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营销

被标题卡在门外,不如试试这3把钥匙

22年10月28日 阅读:12682 来源: 何嘉焜原创 IP属地:浙江省

  写得越多,就越知道标题的重要。


  同样的内容换个标题,数据就会相差数倍。


  标题怎么写,不仅让很多新手费神,也让许多老手脱发。


  被标题卡在门外,是每个写手的职业病。


  怎么打开标题这扇门,焜哥有这3把钥匙。


  这3把钥匙也是故事3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


  按传统思维可以理解为:天时、地利、人和。


  为了方便记忆,也可记为:天、地、人,标题3才。


  01、时间


  给标题加一个时间,引起同场景的共鸣,这是标题常用的技巧。


  秋天第一杯奶茶为什么那么火,也是如此。


  时间具有不可逆,不可避的特点。


  同一时间,每个人都有经历,都无法避免。


  所以这就是场景共鸣根本原因。


  时间作为标题有未来时,


  比如《2046》。


  也有过去时,


  比如《1917》。


  时间作为标题常用的是现在进行时。


  比如:《一到冬天就容易流鼻涕,是过敏性鼻炎吗?》


  当然时间具体应用上可以更加灵活。


  如:《它要是早出20年,看牙的人可能少一半》。


  就是过去时的一种变化运用,中间还穿插一点爽文穿越心理。


  因为人总是后悔,每个人可能都希望回到过去。


  人也是总是抱有希望,希望展望未来。


  所以未来时也可以用:《坚持做30天俯卧撑,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同类型除了健身外,还以学习行业采用为主。


  将未来某一天分解为具体多少天的任务,给人以达成未来的信心。


  至于现在进行时,最常用的其实就是每日新闻。


  以前营造个人账号都会有个建议,就是发每日大事记。


  虽然现在经常碰到同一个大事记几波人群发,新闻已不新。


  但也是基于现在进行时的行为。


  这种每日日记写法失效的根本原因是已经产生严重视觉疲劳。


  除了某些节点大事记外不建议采用。


  且即使是大事件,也最好别以日期作为直接标题。


  而是可以用当下事件替代。


  例如:《统一后,台湾省买房怎么选?》来代替时间节点。


  没有大事件的现在进行时怎么写?


  可以挖掘平常被我们忽视的平常时间。


  比如:《睡前别把手机放枕头》。


  现在进行时是最容易激起共鸣的时态。


  由于是大家都同处的时代,也是由于最容易共鸣, 所以被运用最多。


  这样就更需要大家挖掘细节,变化语体。


  02、地点


  除了时间外,人也离不开地域的束缚。


  人都是依附于土地的人。


  所以很容易对与自己相关的地域共鸣。


  只要是自己生活生长的地方,都会引起注意。


  就像焜哥是湖北人,近些年却一直在省外。


  每次听到旁边说到湖北地名,即使是嘈杂的夜市烧烤摊,也能清楚地听到。


  这里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


  这是新世相2016年策划的一次活动,标题虽然也采用时间要素。


  可核心就是逃离北上广。


  以至于逃离北上广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成为流量热词。


  其后,新世相也多次在标题上采用地域要素。


  比如:《杭州杭州,为你我和北京分了手》。


  一个标题最少把北京和杭州的读者都圈中。


  为什么一篇《我,大连的》就可以让一个小号传阅能过十万加?


  就是地域圈层聚焦的魔力。


  一个百万人口小城也能诞生十万加,如《鄂城,已经不能等待!!!》。


  一条街道会有不错传播,如《少年锦时水果湖》。


  一栋宿舍会有过千点赞,如《财大南苑,数不尽相逢》。


  这也是很多城市自媒体的生存逻辑。


  圈的区域越细微,共鸣人群可能就越多。


  从本质上,这可能也是人类自己的部落基因作祟。


  地点除了这种共同生活的主场写法,也有客场写法。


  客场写法最常用于旅行自媒体。


  旅游网红景点也在此类标题经常曝光。


  三亚、大理、重庆都是这类常客。


  就像《在后海村,白天冲浪,晚上蹦迪》。


  一篇文章,就引起不下10万的梦和远方。


  客场写法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地点不为人熟知,一般都要加以事件围观。


  蹲在地上可能没人看,蹲在地上玩蚂蚁就有人围观。


  两个人在路口没人看,在路口吵架就有人围观。


  就像唐山打人事件,爆出多篇十万加。


  《扒一下唐山黑社会》、《我坦白,唐山流氓的事儿与我有关》、《唐山女子被打成的轻伤二级有多重?》、《说唐山打人事件受害者“蠢”的人,是真的坏》……


  当然客场写法更高阶是造梦,通过造就一个未来吸引大家,拨动大家的心弦。


  就像《挪威的森林》谁都想去看看。


  03、人物


  时间和地点都是为了引起人群共鸣,共鸣也可以通过区隔人群直接完成。


  最常见的就是职场行业自媒体。


  像地产人、医疗人、教师、文案、设计等等都已经有成功前例。


  在行业公号里个人成长运用最广。


  如:《我是如何从文案菜鸟做到群总监的?》


  《月薪三千的文案和月薪三万的文案差在哪?》。


  除了职场人,结合时间或地域也是常用标题使用方法。


  《请回答1988》除了时间外,也是80年代人的共鸣。


  当灌篮高手和樱桃小丸子的音乐响起,也是一代人的共鸣。


  共鸣是什么,就是看了听了马上想行动,就像王心凌男孩跳《爱你》。


  至于地域人就更多了,地域圈人会更加具体和感同身受。


  这种因聚焦的圈层反而更能破圈。


  比如这几天刷屏的《西宁人为活着拼尽了全力!》。


  引起共鸣就不仅仅是青海人。


  用地域人一定注意措辞和角度。


  每个地域话题都很容易产生对立与争议。


  别把地域圈层,变成地域黑,地图炮。


  虽然有流量,但也是双刃剑。


  同样是双刃剑的还有性别。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男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这也是无数情感号的流量基石。


