势力的影响,从概念上仍然自觉不自觉地用习惯语言解释和定义健康新概念。世界健康组织被称为世界卫生组织;人人健康目标被降低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低估了人人享有健康促进的重要性。把人人拥有健康权利完全排斥在外,不了解health for all 的真实涵义是人人拥有健康权利,政府有责任保护人人拥有的健康权利不受侵犯的意思。
其次,在学科建设上,只承认医学,不承认健康学,把健康学降低为预防医学;健康既然不仅仅是生理问题,那么它的学术基础就不仅仅是医学。把健康学翻译为卫生学,把公共健康学院作为医学院的一部分使健康科学的发展受生物医学的严重束缚。
特别是在政府机构的设置上,中国没有健康福利部,只有卫生部,卫生部实际上并没有把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作为发展目标,而是把防病治病作为发展目标,卫生部的绩效评价指标除了期望寿命以外都是疾病指标,而且卫生部的工作对期望寿命指标的影响十分有限。我国卫生部的职责范围与其说是保护与促进人民的健康,不如说是提供卫生服务,防病治病,从卫生部的职权范围看,它是卫生服务部,够不上人民保健部,更够不上人民健康部,随着发展目标的转变,卫生事业的战略目标,从健康投资转变为健康发展。统筹与合理调节这些与人民健康密切相关的经济与社会活动,这就成为健康发展战略必须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一个机构能够担负起这一系统功能。所以从全体人民健康发展战略的需要出发,应该成立国家健康发展协调委员会,统筹上述任务的完成。
第四,在健康服务系统的建设上,头重脚轻,重医疗轻健康,医院是卫生部门的工作重点,社区健康服务被降低为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服务,服务对象不是全体居民而只是病人。把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的需要淹没在对病人的服务下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把占人口90%以上的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置之度外。
第五,重视医疗卫生事业,轻视健康产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市场需求是检验群众意愿的有效尺度。现在的健康产业服务,除了病人以外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亚健康人和健康人。在我们政府卫生工作中从来没有给健康产业应有的地位。
三 如何落实科学的健康发展观?
落实科学的健康发展观首先需要明确改革的方向;其次要采取和谐策略。
(一)明确改革的方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卫生大会的文件》明确规定:
卫生改革的目的是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遵循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逐步建立起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新机制。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是:不断深化卫生改革,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卫生执法监督的卫生体系,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国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卫生大会的文件》在落实科学的健康发展观上迈出决定性的一步,指明了改革的健康发展方向和不同阶段的健康发展目标。
全国卫生大会确定了卫生工作的奋斗目标;卫生事业性质地位作用;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卫生改革的目的;卫生改革的任务。他作为指导方针,需要有各项配套政策才能够贯彻执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是适应这种需要而制订的,是国务院体改办等八部委共同制定的,经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讨论通过,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指导意见》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文件。《指导意见》指出,国务院决定在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进行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城镇医药卫生体制,促进卫生机构和医药行业健康发展,让群众享有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高强部长在2005年全国卫生大会上传达了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关于稳步开展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的任务。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开展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这也是温家宝总理在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卫生工作三大任务之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胡锦涛强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群众提供廉价、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全社会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积极发展这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以造福人民群众。温家宝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加强领导,加大投入,改革机制,完善管理,不断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和水平,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今年的政协全国委员会上委员们谈到了医疗改革问题。吴敬琏接过这个话题,他说:“按照现行的医疗改革,推进起来很难,医院的改革与国企改革一样艰难,公立医院继续保持垄断权,既能保持医疗经费,又可以漫天要价,这就出了问题。” 吴敬琏说,我们研究中心一位同志为外单位做了个课题,认为医疗改革问题出在市场化上,作为一家之言在有关媒体上发表了。把不同的意见拿出来做深入研究,本来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后来就有媒体报道:国务院直属研究中心认为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 “于是就轰起来了,造成很大的社会震荡”,吴敬链说,“这个问题就没有经过认真讨论,于是网上就出现了很多情绪化的声音,开始‘捣糨糊’”
日前,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卫生部并不同意医疗改革不成功的说法,改革的大方向是对的,还要扎扎实实地把改革推进下去。联想到今年7月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曾称医改“基本不成功”,卫生部的这一番表态,一时间在媒体和网络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不过,回头看看,医改不成功的研究结论,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研究者对医疗改革大方向的否定性评价之上的。换言之,医疗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被认为是医改不成功的根源。因此,从某种角度看,卫生部“否认的表态”,或许是在释放一种积极信号:医疗体制改革必须按既定方向持续下去,不会因为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误而被搁置。
指出医改不成功可以提醒人们检讨改革的得失,但将问题归结为市场化的医改方向,却可能会诱使改革走回头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考虑,卫生部否认医疗改革不成功的说法,尽管让很多人不服气,但其对改革大方向的肯定与认同,还是让我们消除了对医改重走回头路的担心。
(二)和谐的卫生改革环境
