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后疫情时代,我国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10大趋势!

20年08月27日 阅读:78628 来源: 蔡江南原创

  导读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会议上提出,要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的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这次疫情对医疗健康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和考验,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和执行理事长蔡江南教授,对后疫情时代我国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总结出十大趋势,并指出这些发展趋势符合搅局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即通过颠覆、共存等手段逐渐取代原来的产品或服务,为消费者和病人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价值选择。这将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趋势,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得以推动,使得复杂和昂贵的产品转变为简单和便宜的服务。


  趋势一:公共卫生的疾病预防和医疗的结合


  长期以来,我国对医疗体系建设都非常重视,2003年的SARS之后政府对于疾病预防体系建设更是做出了很大的投入,包括在2009年新一轮医改中,强调了对于医疗体系的建设,但在过去17年中,由于没有发生重大公共卫生流行病事件,加之抗生素、疫苗的进步,大量传染病对人类已经没有特别大的影响,所以慢性病被大众主要关注而公共卫生安全尤其传染病的防治则被放松了警惕。


  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节点。此前除了一百年前爆发的西班牙流感,传播范围这么大的传染病并没有。所以新冠疫情使得我们对于公共卫生、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在这次防疫中各地都有举措,例如新加坡就充分应用了它强大的基层医疗体系,由800个私人诊所构成的社区医疗防控体系成为疫情防范的第一道防线。


  而在中国由于公共卫生在基层较为薄弱,所以第一道防线存在缺失。那么接下来如何把公共卫生体系和我们医疗体系结合起来,这是从高层到基层的各级医疗卫生组织都需要思考改进的。其次,在疾病预防和慢病管理当中,怎样吸引、融合包括商业医保、个人付费等在内的多形式就诊,这方面相信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变。此外,政府的管理体系在疫情之后也会有一些变化。例如我国的CDC不是一个政府的机构而是事业单位,也因此它在决策权上面目前是薄弱的。


  趋势二:医疗资源的分级诊疗、医疗资源的下沉,基层医疗的加强


  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是金字塔状,塔底是基层的医疗,我们称为一级的医院,塔顶应该是三级医疗,往往是大的综合医院,是一些医学院的附属医院。中国目前的医疗服务体系是倒金字塔,就是基层医疗薄弱,大量的病人都涌向了三级医疗。


  过去的10年中,政府推进新医改强调加强基层医疗,从看到的数据而言,医保的覆盖面已经扩大到所有人群,加之技术发展、交通便利,所以大家就医就跳过了基层医疗去三级医院。在武汉的新冠疫情中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大量病人跳过基层医疗涌向三级医院,有些病人其实并没有得新冠肺炎,但是在三级医院有了交叉感染。而且这里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副作用:三级医院的资源开始被挤占,ICU病房不够用,病床不够用。也就是说出现了医疗资源的挤兑现象,这也说明要强化分级诊疗。


  目前政府在推进分级诊疗把资源下沉,去年国家卫健委发出了一个政策,开私人的诊所可以采取备案制,不需要事先审批。目前这个政策各地贯彻执行的力度还是有差别,我们希望在疫情之后,能够开放全科医生的诊所,允许合格的医生来举办兼职或者全职的民营诊所,可以包括全科,也可以包括专科。


  由于各种原因,基层医疗机构对医生的吸引力不强,大家都愿意到三级医院去做医生。所以怎么提高基层医生的收入?如何把医疗服务的价格做大幅的提升以对医生的收入进行合理补偿?医保的支付向基层医疗做怎样的倾斜?这些都是医疗体系的改革中今后用来防止类似新冠等公共卫生事件所要做的一个很重要的事项。


  趋势三:线上和线下就医的结合


  疫情原因,在过去几个月中很多线下的医院都没有办法正常运行、开诊业务,在此期间我们看到线上的医疗咨询,有很大的发展机会,也直接推动了过去很多年中政府一直在推动的互联网医疗。一些做互联网医疗的公司,比方说像微医、好大夫、丁香园等,在线上做了好几亿的咨询和诊疗。


