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医美品牌时,由于资金、专业、人员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初期管理更多以私人情感、个人崇拜、自我约束为主,缺乏制度和规范化管理。
进入盈利期后,要快速发展和扩张,引进更多临床及管理人才,这对原有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该如何进行调整?
探索
这是医疗机构一般发展的节奏:
创业初期,各种条件均有所缺陷,因为生存的压力,管理呈现无模式状态;而随着医院的发展,各方面条件逐渐完善,尤其是员工数量、门诊数量等都给管理带来了新的要求,能否顺利完成新老模式的交替,成为医院能否蝶变的关键。
按一般的经验,医院的发展基本是这样的步骤:
从创业初期的无固定模式状态,随着医院的发展,需要强化流程、标准,这就到了制度管理模式;
经过规范、标准管理后,管理工作逐渐步入正规,同时带来了发展的僵化,绩效管理模式就应势而生;
绩效管理的应用,给医院发展、员工收入都带来了高速的变化,精神文明就成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就进入文化管理模式了。
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实际医院发展过程中,多会产生交融,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分明。大概理解这样一个逻辑,有利于我们后面进行深入的分析。
逻辑有了,如何完成各环节之间的转换与衔接,这是本题的重点。下面给出一些基本的看法,供探讨与交流:
第一、要确认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模式?
创业期已过,进入盈利期了,需要明确定义一下医院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
为什么这样强调呢?
一是因为,要改变就必须明确改成什么样子。明确的才可执行,才具有力量,这样也方便在医院上下形成统一的观念和方向;
二是由于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要求医院发展不能再“按步就班”,必须明确一套适合当下的管理模式,就如:中国的改革开放一样,需要一下子放到新的竞争环境里来构建需要的模式。
按上图中的逻辑,是过去时代里的发展逻辑。
而现在医院刚过生存期,就需要面对很多已经进入“文化管理”时代的竞争对手,这就需要医院的管理模式必须制度、绩效、文化等同时多个方面兼顾,否则可能被竞争对手甩开,丧失机会。
百问百答群内学员探讨
第二、注意医院文化的总结与传承
这点是很多管理者所忽视,往往在制度、规范、绩效上投入了所有的精力,而忽视了文化传承或者认为还没有到“文化管理”的阶段。
在医院发展的过程中,文化一直在存在,只是重视程度不同而已。
重视文化总结与传承的原因主要有这三点:
1、互联网时代要求一切回归价值,而价值是元点就是初心、理念等,这就是一家医院发展文化根基,也是产品、管理等迭代的根本;
2、随着医院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提升凝聚力,吸引高端人才、打造医院品牌的核心部分;
3、进入新的时代后,员工管理模式也需要发生转变,这个转变将回归哲学共有、游戏化、自成长等模式,这都需要新型的文化来支撑。
所以,在这个阶段,管理者们需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总结、提炼医院的文化根源,再融入与时俱进的内容,才能让医院拥有一个很好的文化发展基础。
第三、变革转变前的心态及重点问题处理
明确了新的模式,有了文化的支撑,下一步就是要执行,要落地了。
凡是变革,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小变化,都会受到反对或阻碍,因为人们都习惯处于“舒适圈”,不愿意承担风险,不愿意面对更多压力,特别需要对此有心态的构建与重点问题的处理预案。
凡是变革或转型,都会触及很多的既得利益者的阻碍,此时需要核心领导团队有坚定的信念及艺术的手段。
这里有几类问题,要提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甚至是预案。如:重点人才对于新模式的认可与遵守;践行新模式的基本红线;部分人员违反新模式要求后的处理等等问题,这都是关乎新旧模式、医院发展能否顺利转变的生死大计。
诸如:管理模式的一些具体内容,如,医院哲学共有、游戏化管理、扁平化组织等,不再进行详细说明。
作者:徐毓才 时间:2025-04-27 10:04: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7 09:57: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相久大 时间:2025-04-25 10:21:2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25 09:59:2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4-24 13:44:37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段涛 时间:2025-04-23 16:56:1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