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新管理成为企业家的口头禅时,对它的误读也接踵而至:创新管理意味着要“赶英超美”?创新管理要依靠天才企业家的孤注一掷?创新管理就是对过去的彻底性颠覆?……创新管理不是神话,更不是罪状。成功创新,首先要抹去头脑中固有的误解。
在未来,中国企业将同发达国家的企业展开正面竞争,低成本的竞争只会导致越来越低的边际收益。胡锦涛主席积极推动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这是一个明智而及时的战略之举。
然而,创新管理是一条艰难之路,其关键在于管理者如何看待创新。在凯洛格(Kellogg)管理学院,我们对全球范围内的大部分企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管理者进行访问和对创新管理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创新往往被人们误读。对于众多中国企业来说,以下几个误区尤为显着。
误读一:中国式创新管理必须赶超发达国家
现实一: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创新,并建立在他国经验教训之上
要达到美国、欧洲或日本的创新水平,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考虑如何赶超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与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也有自己独特的习俗、消费者偏好以及优势和挑战。Google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就曾指出: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西方管理思想各有优势,“要想在21世纪取得成功,就要融合中西方思想的优势,以及在谦虚与自信、持之以恒与自我批评、勇气与平静之间取得平衡。”
为什么诸如Google、微软、摩托罗拉、IBM之类的西方企业,要在中国开设大量的研发中心?这并不是因为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的人力成本低,而是这些企业意识到,它们需要有当地的创新管理thldl.org.cn能力。在过去短短几年里,摩托罗拉这家有着420亿美元资产的美国科技巨头,快速扩张了其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在中国市场成功开发了诸如高端
智能手机“明”,以及能够让用户通过手写汉字发短信的触摸屏等一系列成功。正如摩托罗拉公司技术加速部副总裁吉姆·欧可纳(JimO'Connor)所言,“我们不再需要到伊力诺依(Illinois,摩托罗拉总部所在地)的Schaumburg实验室,来将这些成果转换为实际产品了”。
许多人都认为,创新产品是从美国或欧洲传到中国来的,但事实是,越来越多的原创都源自中国,进而扩散到全球市场。在所谓的“全球化套利(GlobalConceptArbitrage)”概念下,人们往往把产品、服务或创意从一个国家应用到另一个国家。星巴克(Starbucks)最初是把传统的意大利咖啡概念应用到美国市场的,如今全世界都将星巴克视为独一无二的美国公司;香港的时装品牌——上海滩(ShanghaiTang),让中国本土设计的时装成为了全球性品牌。
当然,中国式创新管理的成功依赖于对许多主流管理实践的适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白色家电制造商巨头海尔集团,通过专注于美国的两块尚未开发的空白市场——紧凑型
冰箱和储酒冰柜,在美国一炮走红。小型冰箱生产线在中国市场已经发展相当成熟了,但像Maytag和Whirlpool等美国主要竞争对手却忽视了这块市场。早在这次成功之前,海尔集团的创始人张瑞敏就意识到,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过程,他的公司将永远不会成功。在1985年,他带领海尔员工们砸掉了76台质量有缺陷的冰箱,以此来强调质量的重要性。在当时,他所创造的新式管理流程,例如质量控制对于大多数西方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但在中国却是创新管理的概念。
误读二:创新管理需要孤独的天才企业家
现实二:创新必须是团队活动,以取得长期成功
许多企业往往是由那些充满激情与活力、天才般的开拓者创建的,他们似乎常常能预知企业下一步的走向,这种情况在中国尤为普遍。但开拓者的引退是否会给企业带来灾难性的打击?事实并非如此。
以一家从事电子产品制造业的香港企业——金宝通集团(Computime)为例,该企业的创办者欧阳和(HoAuyang)是一位有远见的企业家,他在企业创办之初就提出了创新管理的理念,并将企业从最早的电子表制造商之一,迅速发展为一家总资产达到4亿美元的全球性企业。在欧阳和执掌企业的最后十年里,他把所有业务管理移交给他的儿子欧阳伯康(BernardAuyang)以及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欧阳家族还创建了一个技术咨询委员会,其成员都是来自于行业和学术界的顶级科学家和管理人员,其职责就是帮助金宝通集团识别和选取能够在未来取胜的技术。
金宝通集团创立了多个技术开发小组,包括一家企业研发机构和各个经营单位的独立工程组。企业研发团队为企业开发新的技术和概念;各个经营单位的工程组则主攻即将推出的新产品。这种双重结构体系为企业创新管理的最初阶段奠定了基础,即产生创意、开发概念、形成样板。
没有哪家企业能一劳永逸地依靠卓越的、具有远见的开拓者。随着中国企业家驱动型公司的成长和成熟,它们必须建立一种管理体系和程序,让董事会管理者和员工都能参与企业的创新活动。能理解这一点的企业,犹如金宝通集团一样,将成为中国全球化企业的典范。
误读三:你需要更多的新创意
现实三:你需要更多的创意孵化器
管理者经常感叹企业的创意贫乏,他们的思维逻辑是:创意就好比青蛙产下的成千上万的卵子,却只有少数几个能够孵化成功。这种思维意味着,经商需要许多新点子,因为只有少数几个能成功实现盈利。
然而这种思维是片面的。为了获得更多的蝌蚪,你并不需要更多的蛙卵,而是需要更好的孵化器。大多数企业员工头脑里都存有很多好点子,只是缺乏有效的机制让它们得以发挥。如果你的员工常常不知道从何处获取资源来开发自己的创意,那么创造力终将枯竭。
以波音公司在军用业务的经历为例。工程师安迪·加西亚(AndyGarcia)领导的一个小团队构思出了一个“托盘(Slipperpallet)”创意,可以让波音C-17型飞机为美国军队运送比以前多出两倍的弹药箱。尽管美国军方对此很感兴趣,但因为波音公司内部没有相应的业务单元来应用此创意,托盘项目眼看就要化为泡影。
但让加西亚感到幸运的是,波音公司设立了一个董事长创新管理推动计划,该计划通过一家波音内部的风险资本公司来资助和开发创意。在波音风险资本公司的支持下,托盘项目最终成形。波音的油料空运部(Airlift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
www.hxy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