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大医院减少普通门诊:就医便利实惠VS就医严肃必要

23年11月29日 阅读:22612 来源: 码万祺原创 IP属地:北京市

  关于“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不少省市出台了框架性政策或意见。


  笔者感触:


  近期,支原体肺炎比较流行,视频号里看到杭州一家儿科见长的大医院门急诊里,有家长在投诉“为什么一天明明看不了上千个号,却要放出来千把个号源,排队排得太久了”。也许,这些情况正助推现实改革。


  关于“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建议不要一刀切,如何分步走?做些探讨。


  一是按疾病做些周全考虑。有些老年患者是共病情形,在基层医院控制不好,信不住。基层看全科,问题不大,且被鼓励发展。涉及专科方面的,必须要慎重。对于紧急、复杂情况,仅通过转诊可能效率并不高。


  二是按患者年龄做些区分。对六岁以下儿童,现实情况是家长本人倒不见得非得闯大医院排队,但为了孩子觉得跑一趟不仅值得,而且必要。比如北京居民医保是按基层首诊的,也识趣地对这种情况有特事特办。


  关于“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带来什么具体意义?过程中把控哪些原则?


  意义主要体现在便利性、实惠性上的主动作为。


  原则主要可坚持必要性、严肃性上的认真负责。


  便利性、实惠性,每个患者都想要,一直期盼,探索实施起来,也不是一天就能做好。


  必要性、严肃性,存在于患者之间,不能因个体的便利实惠,而伤害到全体必要严肃。


  一旦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没有对必要性、严肃性给出应有重视和保障,就容易出大事。


  基层医院、社区医疗、家庭医生、家庭病床,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延误、错误治疗。哦,以为要搞分级诊疗,就把患者无论什么情形都摁在基层里,或者缺乏主动地过问。使新面貌变成真的“保障基本”了,卫健、医疗还是应该着眼健康中国本身该做什么。不被医保调控、卫健政策牵着鼻子走,使实际工作走到、想到既出的政策前沿或前方。这不会出现什么乱子,因为是走在政策鼓励的大方向上。让政策感受做实做细有空间。


  总体效果不能是一收就僵化,一放就乱套。收的方面,不能过度强制,使合理变违规。放的方面,不能过度放任,使转诊又沦为低效低质量,而真正需要转诊的患者被延误。所有成色都体现在具体运行,分级报销比例、号源及分配,应可调节,初期做精细化。


  比如:分级报销比例,可探索减少差距,更多地形成患者们自我感知判断和自主选择。到大医院看病,对慢病患者好像一次小体检,但体检不必每天做,自然会回流到基层。当有需要去大医院就诊时,也可以直接就医。当不必要再到大医院时,享受更高比例。


  “三级公立医院逐步减少普通门诊”也是从供给侧增加了调控措施,分级诊疗会更强。


  感谢燕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582阅读

我们是如何搞死一家20余年历史的品牌医院的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3060阅读

【必看】2020~2024最全的医美监管文件汇总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3144阅读

慢病、抗衰老、精准治疗——民营医疗机构的新机会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3447阅读

中国医美:是春天来了,还是回光返照?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2955阅读

医美器械国产化,BBC拦不住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3165阅读

新政早知道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法(草案)》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

简介
工学硕士。目前就职于政策研究部门,研究员。关注医改进程与实际效果,跟踪了解最新政策发布和行业动向,直抒见解,志在提高效率、推动发展、响应创新。
职业亮点
国家医保研究院原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