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卡茨(Robert L. Katz)教授将人的能力分为三种: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
技术能力
就是专业能力,是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际能力
就是与他人有效沟通、协作、解决冲突、激励和引领团队成员的能力,是团队合作能力。
概念能力
是对复杂情况进行分析、诊断,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能力。
这需要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结构性思维,是定义、标准、规范、制度、流程规划的能力。
说白了就是“整大词”的能力,是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组织战略,组织文化,组织认知,是行业趋势,是组织创新。
在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中,理工科和文科是分家的,在理工科(包括医科)学校,学的都是专业知识,不会教授人文学科包括管理学科的内容。
作为医学生,在毕业进入医院工作以后,一直从事的还是专业领域的工作,是治病救人,是看病做手术,是专业上的不断精进,但没有人会教你管理学的知识,没有人会教你如何和其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所以,你一生中所接受的教育都是技术能力的提升,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的教育和培训是缺失的,虽然在科室和医院管理中你非常需要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但是大多数的专家在这两方面是能力很差或者是不足的。
而在医院里,晋升提拔的路径是,因为你专业做得好,是个很好的专家,所以就被提拔到科室副主任、科室主任、副院长、院长的位置上。和管理相关的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都是自学的,悟性好的专家就会成为好的管理者,多数悟性不够的就是个平庸之辈,甚至是成为祸害。
所以,你会看到不少不具备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的专家被提拔任用,这不但是浪费了他的时间和精力,毁了一个好的临床专家,还可能会因为他不具备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而毁了整个科室乃至整个医院。
优秀的专家很多,好的科主任不多,优秀的院长更是少见。
科主任和院长需要专业的管理培训
好的专家不可能自动成为好的科主任和院长,你需要接受系统的管理培训才行,你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这才有可能成功。
但即使是学习了,培训了,也不一定就能成,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是成功的前提,但不一定会有你想要的结果。
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需要的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的组合是不一样的,管理层级越高,概念能力越重要,技术能力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高层管理人员
概念能力:65%
人际能力:30%
技术能力:5%
中层管理人员
概念能力:30%
人际能力:30%
技术能力:30%
基层管理人员
概念能力:5%
人际能力:30%
技术能力:65%
赶紧对照一下自己,看你缺啥,咱就补啥。
来源:段涛大夫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7-09 14:12:5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7-07 13:30:1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7-03 14:12:07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7-01 11:18:2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6-25 15:11:0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6-24 14:55:4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