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惨遭医院员工反对?!一年巨亏24亿的“民营医院第一股”资产重整

20年12月08日 阅读:11907 来源: 张木宁转载

  员工抵制投资人,到底是什么埋下了祸根?


  惨遭医院员工反对?


  一年巨亏24亿的“恒康医疗”资产重整


  2019年净利润亏损18-24亿元,曾陷入多起纠纷,在退市边缘徘徊的“民营医院第一股”恒康医疗近日传出资产重整消息。


  就在12月1日晚间,*ST恒康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阙文彬与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王集团”)、五矿金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五矿金通”)三方秉持积极合作、共同推进恒康医疗重整、协同共赢的基本原则,经三方友好协商共同签署了《重整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主要内容显示,三方认同并承诺共同合作推进恒康医疗重整事宜。特别是海王集团,将作为产业投资人牵头协调恒康医疗资产重整:承诺在重整过程中及获取恒康医疗控制权后,保持恒康医疗上市公司医疗服务和制药产业的原有核心优质资产的完整,并向恒康医疗置入医疗服务和制药产业的优质资产,提供不低于2亿元的共益融资。


  此外,海王集团还保证,在阙文彬股权质押债权人获得足额受偿前,未经其他两方同意,不得处置独一味及恒康医疗下属医院。


  海王集团这项举动正可谓救恒康医疗于水火。


  据了解,恒康医疗前身为四川恒康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于1996年,以藏药“独一味胶囊”发家,2008年挂牌深交所上市。2014年,恒康医疗开始了惊人的大规模并购扩张,6年期间共以42亿元控股了19家民营医院,因其极高的市值,被资本市场热捧为“民营医院第一股”。


  但是好景不长,2020年1月,恒康医疗发布业绩预告称,2019年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亿元至24亿元,资产负债率已上升至96%。今年6月左右,更是爆发了与华宝信托、民生信托两家信托公司的强制清算纠纷,一度濒临破产退市。业内人士分析,这多半是恒康医疗“割韭菜大肆买医院留下的祸根”。


  而本次 “接盘”恒康医疗的海王集团,是一家成立于1989年,致力于医药制造、商业流通和零售连锁的医药类综合性集团公司,目前价值此前并没有“跨界办医”的经历。虽然2019年,业界也传出过海王集团计划收购医院资产的消息,但当时集团董秘接受媒体采访时予以否决,并表示“不会投资重资产的医院项目”。


  只不过,医院并购经验丰富的恒康医疗,和“不差钱”的海王集团合作,看似是一场强强联合,却没有得到恒康医疗投资下一些医院员工的大力支持。


  近日,看医界一篇题为《“院长群里都炸了!”民营医院第一股资产重整》的文章显示,这一资产重整协议遭遇到了“改制”建成的崇州二院党委、工会的强烈反对,而矛盾的爆发点,集中在了“恒康医疗曾承诺给崇州二院投资建设新院区,但未履行承诺”,以及“海王集团没有医院管理经验,如何赋能医院建设”这两大焦点问题上。


微信图片_20201208163907.png

图片来源:看医界


  矛盾还将更多?


  不止一家医院“员工抵制投资人”


  员工抵制投资人,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去年“风波不断”的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所遭遇的一些事情。


  去年6月,“创新医疗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医疗”)旗下的建华医院总经理、执行院长梁喜才因涉嫌职务侵占罪等被相关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医院4000余名员工反对资方进驻,并拉起了“赶走资本野蛮人”的横幅,抵制当时的创新医疗总裁马建建。


  而直接导致这一系列纠纷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多半是因为建华医院和创新医疗对2018年的医院业绩认定产生了分歧。创新医疗认为建华医院2018年只完成了并购初期“对赌协议”承诺业绩的84.79%,应返还公司2017年度现金红利款44.97万元,结果遭到拒绝。


  双方另一个争议点,则与这次的崇州二院遭遇类似,创新医疗在《一封家书-致亲爱的建华医院员工》中称,公司是对建华医院的总投入高达18.63亿元。但建华医院管理层19年7月接受采访时却表示,“只投了1.5亿元”,其中有6.26亿元承诺投向建华医院内科门诊综合楼建设项目,已投入募集资金只有1868万元。”不足额的投资,再一次点燃了激化矛盾的“爆竹”。


  直到今年11月,创新医疗法人变更,再提仲裁裁决,要求康瀚投资在内的5家企业向创新医疗交付股份,建华医院的员工抵制,还有股东内斗,终于被媒体评价为“剧终”。


  同样是改制医院,同样存在员工抵制投资方现象,同样有资方“鸽”了投资的问题,崇州二院的未来我们还不得而知。


  医院收购大潮预将落下帷幕


  普华永道有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8年,中国境内医院并购活动已披露投资金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85亿元,要知道 2013年,这个数字还只有21.5亿。


  2020年上半年,我国民营医疗服务行业投资及并购交易额已达到2.1亿元,由此看来,民营医院的并购潮还在继续。


  只不过经历“小阳春”后,资本开始稍稍收敛,一方面是投资并购项目数目减少,以药企为代表的一些“跨界”公司开始理性投资,转让与公司战略不和的医院;另一方面,现在的医疗市场,长期扎根医疗领域、运营管理经验丰富的行业巨头表现更加活跃,投资并购倾向于行业整合。大家逐渐理解到“医疗是个慢行业”,短期内业绩翻倍,盈利翻倍很难,有钱买,却不懂经营,往往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像16年、18年风风火火的“收并购大潮”可能要暂时落下帷幕。


  总结前文提到的两家医院 “资方与员工”之间的矛盾爆发的原因,一是医院并购,业绩对赌埋下祸根;二是资方承诺投资,但投资周期过长;三是跨界办医经验不足,医院员工担心投资人单纯把医院当成了“提款机”,并不信任资方。最糟糕的是,其间还可能夹杂着投资人、院方、股东之间的权力、利益博弈。


  曾有人悲观地表示:“以后会有更多医院爆发类似的矛盾”。


  资本加入,能给医院带来新鲜血液,包括新的设备、新的企业式经营理念,也许会引导医院走向优质发展变革,但管理、业绩、用人、钱……摩擦出来的火花,仍需要各方高度重视。


  来源:民营院长俱乐部


  作者:孢子菌


本文由(张木宁)转载自: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tcE3-TVWSLWtTJ7US1FuGA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1733阅读

医美机构为什么不怕跟上游厂家掀桌子?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4 07:44:32 文章来源:原创

16996阅读

今日医美,合规是凌迟,违规是斩首!(下)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0 16:29:43 文章来源:原创

2252阅读

用信仰的火把,照亮医美行业发展前路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2242阅读

医美只是一个小的行业,既然上了擂台,就不要害怕竞技。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2434阅读

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美人输掉裤衩子!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

13399阅读

MCN公司拼命让医生接广告或带货将会爆雷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13 13:07:37 文章来源:原创

张木宁
简介
福建泉州人,本科学历, 对民营医院企划、经营营销广告十分有兴趣。现担任某民营医院院长助理一职,对医院管理与运营方面略有研究。
职业亮点
精通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体系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