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绩效国考指标研讨系列7--特需医疗服务占比多高才好?

25年04月07日 阅读:3331 来源: 秦永方原创 IP属地:广东省

  提示:对绩效国考“55+1”指标深入研讨,本期研讨“特需医疗服务占比”指标,分析该指标背后的含义有哪些?该指标多高才好?绩效如何激励?探讨如下。


  在绩效国考中,“特需医疗服务占比”是一个关键指标,它不仅反映了医院的服务结构,也影响着医院的公益性定位和社会责任。


  一、特需医疗服务占比简介


  特需医疗服务占 比由特需医疗服务量占比和特需医疗服 务收入占比两部分体现。


  考核年度特需医疗服务量(特需门诊患者人次数和享 受特需医疗服务的出院人数)占同期全部医疗服务量( 门诊患者 人次数和出院人数)的比例,不含急诊和健康体检人次。


  考核年度特需医疗服务收入(特需门诊医疗服务收入和 住院患者特需医疗服务收入) 占同期全部医疗服务收入的比例。


  【计算方法】


  特需医疗服务量占比 =(特需门诊患者人次数+享受特需医疗服务的出院人数)/(同期门诊患者人次数+同期出院人数)×100%。


  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特需门诊医疗服务收入+住院患者特需医疗服务收入)/(同期门诊医疗服务收入+同期住院医疗服务收入)×100%。


  【指标导向】监测比较。


  【指标来源】 医院填报。


  二、该指标背后的涵义


  通过该指标,可评估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控制情况,反映医院在满足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同时,对高端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进而衡量医院的市场化运作水平和服务多样化程度。特需医疗服务占比控制在10%以内,既保障基本医疗需求,又满足高端服务需求,体现了公立医院在市场化运作与服务多样化上的平衡。


  1、平衡公立医院公益性与多层次需求


  特需医疗服务是公立医院在保障基本医疗的基础上,为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而提供的增值服务(如独立诊疗环境、专家优先服务等)。但若占比过高,可能挤占基本医疗资源,弱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加剧医疗资源分配不公。因此,该指标旨在通过量化约束,确保公立医院以基本医疗为主,同时适度满足差异化需求。


  2、优化医院收入结构


  特需服务通常定价较高,可为医院提供额外收入来源。但过度依赖特需收入可能扭曲医院的运营目标,使其偏离公益性导向。通过限制占比(如10%),可倒逼医院提高技术劳务性收入占比。


  3、引导分级诊疗与资源下沉


  部分地区的政策明确要求三级医院不得因开展特需服务而减少基本医疗服务量,且一级、二级医院原则上不得开展特需服务。这有助于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促进分级诊疗体系的形成。


  特需医疗服务占比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具体比例因地区和医院类型而异。一线城市可能允许较高比例,而在二三线城市则需严格限制,以确保公益性不受影响。通过综合考虑政策导向、区域规划、医院定位及患者需求,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三、指标“多高才好”的探讨


  医院应追求特需服务量10%占比,涵盖床位、门诊量、服务总量等维度,由于特需医疗服务收费高,其收入贡献较大,但过度追求可能导致资源错配,影响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特需服务量占比10%以内,经济贡献度可能超过20%,既满足高端需求,又避免过度挤占公共资源,又可保障基本医疗,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平衡。


  面对医改新业态下医院经济压力山大,增加特需服务量,弥补基本医疗收入不足,应成为部分医院的策略选择,政策的容忍度也相应会宽松。然而,宽松政策会谨慎把控,避免特需服务过度扩张,导致基本医疗边缘化。


  四、特需医疗服务量绩效如何激励?


  特需医疗服务量绩效激励需兼顾公平与效率,避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专家都喜欢做特需专家门诊,收治特需住院患者,基本工作量基本相同,由于收费不同绩效相应较高,对于医务人员积极性调动比较明显。由于医院绩效实行总量控制,特需服务绩效占比过高可能影响其他绩效额度,容易导致内部绩效分配矛盾。因此,特需服务绩效激励应设定上限,确保基本医疗不受影响。特需服务绩效激励上限设定为20%,既能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又保障基本医疗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时监测特需服务占比,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波动。同时,建立多维度绩效评估体系,综合考虑工作量、技术难度和社会效益,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特需门诊患者诊察绩效原则上不能超过普通门诊患者的1.5倍,以防止过度倾斜。特需患者住院绩效上限不超过普通患者1.8倍为亦,确保绩效分配公平合理。


  总之,特需医疗服务量占比需精细化调控,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确保医疗服务均衡发展,医院应该尽可能提高该占比,科学设定绩效激励上限,既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又能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公平性,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01阅读

90% 的民营医院管理者都在纠结这 30 个问题!你踩中几个?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4-18 10:28:53 文章来源:原创

1279阅读

7家医疗机构被曝光,这32种诊疗行为涉嫌“过度检查”!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4-16 17:27:56 文章来源:转载

1306阅读

口腔门诊怎样摆脱“救火式管理”?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16 14:16:42 文章来源:转载

1443阅读

口腔门诊运营和管理失衡的2种表现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16 11:53:30 文章来源:转载

1826阅读

降本增效的核心是利润,别再纯纯降本

作者:王杨 时间:2025-04-15 11:33:36 文章来源:转载

2038阅读

医保飞检来了,医院为何“逢检必罚”而且“屡查屡犯”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14 17:32:38 文章来源:原创

秦永方
简介
秦永方,男,64年生,高级会计师,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学院医院管理EMHA,从事医疗财务工作35年,出版著作8本,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方向:医院绩效管理、成本核算、内部控制、预算管理、从事培训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