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由来:
2025年6月,某三甲医院绩效分析会上,院长指着报表怒问:“骨科CMI值(病例组合指数)全省第3,但人均绩效竟排第23!我们的价值去哪了?” 全场沉默中,一份匿名问卷揭示真相:76%医护不知绩效公式,76%科主任未看过病种成本数据。
一、绩效沉睡的三重枷锁
数据黑箱
绩效核算滞后45天,医生只能凭“感觉”手术
骨科张主任发现:一台膝关节置换术成本误差达¥2100,却无人追责
激励错位
考核指标 权重 副作用
手术量 40% 拒收疑难病例
药占比 20% 改用高价耗材冲抵
科室割裂
检验科为控成本拒开必要检查,致手术室被迫取消4台手术
二、破冰三板斧
1. 数据穿透:让成本“肉眼可见”
开发病种成本实时仪表盘:
医生开单时自动显示:
[当前病种DRG支付标准] - [本院历史成本] = 预期盈余/亏损
案例:心内科发现冠脉造影耗材成本超标37%,谈判降价后盈余转正
2. 绩效重构:从“数量”到“价值”
新指标 权重 撬动行为改变
CMI值 30% 主动收治重症
患者生命周期价值 25% 术后康复转化率提升
成本控制 20% 耗材使用精准化
3. 跨科结算:打破部门墙
建立内部服务定价表:
服务项 结算价
检验科急诊加急 ¥50/样本
手术室延时 ¥200/小时
成效:检验科主动扩容夜间检测能力,手术取消率归零
三、觉醒之后
90天数据:
医护绩效知晓率从24%升至89%
疑难手术占比提高31%,CMI值上升0.2
手记:“当每个人看见自己创造的价值,管理才真正开始。”
绩效改革不是算账,而是点燃价值创造的引擎。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7-03 14:12:07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7-01 11:18:2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6-25 15:11:0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6-24 14:55:4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6-18 16:51:3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6-17 15:14:12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