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中曾经有人说过,不是所有医生都适合打造IP,你认为了?
我想说的是每一个市场化的医生都需要、都适合打造IP,也唯有IP你才可以围绕自己转,而不是围绕机构、围绕医美上游转。
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话“凡是张口就卖“成功案例”的一准儿肯定是骗子,但凡张口就问别人“成功案例”的一准儿是韭菜。”在打造医生IP这件事来说,我收到很多类似这样的韭菜问题“你打造医生IP案例都有哪些?今天打造,明天可以见效吗?可以带来几十万业绩吗?”,面对这些问题,我大都是轻描淡写,不做深度解答,也不去做割韭菜的事,教育科普那是慈善机构、教育机构干的事,我可不干,我只输出我的观点。
早在我从事医美行业第5个年头才慢慢意识到医生对医美机构的重要性
医生不是普通打工者,我们不应该同等对待,我们要给予医生尊重、参与权、话语权、甚至是定价权,而事实上的中国医美几十年下来医生只是医美市场的操作工具,却没有给与足够多的市场公平,导致医美行业纠纷不断、乱象丛生,很多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都是医生的错。
2021年新营销:医生IP-抓住医生IP趋势的4点
一、时代改变了,市场改变了,获客路径变了
以前属于物质时代,机构做什么似乎都是对的,缺啥补啥,也不问问医生到底是否擅长、会什么。在那个时代,医生会的项目越多越好,机构也就越喜欢,甚至现在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医生依然是全能医生,没法做聚焦。
现在属于自媒体时代,人人IP,医生也不例外,打造医生IP是长期的,赚钱只是顺带的,如果你仅仅想靠IP希望获利一时,建议你别做。消费者看重的是和医生沟通面诊成交而不是和冷冰冰的机构,从满足物质需求转变到看个人品牌选择下单。
二、医生自己的意识转变
越来越多的医生,意识到打造自身IP的优势,通过行业大咖前辈分享,口碑获取,医生IP是一条市场营销之路,无论你身在哪、从事哪一科医生、创业医生还是职场医生,又或者是年轻医生,打造IP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机构阻拦还是资本阻拦,IP就是医生的最终实力。
曾经机构阻拦大力包装医生的行为,但无法阻拦市场对IP的驱动,很多医美机构不打造医生IP,医生自己会想办法打造IP,因为打造IP是医生自己的事。从原有的市场预算投放医美机构品牌转而现在投入到个人品牌,这无疑是获客成本的居高不下导致的被迫转型,除非你有足够多的现金流,可以支撑机构品牌,还有一大批围绕机构品牌服务的团队。
倘若机构可以找到一种和医生捆绑IP的模式,解决彼此的后顾之忧,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事,在IP这件事来看,机构还得趁早,不可逆势而为!
三、医美上游的持续动作
玻尿酸、肉毒素、光电设备、皮肤抗衰产品、各种假体、线材等,请问哪一类产品不需要医生操作、不需要医生专业指点?纵观整个医美行业,不少医美上游市场讨论是一头抓住医生,另外一头抓住消费者。
医美上游企业仅靠医生,动用各种资源来扶持医生IP,帮助医生打造IP矩阵,从幕后到幕前,从线上到线下,紧密链接在一起。这是一种行业趋势,上游企业的聚焦行为,让医生有了参与权、话语权,市场为导向。
四、从业者的转变
医美行业很多职业经理人向医生创业机构靠紧,特别是疫情之后,很多从业者意识到什么样的机构可以在行业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市场中昙花一现的机构。从业者的认知打开,直接影响了自身职业生涯的转变,服务医生、围绕医生,让医生成为市场化医生,获取源源不断的市场效应,让自己的工作变得的稍微容易。
中国医美,中小医美机构的数量远远要超过少数中大型医美机构,市场驱动医疗是不可行的,一定是医疗驱动市场化正规运作,才是长久之计,从业者的意识在回归医疗这条路上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研究医生IP这件事,这么多年操作过的、看过的、收集的医生IP很多,于是在2020年写了医美行业第一本医生IP书《医生IP深度解析》,这本书总共印刷5000多本,还剩100多本,买此书的大都是医生,有整形医生、口腔医生还有一些儿科医生、骨科医生等,可以看出IP品牌开始慢慢植入到医生人群中,形成IP意识,尝试打造,调整策略。
来源公众号:王建中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7-10 14:07:4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10 13:43:0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08 14:07:5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7-04 11:29:0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7-02 14:12:1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6-30 13:44:00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