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越多,就越知道标题的重要。
同样的内容换个标题,数据就会相差数倍。
标题怎么写,不仅让很多新手费神,也让许多老手脱发。
被标题卡在门外,是每个写手的职业病。
怎么打开标题这扇门,焜哥有这3把钥匙。
这3把钥匙也是故事3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
按传统思维可以理解为:天时、地利、人和。
为了方便记忆,也可记为:天、地、人,标题3才。
01、时间
给标题加一个时间,引起同场景的共鸣,这是标题常用的技巧。
秋天第一杯奶茶为什么那么火,也是如此。
时间具有不可逆,不可避的特点。
同一时间,每个人都有经历,都无法避免。
所以这就是场景共鸣根本原因。
时间作为标题有未来时,
比如《2046》。
也有过去时,
比如《1917》。
时间作为标题常用的是现在进行时。
比如:《一到冬天就容易流鼻涕,是过敏性鼻炎吗?》
当然时间具体应用上可以更加灵活。
如:《它要是早出20年,看牙的人可能少一半》。
就是过去时的一种变化运用,中间还穿插一点爽文穿越心理。
因为人总是后悔,每个人可能都希望回到过去。
人也是总是抱有希望,希望展望未来。
所以未来时也可以用:《坚持做30天俯卧撑,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同类型除了健身外,还以学习行业采用为主。
将未来某一天分解为具体多少天的任务,给人以达成未来的信心。
至于现在进行时,最常用的其实就是每日新闻。
以前营造个人账号都会有个建议,就是发每日大事记。
虽然现在经常碰到同一个大事记几波人群发,新闻已不新。
但也是基于现在进行时的行为。
这种每日日记写法失效的根本原因是已经产生严重视觉疲劳。
除了某些节点大事记外不建议采用。
且即使是大事件,也最好别以日期作为直接标题。
而是可以用当下事件替代。
例如:《统一后,台湾省买房怎么选?》来代替时间节点。
没有大事件的现在进行时怎么写?
可以挖掘平常被我们忽视的平常时间。
比如:《睡前别把手机放枕头》。
现在进行时是最容易激起共鸣的时态。
由于是大家都同处的时代,也是由于最容易共鸣, 所以被运用最多。
这样就更需要大家挖掘细节,变化语体。
02、地点
除了时间外,人也离不开地域的束缚。
人都是依附于土地的人。
所以很容易对与自己相关的地域共鸣。
只要是自己生活生长的地方,都会引起注意。
就像焜哥是湖北人,近些年却一直在省外。
每次听到旁边说到湖北地名,即使是嘈杂的夜市烧烤摊,也能清楚地听到。
这里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4小时后逃离北上广》。
这是新世相2016年策划的一次活动,标题虽然也采用时间要素。
可核心就是逃离北上广。
以至于逃离北上广在很长一段时间也成为流量热词。
其后,新世相也多次在标题上采用地域要素。
比如:《杭州杭州,为你我和北京分了手》。
一个标题最少把北京和杭州的读者都圈中。
为什么一篇《我,大连的》就可以让一个小号传阅能过十万加?
就是地域圈层聚焦的魔力。
一个百万人口小城也能诞生十万加,如《鄂城,已经不能等待!!!》。
一条街道会有不错传播,如《少年锦时水果湖》。
一栋宿舍会有过千点赞,如《财大南苑,数不尽相逢》。
这也是很多城市自媒体的生存逻辑。
圈的区域越细微,共鸣人群可能就越多。
从本质上,这可能也是人类自己的部落基因作祟。
地点除了这种共同生活的主场写法,也有客场写法。
客场写法最常用于旅行自媒体。
旅游网红景点也在此类标题经常曝光。
三亚、大理、重庆都是这类常客。
就像《在后海村,白天冲浪,晚上蹦迪》。
一篇文章,就引起不下10万的梦和远方。
客场写法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地点不为人熟知,一般都要加以事件围观。
蹲在地上可能没人看,蹲在地上玩蚂蚁就有人围观。
两个人在路口没人看,在路口吵架就有人围观。
就像唐山打人事件,爆出多篇十万加。
《扒一下唐山黑社会》、《我坦白,唐山流氓的事儿与我有关》、《唐山女子被打成的轻伤二级有多重?》、《说唐山打人事件受害者“蠢”的人,是真的坏》……
当然客场写法更高阶是造梦,通过造就一个未来吸引大家,拨动大家的心弦。
就像《挪威的森林》谁都想去看看。
03、人物
时间和地点都是为了引起人群共鸣,共鸣也可以通过区隔人群直接完成。
最常见的就是职场行业自媒体。
像地产人、医疗人、教师、文案、设计等等都已经有成功前例。
在行业公号里个人成长运用最广。
如:《我是如何从文案菜鸟做到群总监的?》
《月薪三千的文案和月薪三万的文案差在哪?》。
除了职场人,结合时间或地域也是常用标题使用方法。
《请回答1988》除了时间外,也是80年代人的共鸣。
当灌篮高手和樱桃小丸子的音乐响起,也是一代人的共鸣。
共鸣是什么,就是看了听了马上想行动,就像王心凌男孩跳《爱你》。
至于地域人就更多了,地域圈人会更加具体和感同身受。
这种因聚焦的圈层反而更能破圈。
