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12月2日陕西省政协“老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主题月度协商的书面交流材料。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困扰中国人健康乃至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有两大问题,一个慢性病,一个是老龄化。而且这二者又互为因果交织叠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老龄化,即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进一步加剧了应对难度,也对推进老龄社会专业化、职业化人才体系建设问题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8年3月,国家机构改革后,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设立老龄健康司,专司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老龄化的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2019年11月,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19〕61号)印发。指导意见指出,当前,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愈发迫切,但是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有效供给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急需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
同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2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到本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
然而这一切战略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专业化、职业化人才体系的支撑。那么怎么建立适应老龄社会需求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体系呢?笔者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加强老年健康人才培养
按照急则治其标缓则致其本的思路,面对汹涌而来的人口老龄化,当前要大力支持开展老年健康服务相关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壮大老年健康人才队伍。首先要摸清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设置老年病区情况、从事老年病工做医务人员情况,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情况等底数;其次要根据老龄社会发展趋势,分析研判做好老年健康人才需求,提前做好预测;三是做好老年健康人才队伍建设计划,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培训培养模式,着力壮大健康人才队伍;四是以只争朝夕的劲头,积极迅速开展人才培养培训。
二、加强老年健康促进、老年医学及其相关专业人员培训
一是建立培训机制。以卫健牵头、教育配合、财政保障、人社发证,老龄办与职业教育机构实施的培训机制;二是建设培训基地。建立卫生健康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加快推进以满足社会化养老为核心的培训基地建设;三是扩大老年护理服务队伍,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与健康养老相关的“职业”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培养,坚持持证上岗,促进健康养老职业化、专业化,除了老年医学、老年护理之外,积极推进并培养更多的老龄化社会需求量巨大的“养老护理员”,着力提高相关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补齐服务短板,到2022年基本满足老年人护理服务需求。
三、完善老年健康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积极探索推进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老龄化社会实际的老年健康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建议对老年健康相关职业资格实行分类分级管理,一是将居家养老与集中养老分别开来;二是按照老人自理能力或失能程度以及有无疾病等高危因素对老年人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然后对护理按级别管理以增加安全性,相应的对养老护理员也给予等级评估,护理员等级与职责、报酬挂钩。
四、以技术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拓宽职业发展前景
建立以技术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一方面稳定健康养老人员队伍,另一方面为其拓宽职业发展前景,让其觉得当下干的有劲头,未来有奔头。
来源:老徐评医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5-03 17:16:5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30 17:10:1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4-30 16:58:39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30 15:36: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何嘉焜 时间:2025-04-30 11:04: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30 09:55:47 文章来源: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