  目前我国的政策对于线上的互联网医院还是有比较多具体的限制,例如要求互联网医院除了是线上的平台,在线下也必须有一个实体医院或者和线下医院合作、以及不能做初诊等。这些限制对于互联网医疗发展存在约束。在新冠疫情当中,线下医院不接收病人了,所以这些线上的互联网医疗接收了很多初诊的病人,这是由于疫情造成的。


  我们也在呼吁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做适当的调整。例如对于有一些疾病,比方说互联网医疗对于皮肤病的话是特别适合,皮肤病只要看影像就可以了,这样的初诊是不是可以开放。当然,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还是需要病人先做线下初诊,然后线上做慢性的管理、咨询比较适合。


  此外这次疫情当中,线上也实现了医疗、药、医保的“三医联动”,这种闭环的打通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各地的政府现在都在推互联网医院,例如上海在疫情当中批了十几张的互联网医院牌照,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一些医疗的服务、配药、报销,这对于方便病人,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在疫情之后线上医疗也会有比较大的发展。


  趋势四:院外和院内的结合


  在新冠疫情之后,院内向院外的转移也会成为一个趋势。实际上这个趋势在发达国家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当然主要原因是新技术的发展,比方说以前有一些手术非要住院才能做,由于手术技术发达了以后,很多手术是可以通过日间的手术来进行的,不需要住院了。


  大量的病人是可以通过院外的门诊来服务,例如康复、家庭的病床、第三方独立服务等。前几年国家出政策鼓励有十大类的第三方服务,包括检验、影像、透析、病理、消毒等,这些第三方独立服务一直在发展。例如在这次抗击疫情中,我们就看到了检验发挥的重要作用。未来在院外做的体检、慢病管理、家庭护理等健康服务如何实现重模式到轻模式的转移,也是需要思考的。


  趋势五:诊断和治疗的结合


  在疫情当中,检验核酸对于快速的获得结果,从而防控疫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检验技术的发展推进了检验设备、试剂的迭代发展,有些快速检验,甚至能做到试剂在家庭中的使用。


  精准治疗就是把病人的诊断做精准,这样才可以对症下药。在此基础上检验结果咨询服务也非常重要。目前在疫情当中,和诊断有关的行业业务量有非常快速的增长,疫情结束之后,诊断行业和治疗如何密切结合以实现及早的诊断、快速的诊断、方便的诊断,这些业务会有快速发展。


  趋势六:中医和西医的结合


  中医在这次疫情当中其实也发挥了它的作用。很多中度和轻度的病人被使用中医药和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中医对于很多病人的症状缓解起很大作用,所以我国也在围绕中药发展、中药人才的培养,有很多政策上的推动。我们也看到一些做西药的企业,也开始对中药、对植物用药开始非常重视。


  趋势七: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在武汉的疫情中,如果没有全国各地四万多名医疗人员支援武汉的话,疫情就会失控。所以当时我们也很担心如果第二个地方再出现同样的情况,不可能再有这么多的医疗人才。


  我国历来对硬件非常重视,强调发展医疗、公共卫生,盖医院、盖实验室、买设备。硬件配备的效果比较容易被看到。但是目前医疗领域存在的很大问题是缺人才。人才建设层面我们的医生、护士、辅助检验等公共卫生的从业人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非常短缺。


  公卫人员的阳光收入还是非常欠缺的,收入的不尽人意直接导致人才外流。所以对医疗、对公卫的投入不仅仅要重视来盖房子、买设备,也需要对人才重视,对医疗人员的收入提高。“软件”层面除了人才的吸引,还应包括信息系统的建设,数据化的建设等,这些也是需要加强的。


  趋势八:民办医疗与公立医疗的结合


  对于民办医疗,一些人存在错误认知。有人会说疫情当中公立的医院、大医院动员起来了,在战胜疫情当中,民办的医疗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但据我所知,全国各地大概有三千多名民办医疗的医生也去支援了武汉,即使在武汉当地也有一些著名的民办医疗机构被投入用于抗击疫情。