比如这几天刷屏的《西宁人为活着拼尽了全力!》。
引起共鸣就不仅仅是青海人。
用地域人一定注意措辞和角度。
每个地域话题都很容易产生对立与争议。
别把地域圈层,变成地域黑,地图炮。
虽然有流量,但也是双刃剑。
同样是双刃剑的还有性别。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男女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这也是无数情感号的流量基石。
也是当下立场争议的主要话题,单单是为了写这些争议就有:
《杨笠恰饭失败》、《保护我方杨笠》、《“杨笠加油”,就是我们此刻的“姐妹来了”》。
现在互联网太容易因为立场引发争议,每个人群都能找到自己族群。
这也给了很多标题的运用空间。
喜欢运动和不喜欢运动。
喜欢篮球和不喜欢运动。
喜欢NBA和不喜欢NBA。
喜欢湖人和不喜欢湖人。
……
都能成为标题元素,区隔人群也是标题的常用吸睛方法。
但一定要谨记,区隔的核心不是争议,争议能带来流量,但也会带来反噬。
区隔的核心一定是共鸣。
近期的《西宁人为活着拼尽了全力!》,还有曾经的《武汉,加油!》都是因为共鸣而破圈。
而引起共鸣的代表莫过于《独生子女,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因为父母只有我》。
除了人群区隔外,标题也可以通过个人引起共鸣。
最常见就是以名人为标题。
这是大多数明星八卦号的流量密码。
即使虚拟名人也可以穿越标题之中。
就像金庸的武侠世界成就了六神磊磊一样。
每个名人都自带流量,当名人遇到大事时更是。
周一见、抢头条为什么火就是如此。
这鲜活的例子莫过于遇上重大赛事的体育明星。
比如冬奥会时《羽生结弦,王者落幕》、《放过谷爱凌吧,这个城市急需一个热搜!!!》
这也算是天人合一,时间节点和人物的结合。
这种结合最常见的就是名人去世,这也是很多公号都会推出悼念文的原因。
金庸去世时纪念的文章就有《金庸大侠,咱们就此别过》、《别了!世间永别金庸,无人再笑傲江湖》、《金庸走了,青春没了》、《金庸笔下的不圆满,终究不能圆满了》……
除了大人物的流量,平凡人物的生活也是标题的常用选择。
《武汉带娃开出租的单亲妈妈失业了:感觉天塌下来,差点和女儿一起跳桥》、《把孩子放在副驾驶是很危险,可这位妈妈值得世界温柔以待》、《心酸!单亲妈妈带3岁女儿开夜班的士,母女俩黑白颠倒度过的900多个日夜》……
这其实说的是同一个人的同一件事。
平凡人物名字不被人熟知,标题就需要她的经历做引子。
但这种写平常人物的标题,对内容要求会更高。
比如《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不是每个人能完成里面的内容输出。
也不是每个人能写出他的二舅。
但是二舅火了后,好像每个人都在写二舅。
这也是因为二舅变成公众人物,公众人物的标题就自然更流量。
04、天、地、人就是标题的3个小技巧。
也是打开标题的3把钥匙。
在标题3才里,时间影响最大、受众最广。
因为每个人都会经历时间,且不可逆不可避的经历。
时间也可以从未来、过去、现在三个维度去展开标题。
其次就是地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域认同。
地点能通过主场和客场两个角度去完成标题的饵。
最后就是人物。
其实时间、地点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人。
毕竟人只喜欢人,人也只会被人感动。
人群能更聚焦,影响力更深。
人群区隔也是常用的标题技巧。
聚焦到个体的人,具体的你我他,更是热点标题的常客。
需要谨记的是,这天、地、人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联合使用。
可根据当时场景裁定怎么用更合理。
最后最后,这3把钥匙不是万能钥匙。
可开门万万不能钥匙。
钥匙只是一个工具,一条捷径。
会了后最好就是把它全部忘记。
毕竟没人会骑车后,还记得该先踏左脚还是右脚。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21 13:45:5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18 13:39:1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7-17 15:01:2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15 15:36:5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10 14:07:4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10 13:43:03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