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尤其近10年来,随着社会办医的快速发展,社会办医连锁化成为常态,医院从一家起步,逐步并快速发展,几家、十几家、甚至上百家的连锁医院集团已不在少数,其中有私人办的,也有国企办的,也有投资机构办的。然而,医院集团化管理,似乎一直比较难,复制性差,管控力弱,骨干流动频繁、效益上不去,等等,问题很多,集团实控人和管理者很无奈。
基于十多年的集团化管理经历,我想谈谈体会。
一家单体医院容易管,大不了我老板一人从头管到脚,任何事情都由我自己拍脑袋处理,出不了什么大乱子,出了乱子也由自己兜着。而集团就完全不同了,几家、几十家、上百家医院,我老板怎么事事亲力亲为?用什么方式把这些医院可以很好地管起来?
我们的经验是:文化引领,规则管事。
文化引领。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集团,都需要一个灵魂,来统一你的思想和言行,一个子公司分散的集团更是需要。这个灵魂,就是企业文化。
规则管事。在文化引领之下,必须要有实质性的抓手来管好事。就是管理工具。我们有三个工具或抓手:人事、财务、集采。
我们称之为一个灵魂三个抓手。
先说文化引领。文化是一家企业的灵魂。是统领全体员工的核心工具,也是指导企业和员工如何做事的精神源。就如一个人的品格品德,有什么样的品德就会有什么样的作为。集团成立前,第一家医院开始,我们就以“以人为本,以德立院”为办院宗旨。并以此训,贯彻始终。以德立院,我们有一句很朴素的口号,“办一家有良心的医院,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每一期新员工集训,作为实控人,都有一个关于企业文化的专门讲课。在这种文化内涵之中,有很多具体要求。比如,办医院不是做生意,做生意有个原则,叫“什么生意都可以做,就是亏本生意不能做”,而我们不同,明确要求“亏本生意也要做”。这里用正反两个例子来解读这种精神和理念。
我们旗下一家医院,刚接手不久,还在2010年之前的某个时间,120送来一个急诊(据说当时也是先送到一家公立医院,听说是无主病人他们才让救护车送到了这里),是无主病人,经过救治,病人终于活下来了,并住进了ICU,费用很高,无主病人自然无人承担费用,这个时候,医院科室医生也急了,一个深夜,他们用救护车偷偷把病人送到当时转送过来的那家医院的急诊室。第二天,当地的一份报纸上就刊登了一篇报道:无主病人遭医院遗弃。就是当天夜里,那家医院就把这个病人拉到并遗弃在郊区的公路边上。这个事情在第三天由医院一个有良知的员工传到本人这里。我是立即从外省赶了过去,把事情原委了解清楚,马上召开全体员工大会,把这个事情做了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做了现场处罚。同时,第一时间也在公司内部做了通报,并严格要求,今后如遇这种情况,只要我们有这个救治能力,就必须先救治。除非找到合适的办法,否则绝对不允许擅自转走。
于是,“没有钱的病人也要救”,成了集团旗下所有医院的铁的规定,进而共识。
也是同一家医院,若干年以后,又收住了一位下面县里农村的一位五保老人。脑外伤,手术后住ICU,但短时间无法出院。没有医保,医疗费用又没有其他承担方,对医院来说,压力很大。当时医院书记亲自跑了很多地方,民政、政府、卫生局、慈善总会,等,就是没有一个实质性解决方案。最后只能找媒体,发了一篇通讯,讲的是,XX医院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在没有医药费的前提下救助五保老人。想不到得到社会相应,捐款不仅覆盖了前面的医药费,后面的治疗费也得到解决。在这个案例里,医院不仅没有亏钱,还在社会声誉、品牌提升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分。
针对这种病人,在集团下属医院里,会经常碰到,每家医院都会认真对待,非但不遗弃,反而会更重视,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弱势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心,医院的公益性,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办一家有良心的医院,做一个有良心的医生”,企业文化就是这样慢慢形成了。
再说规则管事。如果说,文化是一个虚的东西,那么必须要有实的东西、硬的的抓手,通过这些抓手,把整个集团牢牢掌控在手里。我们有三个抓手: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集采配送。
先说人力资源。医院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机构,技术都掌控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手里,如何引进、用好这群人,又与院长和管理人员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医院必须用好并依赖两类人:以院长为代表的管理层,和技术依赖的骨干技术人员、专家。用好和控制住了这两类人,那么你就控制住了医院。