  我国目前为止的三万多家医院当中,民办的医院数量上已经占了三分之二,但民办医疗它的规模很小,大多数的民办医院都是在做专科,牙科、眼科、医美、妇儿,缺乏综合性,缺乏像疫情当中需要的重症学科、ICU等方面的医生。我觉得应该统筹地考虑,公立医疗和民办医疗不应该切割开来,应该统筹地考虑如何更好发挥民办医疗的作用。


  随着百姓对于医疗健康需要的增强,我们民办医疗机会也会增加,我们看到了在牙科、眼科当中,民办医疗已经是非常优势了,是完全可以和公立医疗来竞争。希望在疫情之后,对于社会化的办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趋势九:消费医疗与严肃医疗的结合


  所谓严肃医疗就是我们传统上讲的医疗,消费医疗是一种比较轻的,比如非处方药;比如个人和家庭防护的用品;比如营养保健品;比如我们需要做的健康咨询、心理咨询、健康管理。在疫情当中可以看到消费医疗的社会需求大大地增强了,而这方面以前是容易被忽视的。


  我们相信在疫情之后,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人们的自我防护的意识增强了以后,这方面的需求是有很大的加强。目前,一些原来只做严肃医疗,严肃医疗的产品的公司也开始重视这方面的业务。


  趋势十:平战结合,战略物资的储备和应急系统的演练


  这次疫情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大的提醒:医疗战略物资的储备需要充足。例如口罩、防护服、消毒剂……这些物资在疫情初期都是非常的缺乏。在上海的疫情初期,当时上海的口罩储备,只有30万只,而上海的医护人员将近有30万人。那也意味着上海当时口罩的储备只够我们的医生护士使用一次。与此同时,香港政府在上海口罩的储备有5000万只,所以这个就可以看到了香港政府的防护战略储备意识是非常强的。


  所以在疫情之后,全国每一个省、直辖市都要建立相应的战略物资的储备,包括口罩、防护服、消毒剂,也包括我们讲的甚至是药品、检验的试剂、设备,这样的储备对于物流的系统、信息的系统的建立也是考验,对于物资的有效管理是在系统联通的基础上实现的。


  最后,蔡江南教授总结道,医疗健康领域的搅局式创新就是提供便宜和简便的产品服务,消费者和病人,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价值选择。后疫情时代,政府和老百姓对健康行业的重视度会提高,给健康行业带来了加速发展机会,医疗健康领域发展趋势符合搅局式创新,表现为一种去中心化的趋势。而信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都有利于医疗健康领域里的搅局式创新。同时,我国医改方向也与搅局式创新的方向和目标一致:提高医疗健康的可及性、可负担性、性价比。


  来源:创奇健康研究院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477阅读

医美创业,人在赌途!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0-30 17:08:08 文章来源:原创

2220阅读

DRG新技术点数激励政策落地 纳入分组是最终归宿

作者:村夫日记 时间:2024-10-30 17:08:08 文章来源:原创

921阅读

徐毓才:医改不能绕着走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4-10-30 16:37:21 文章来源:原创

876阅读

各地大医院如拒收已买药的肿瘤患者住院,与医保谈判无关?

作者:码万祺 时间:2024-10-30 16:23:16 文章来源:原创

972阅读

当公立医院都开始欠薪申请破产时,医生怎么办?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4-10-30 15:34:00 文章来源:原创

429阅读

慎言“推广”!尊重首创精神,警惕形式主义

作者:吴启峰 时间:2024-10-30 15:24:49 文章来源:首发

蔡江南
简介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经济学兼职教授。在中美两国的大学、咨询公司、和政府部门从事了二十多年的卫生经济和卫生政策的教学、研究和咨询工作,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参与了美国第一个(麻省)全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以 及中国新医改方案的研究工作。 曾获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我国经济学最高奖)。于1997年获得美国布兰戴斯大学社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