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由于工作关系接触电视不多,大多时候是对着电脑,不过即使对着电脑也偶尔会被春晚的消息毒害,我想对着电视的观众到这个季节应该每天被春晚的消息毒害几次了吧?不得不承认“春晚”二字是一个品牌,和“羊羊羊”一样,看过春晚的大多也知道“今年过节不收礼”。
春晚20几年以来,反正我们这代人真的是看着春晚长大的。无论过去的春晚赵忠祥和倪萍奶奶的主持怎么样,但是毕竟已经是一个“符号”,也无论现在的春晚王菲、陈奕迅还是“马脸”和朱迅,他们依然在延续这个“符号”。其实春晚的实质内容或者说节目每年都在变,但是春晚还是春晚,品牌还是品牌,虽然品牌美誉度、忠诚度在降低,但是不得不承认知名度不减。看了这么多年的“春晚”我想就春晚元素而说说我看到的营销。
1.贴近消费者的情感
不知道各位看官家里有电视是什么时候,但是我记得我家的电视应该在86年的时候,物资匮乏的年代,多半除夕夜是喝酒、吃饺子、听春晚,一般喝酒一般唠家常一般看春晚,对于春晚来说,是一个喜庆的符号,是一个渲染气氛的工具,更像饭桌上的一盘饺子。对于老百姓的习惯或者情感来说,春晚无疑是那个年代唯一的、也是除夕晚上不可或缺的贴近百姓的一个物件。无论如何春晚至少做到了贴合消费者的情感这一要素才使得他在这些年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品牌,虽然有人说早已不看
那么纵观民营医院来说,我们的营销又有多少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呢?年年3月八、年年三块八,38妇女节大型援助3块8体检;51劳动节专家惠民会诊;10国庆节健康惠民工程;老百姓需要吗?老百姓的情感诉求是要3块8的体检吗?3月发病率是什么样的?你的消费者的文化层次、需求是什么样的?列位企划高手,你们真的认为每个人的需要都是三块八吗?当然也有人说,人人都贪便宜。是的,我不否认,但是你便宜的度是什么?地摊货是跳楼价甩卖价;专卖店是买赠;商场是满减满送。我想你也不至于天天跳楼价甩卖价吧。天天三块八,带来的思考只有两个:是不是本来就三块八,那么医疗就是暴利;是不是忽悠,那可信性有多少?
2.垄断性媒体、强盗式频次
不知道各位是否记得,那些年三十晚上的春晚,初一初二一直到初五都在中央二套三套重播。印象最深的几个小品多半是因为不断复播之后连台词都能背了,陈佩斯的太君我来了,王宏的超生游击队,王宏的大牌。。。。。。,垄断性媒体,强盗式频次;毫无悬念的大家记住了春晚;
民营医院也不缺乏这样的传播手段,北京新兴医院、上海长江医院也是这样的传播手段,只可以最终还是一直在模仿,从未想超越。。。。。。
3.造神运动
春晚的造神一直在进行,春晚不停造神不止。每年多少节目争着上春晚,每年多少歌手演员卯足了劲要上春晚,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成为神。本山就是一个奇迹,就是春晚造出来的一个神。当春晚造神后,等待的只是把这个神变成一个品牌标示,品牌符号,就像曾经很多人感叹没了本山的春晚是啥样?其实没了本山的春晚还是春晚,只是春晚再进行一次造神罢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民营医疗的“悟本堂”其实说白了也不过是一次造神罢了,只是这个神没造好,造成了神兽,但这不妨碍中医领域再次造神,看你怎么造,当然别造成神兽就行了。
4.神坛下的交易
神坛下的交易也就是这几年才开始,这么些年本山忽悠国人,国人互相忽悠,本以为国人的忽悠已经到达最高境界,但是从08年开始本山大叔才知道,原来他卖拐的真正传人在上海。刘跨栏不愿意在央视的舞台忽悠,而愿意在同一个梦想的舞台上忽悠全世界,当然我不是有意冒犯以上二位,但是我永远相信,本山叔和刘跨栏一样,在一开始他们就知道上不上春晚,跨步跨过栏。这就是我说的神坛下的交易,大家设定好结果及宣传方案,就像一部悬疑电影,导演设定好了结局,电影无非就是抖些包袱给你罢了。
有人说这民营医院学不来,真的学不来?免费体检来了都有病,手术包干肯定有炎症,难道不是你们设定好的结局?
未完待续
5.坊间传闻
6.随着消费者的心智变化而变化
7.怀旧(感性消费)
8.草船借箭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
www.hxy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