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民营医院“信用评级”一事并不罕见。
近几年来,以北京为首的多个省市都对当地民营医院的信用,作出了“打星”、“打分”或是划分等级的评判。
最近一次就是广东省佛山市卫生监督所发布的“2018年度佛山市民营医疗机构信用评级结果”,一共评价出了79家“优秀”等级的民营医院,和18家“差”等级的医院。
▲图片截取自百度搜索
“公信力不足”一直都是制约着民营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前几年魏则西事件的发生,更是让众多百姓一提起民营医院,就想到高收费、低水平等各种负面的评价。就算近期社会办医的发展势头再好,数量居多的民营医院也无法跨越与公立医院整体就诊量上的鸿沟。
而这些对民营医院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民营医疗取得的业绩和成效往往埋没在了这种负面评价之下,以至于民营医院的发展表面上光鲜亮丽:政策扶持、利好不断;但事实上:评价、人才、资源、就诊量都“捉襟见肘”,一直处于爆发前的疲惫期。
民营医疗机构信用评价制度就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
不可否认,“信用评级”对规范民营医院行为,营造一个诚信、友好的民营医疗氛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能引导患者选择就医,给“评上高星”的民营医院带来了不错的客源。和旅游行业的“5A”、“4A”一样,“五星”、“四星”就是民营医院吸引患者前来就诊的最好招牌。从行业竞争上来看,为了评星、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民营医院不得不在经营时多加注重医院的管理规范,这种良性循环,一定程度上也为“提升民营医疗整体公信力”的奠定了基础。
此外,这种“信用评级制度”也给民营医院创造了申请贷款上的优势与便利。拿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的信用评级是与社会办医银行贷款、商业投融资、医院上市和股权合作及资产并购评估挂钩的,也就是说,越“诚信”的民营医疗机构越有机会获得资金以及上市的机会,这也让北京诸多民营医院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去。
但是这项“信用评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并非没有后顾之忧。
之前就有媒体质疑,“民营医院信用评级制度”最终的目的是,把前往公立医院就诊的人引流到民营医院当中,在减轻公立医院压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将姓“公”、姓“私”拥有的医疗资源彻底优化;但达到这一目的第一步要做的却是:缓解公众对民营医院产生的信任危机。
也就是说,民营医院希望通过“信用评级”拯救“信任危机”,带来就诊流量;但“信用评级”运作的条件却是公众对民营医院有所信任。
评星再高,民众看见 “民营医院”就不想来,那也是白谈——公信力问题不一定能得到完美解决。
另一方面,评级制度是否完善,执行过程是否公平,都还有待商榷。各个省市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定评判,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星标和等第(例如宁波用星,最高三星;北京信用评级用ABC,能力评价用星,最高五星;山西使用ABCD;佛山使用优、合格、差),比较混乱,容易给民众造成误解。
笔者认为,各个省市给民营医院信用打星、评分,其实也是对民营医院的一种淘汰、筛选。
像佛山市那些被烙上“差”字的民营医院,就像是被写入了“信用黑名单”,对医院以后的运营发展肯定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同样,获得优秀评价的民营医院更易吸引顾客、占据民营医疗市场,信誉不好的医院若再不进行改良,也就自然而然地会被“逼退”。
国家3年专项管理整治即将到来,这种“信用评级制度”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在全国推广。不管怎样,“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设构想肯定是好的,提高公信力、创立诚信品牌,也是民营医院谋求进步必须要做的实事。
来源:民营院长俱乐部
作者:孢子菌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4 07:44:3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0 16:29: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涂宏钢 时间:2025-06-13 13:07:3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