  也是当下立场争议的主要话题,单单是为了写这些争议就有:


  《杨笠恰饭失败》、《保护我方杨笠》、《“杨笠加油”,就是我们此刻的“姐妹来了”》。


  现在互联网太容易因为立场引发争议,每个人群都能找到自己族群。


  这也给了很多标题的运用空间。


  喜欢运动和不喜欢运动。


  喜欢篮球和不喜欢运动。


  喜欢NBA和不喜欢NBA。


  喜欢湖人和不喜欢湖人。


  ……


  都能成为标题元素,区隔人群也是标题的常用吸睛方法。


  但一定要谨记,区隔的核心不是争议,争议能带来流量,但也会带来反噬。


  区隔的核心一定是共鸣。


  近期的《西宁人为活着拼尽了全力!》,还有曾经的《武汉,加油!》都是因为共鸣而破圈。


  而引起共鸣的代表莫过于《独生子女,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因为父母只有我》。


  除了人群区隔外,标题也可以通过个人引起共鸣。


  最常见就是以名人为标题。


  这是大多数明星八卦号的流量密码。


  即使虚拟名人也可以穿越标题之中。


  就像金庸的武侠世界成就了六神磊磊一样。


  每个名人都自带流量,当名人遇到大事时更是。


  周一见、抢头条为什么火就是如此。


  这鲜活的例子莫过于遇上重大赛事的体育明星。


  比如冬奥会时《羽生结弦,王者落幕》、《放过谷爱凌吧,这个城市急需一个热搜!!!》


  这也算是天人合一,时间节点和人物的结合。


  这种结合最常见的就是名人去世,这也是很多公号都会推出悼念文的原因。


  金庸去世时纪念的文章就有《金庸大侠,咱们就此别过》、《别了!世间永别金庸,无人再笑傲江湖》、《金庸走了,青春没了》、《金庸笔下的不圆满,终究不能圆满了》……


  除了大人物的流量,平凡人物的生活也是标题的常用选择。


  《武汉带娃开出租的单亲妈妈失业了:感觉天塌下来,差点和女儿一起跳桥》、《把孩子放在副驾驶是很危险,可这位妈妈值得世界温柔以待》、《心酸!单亲妈妈带3岁女儿开夜班的士,母女俩黑白颠倒度过的900多个日夜》……


  这其实说的是同一个人的同一件事。


  平凡人物名字不被人熟知,标题就需要她的经历做引子。


  但这种写平常人物的标题,对内容要求会更高。


  比如《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不是每个人能完成里面的内容输出。


  也不是每个人能写出他的二舅。


  但是二舅火了后,好像每个人都在写二舅。


  这也是因为二舅变成公众人物,公众人物的标题就自然更流量。


  04、天、地、人就是标题的3个小技巧。


  也是打开标题的3把钥匙。


  在标题3才里,时间影响最大、受众最广。


  因为每个人都会经历时间,且不可逆不可避的经历。


  时间也可以从未来、过去、现在三个维度去展开标题。


  其次就是地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域认同。


  地点能通过主场和客场两个角度去完成标题的饵。


  最后就是人物。


  其实时间、地点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人。


  毕竟人只喜欢人,人也只会被人感动。


  人群能更聚焦,影响力更深。


  人群区隔也是常用的标题技巧。


  聚焦到个体的人,具体的你我他,更是热点标题的常客。


  需要谨记的是,这天、地、人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可根据当时场景裁定怎么用更合理。


  最后最后,这3把钥匙不是万能钥匙。


  可开门万万不能钥匙。


  钥匙只是一个工具,一条捷径。


  会了后最好就是把它全部忘记。


  毕竟没人会骑车后,还记得该先踏左脚还是右脚。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290阅读

儿科接种率提升210%的跨次元战法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21 13:45:54 文章来源:首发

26341阅读

口腔正畸“颜值存钱罐”的社交裂变经验分享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18 13:39:11 文章来源:首发

28238阅读

产科—从预售到裂变的千万级流量密码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7-17 15:01:20 文章来源:首发

39605阅读

中医科“节气盲盒”引爆社区流量——传统医疗年轻化破圈之二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15 15:36:51 文章来源:首发

53832阅读

“诊后视频日记”如何拉动48%复购率?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10 14:07:44 文章来源:首发

49237阅读

儿童牙科,用亲子体验营引爆家庭流量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10 13:43:03 文章来源:首发

何嘉焜
简介
#公众号:焜哥 撰稿人;用文字记录医美;用文字改良医美;用文字医美医美!
宣传口号
链接具体人,沟通具体事
职业亮点
文字记录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