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近日广东骨科医学专家李佛保的一句“没有温度的医学不是真正的医学”的行医感言引发许多人的感触和共鸣,也掀起了新一轮社会对医德的呼唤、对医学人文关怀的呼唤,和对医学伦理的反思。医学是有温度的,医学归根到底是人学,医生面对的患者都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个体,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机器,所以诊治过程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等等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应充分考虑患者背后的家庭社会心理因素等。所以,“医者仁心”强调医院和医生首先不能缺少了对人的爱心、同情心与责任心。
有温度的医德是从医学角度对医院和医生进行要求,是医疗界自身建设的深刻而有益的反省,这样的反省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进。但如果希望以此解决目前恶劣的医患矛盾,甚至将目前的医患关系畸形状态误读为是仅仅由于医疗界医德败坏所造成,则会是以偏概全、失之千里的判断。
医德当然是对医生最基本的要求,但从整个医疗体系的正常运转来讲,它只能是占一部分功能,法治基础和制度建设才是最根本的保障。道德预置的是一个最高行为目标,普通人对之难以企及,缺乏判定不合格的量化标准;通过法律设置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的最低底线,要求每个人都能够遵守且必须遵守,违反就应受到处罚。所以,光有道德没有法律的社会行不通,光有法律没有道德的社会很可怕;道德建设必须以法律维系为基础,法律维系再以道德建设做保障。法律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医患关系中,我们呼唤医德的同时,更需要呼唤医疗环境的法治建设。
而且,从道德的角度分析目前的医患关系,不单要强调医疗界内部的医德反省和建设,也要力倡患者及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患德”的要求。“患德”包括患者对医生人格的尊重、医术的尊重、劳动的尊重,也包括对基本医学知识的理解、对医学局限性的谅解。“有时治愈,常常缓解,总是安慰”的医学警句不单鞭策医生应当加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另一角度也说明了,医学不是万能的,只有少数疾病可以治愈,大多疾病只能做到缓解,医生所能起到的作用有时不过是对患者的慰藉和关怀。而这方面的认知和健康知识素养恰恰为我们社会所欠缺。经常听到这样的大义凛然的斥责医院的话语:“反正病人死在你们医院,你们医院就要负责,要赔偿!”这样的话语甚至出现在部分参与处理纠纷的政府官员口中,足以说明民众普遍健康知识的匮乏。医疗过程必然存在意外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应以专业的眼光审视诊疗过程是否存在过错,而不是以不良结果直接定论医院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专业定责赔偿是法治思维下解决纠纷所倡导的核心内容。
医疗法治是解决目前扭曲医患关系回归正道的根本途径。医疗法治下,既要严格要求医院和医生依法行医,也要求患者依法看病、依法维权;既包括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也要求司法系统守好最好一道防线,依法鉴定、公正审判,给维权患方以司法的确认信心。
当然,民主法制的进程需要一个过程,政府制度的设立执行、老百姓观念的更新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依法行医,任何一方违法必究的理念必须得到及时贯彻。譬如我们一方面不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一方面在必要路口设置红绿灯,冲红灯要被拍照处罚,以此建立安全畅顺的交通系统。同样,以医德和法治为基础构建多维度且有章可循的行医系统,我们的医疗发展才能进退有据,我们的医患关系才能真正和谐,我们的老百姓在看病的路上才会更加安全、舒心、省心。
作者:常汮 时间:2024-12-21 10:15:38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倪清荷 时间:2024-12-19 17:47:5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倪清荷 时间:2024-12-17 17:43:0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沈翰墨 时间:2024-12-17 15:56:4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常汮 时间:2024-12-16 16:37:5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王秀华 时间:2024-12-16 11:27:59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