集团下属医院,采取的执行院长负责制,首先在源头上已经把院长的权限做了规定:执行院长,你只是执行者,原则上没有重要事务决策权,医院的各种主要事务的决策权在集团,我们规定:5万以上的投资、新学科建设、核心专家的引进和离职,等都由集团决策。在医院人事聘用方面,我们规定,执行院长、财务负责人,直接由集团招聘和任命,副院长可以由院长提名集团聘任并任命,核心骨干(学科带头人、重点科室负责人、年薪在一定级别以上人员)薪资、聘任都由院长提名、初选,报集团复核聘任(人事关系都放在医院),一般科主任、技术骨干,由院长聘任、集团备案。医院还通过另外两个抓手,管控集团人事:人员定编(各岗位每年一次定编,院长可以在编制范围内自行用人,超编用人必须报批)、费用定比(每年给医院规定人员费用占总收入比例,不得超比例,纳入院长考核)。通过这么一系列抓手,医院人事就牢牢掌控在集团手里。
再说财务审计。医院财务,同样是一个核心岗位,管理十分重要。很多民营医院,这个岗位都牢牢掌控在所谓“自己人”手里,老板亲人、亲戚、信任者,是一种信任管理模式。效果一般都很好,很少出乱子。但一旦成为一个医疗集团,医院多了,你总不可能到处派亲戚朋友信任的人吧,尤其一些非私人的医疗集团。这个时候,就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系列模式。我们一般是这样做的:医院财务负责人,由集团招聘、录用、发薪,由集团下派的形式,在医院上班期间接收双重管理,一方面,受集团财务领导,执行集团财务规定,对医院运营实行全方位监管,另一方面,接受执行院长领导,完成医院日常化财务管理工作。医院实行资金支付预算制,医院要编制年度预算、月度预算,经集团集中审核通过后执行。在预算范围内的资金支付,走个流程即可,无需审批,预算外的资金,无论多少都要审批。医院现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账户,只管收取资金,不得做任何支付。资金转入支付账户后,由医院和集团资金部共管支付,医院负责申请,集团负责审核,共同完成支付。这样的好处,就实现了集团对医院资金的全面管控。集团建立内审机制,有专门内审人员,一是实行年度一次的例行审计,对全年财务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审计。二是专项审计,医院发生一些非常现象或核心岗位人员离职等,就进行专项审计,如一个阶段内某项支出突然不正常增加、某个品种的药品材料突然使用量非正常增大,如有必要都要进行专项审计。通过这一系列措施,集团可以牢牢掌控医院的资金使用。
三是集采配送。供应链是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命脉,毫不夸张,集团必须牢牢掌控。一方面它是医院的重要利润源(目前,供应链给民营医院可以提供的利润,应该在医院营收的15%-20%之间,基本上是民营医院的全部利润来源所在),这也是社会办医院与公立医院的重要区别(这一点,处于公立医院与纯民营医院之间的国企办医院,也一定不要把自己划归公立医院阵营,绝对不能走公立医院的集采渠道和所谓政府招标平台,一定要争取把采购这个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选择权、议价权、付款权,等等,一定要收归集团)。另一方面,它可以堵住民营医院内部的灰色链或腐败源,让医院风清气正,不至于像公立医院那样时有腐案发生,也算变相保护医院骨干吧。一直以来,我们集团集采配送全覆盖。指的是采购管理全覆盖,一是适合集团旗下公司直接采购的,就由集团的子公司采购,如果适合外部第三方公司供货的,就由医院申请、集团集采中心安排对接,找第三方直接配送到医院,谈判、管理还是由集团集采中心负责。在这里,我想特别建议,药品材料年采购量在5000万以上的集团或医院,都可以自己成立器械公司和医药公司。好处有:一是底价拿货,一般供应商尤其厂家不会直接给终端(医院)底价供货;二是有了自己的供应链公司,我们的利润可以自由截放,可以直接让到医院,也可以全部留在公司,还有可以灵活的安排医院的一些非常费用。如果,自己不设供应链公司,可以找专业的供应链公司建立专门合作,透明解决上述问题,并使医院、集团效益最大化。
综上,通过一个灵魂三个抓手,辅以其他医疗业务、信息化(OA工具)等集团化管理手段,我们就可以牢牢把控医院,使旗下医院始终行走在集团设定的规范化、可持续运营路上。不管你有多少医院。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12-19 17:27: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林逸轩 时间:2024-12-19 17:27:3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段涛 时间:2024-12-18 16:55:2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12-18 16:01: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2-16 11:40:2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庆丰 时间:2024-12-16 10:48:4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