在今年的人大会议小组讨论上,胡锦涛总书记发出明确信息: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 中国在新的五年发展期将继续抓紧科学发展观及构建和谐社会目标,但胡锦涛发出明确信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特别是“改革要注意和谐性”。近几个月来掀起对改革开放的争论,有者更批评改革开放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及贫富悬殊。胡锦涛昨天在上海代表团的讲话,显示国家最高领导坚持改革开放。不过,胡锦涛在讲话中也提醒改革过程要注意和谐性。他跟中共中央政治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领导的上海代表团表示,“要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同时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全国政协委员昨天的一个小组讨论,同样发出改革不能动摇的呼声,警惕要吸取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在构建和谐社会时不能过于理想化和绝对化,以致中断改革开放的进程。全国工商联秘书长褚平昨天在共青团政协委员审议政府报告的讨论会上说,建立和谐社会是个漫长的过程和理想,期间不应把它和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对立起来,给改革开放扣上制造不和谐的罪名。“像这阵子的一些有关改革开放的讨论,还出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语言,那是非常危险的。”褚平在受访时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一定不要错误的诠释中央提出来的非常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更不能以强调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来否决过去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果,中断改革开放的进程,否则就会贻害整个中国的发展和人民。”
胡锦涛总书记在目前形势下就改革问题做出鲜明的表态,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意义重大。 一是目前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一个“拐点”: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今年要制定和执行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候,中央领导强调要毫不动摇地推进改革开放,这是对前一段时间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思潮的鲜明回答,表明了中央鲜明的态度。二是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而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改革开放才能够实现科学发展;也只有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构建和谐社会。所以“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靠进一步改革开放。 三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话题在这次“两会”上反响非常热烈。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科学发展;而要科学发展,就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包括了坚持改革方向的坚定性、坚持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坚持改革举措的协调性、坚持改革利益的普惠性这四个方面,并且将它们有机结合了起来。这就非常完整地回答了我们“怎么来坚持改革开放”的问题。坚持和谐的卫生改革环境的问题。
特别要警惕以“反思改革”之名行“否定改革”之实。从2004年以来,关于改革的讨论越来越集中;对改革中一些问题,大家意见比较大;甚至有一种以“反思改革”为名来否定改革的思潮。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重视。当然不是说改革不要反思;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理论”,也都是反思改革的结果。所以意图并不是反对“反思改革”,也不是反对修正改革中的不足之处,而是主张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反思改革———也就是说不是停下步子来反思改革,而是一边改革一边反思,边改革边完善边前进。20多年来我们的改革“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边反思边改革边前进的意思。 从整体来讲,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目标的改革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探索;既然是“探索”,就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可以遵循,需要在改革中探索,在实践中完善。在这个意义上讲,今后改革的整体方针依然是“摸着石头过河”。当然。新世纪的“摸着石头过河”区别于以往,主要表现在自下而上的自发性改革减少,自上而下的预先设计增多,将更多采取点上试验、面上推广的方式推进。但总方针还是“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发展并确立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争论:第一次大争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二场争论就是从1989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统一了大家的认识。从2004年以来进行的是第三场争论。这次争论是由市场化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引起的,和15年前有很多不同。15年前的文章主要涉及当时意识形态的问题,也就是围绕着市场经济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而展开。而现在这场争论主要表现出来的却是以民生问题为主,包括教育、医疗、住房三大改革中产生的问题以及国有资产流失、贫富差距过大等,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而不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围绕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大领域,争论很热烈。有人认为这三个领域的问题是市场化改革不彻底造成的;也有人认为是过于市场化造成的。我们的观点是,在这三大领域改革中,目前出现的这些问题,从整体上看是市场化改革不够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化过头的结果。 人们之所以得出不同结论,原因之一很可能是对“市场化”的理解不同。我们所理解的“市场化改革”是指真正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是需要包括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等等广泛的不同层面来保证的。在反思教育、医疗、住房三大领域改革中存在的新矛盾、新问题之后,有人提出一个新的看法,认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起了变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引发很多新矛盾、新问题。目前矛盾的焦点在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而不是市场化改革过分。
吴敬琏:声讨郎咸平 改革讨论不能情绪化捣糨糊
(中国)和讯网 (2006-03-09)
吴新慧:胡锦涛发出明确信息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03-09)
《新京报》访问皇甫平论改革 (新加坡) 联合早报网讯 (2006-03-16)
叶鹏飞:温家宝改革开放不能停顿 (新加坡)联合早报(2006-03-09)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3 17:12:0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3 17:10:2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杨海军 时间:2024-12-23 13:35:2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2-23 11:10: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3 11:09:5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2-23 10:40:5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