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孕产护理类上门公司奶牛妈妈对外宣布获得千万元融资消息,投资方是千山资本和两家上市公司,这在上门服务类公司经营一片惨淡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不易。
奶牛妈妈的公司全称是北京木子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底,创始人是李伟和聂维维,主要业务是孕期的上门护理和产后护理。在聂维维看来,现在受到挫折的很多O2O项目都是挖掘的伪需求。“我们要看原有的用户场景是什么,你是不是在这个基础上有所优化。就比如上门美甲,它原有的业务形态就是在社区附近的美甲店,用户走几步就到了,现在做上门美甲,其实是改变了用户的行为方式,在我看来是‘反人类’的做法。”
奶牛妈妈的天使投资人、优投空间创始人代瑞红也认同这一观点,“上门类服务有很多,有的不一定是刚需,但对于产后妈妈来说,很难抽身出来,上门服务本身很符合消费者习惯。而且,奶牛妈妈的创始人之一聂维维本身也是年轻妈妈,对用户的痛点感同身受。”
聂维维告诉亿欧,在奶牛妈妈平台上,泌乳师的工作时间是24小时,经常有用户半夜急需呼叫服务。因为在产后恢复时期,妈妈们可能因为情绪波动或者生病等原因出现急性乳腺炎,从而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因此需要及时疏通。
奶牛妈妈的产品线分线上和线下。在线上,奶牛妈妈做了一个微信服务号,截至2016年7月,共有10万左右的粉丝量,其中1万左右的用户转化成为付费用户。在线下,奶牛妈妈在北京的一个社区开发了一个120平米的线下体验店,主要是做一些必须到店完成的护理项目。
据亿欧了解,现在奶牛妈妈共有近100人的团队,其中全国的技师就有70人。奶牛妈妈平台上销量前三的品类是通乳、纤腰平腹和全息经络疏通,其中,通乳的单量能占到总单量的40%。这三类服务都是围绕产后服务展开的。在奶牛妈妈的平台上,客单价是300元左右。通常来说,用户会购买套餐,所以其复购率较高,为67%左右。
现在市场上提供类似服务的专有品牌不多,主要作为一个辅助的服务类目存在。比如有福妈妈,主要是做月嫂业务,现在也做产后的上门服务;宜生到家主要是做上门按摩,现在也建立了母婴事业部,做针对孕产妇的服务项目。
2015年刚进入市场的奶牛妈妈也经历过不少创业坑,聂维维也和亿欧分享了她的思考:
①平台模式vs用户体验
2015年4月,奶牛妈妈产品刚采用的是 “平台模式”,也就是一边对接催乳师,一边对接用户,只做信息撮合,就这样做了1000个体验用户。虽然没有出现用户投诉,但产品经理背景出身的聂维维还是发现了其中的悖论。上门服务是一种重体验的服务模式,如果用C2C的模式很难做标准化,这样既打不出品牌,也没有用户口碑。所以到2015年9月,奶牛妈妈拿到e袋洗、正和岛、京东金融的share vc以及挚信资本的400万天使轮融资之后,就转型自建了泌乳师团队。
②补贴vs获客成本
O2O补贴大战的时候奶牛妈妈也曾参与其中。2015年5月的粉红丝带月中,奶牛妈妈就做了一个20天的活动“1元上门护理乳房”,参与的用户上千名,但转化为实际付费的只有几单。聂维维反思后发现,自己的用户群根本就不是价格敏感型的屌丝用户。公司也做过测试,将全品类的平均客单价从200元提升到300元之后,单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还有所上升。聂维维向亿欧解释,这也源于一个用户的心理暗示,就是越贵的质量越高。现在,奶牛妈妈的获客成本是80元左右,主要的推广方式包括:地推、异业合作和绑定合作。
亿欧了解到,奶牛妈妈的盈利方式主要有四种:
① 本体服务。即平台提供的上门护理服务;
② 业务内的培训(产后康复师)、新手妈妈培训等线上线下的培训项目;
③ 电商业务。现在奶牛妈妈上可以看到的产品都来自于“奶糖商城”,在这一块布局方面,本轮的上市公司投资方会提供一定的资源;
④ 城市合伙人。现在奶牛妈妈已经在济南和长春落地了城市合伙人项目,即将在广州、深圳、佛山、西安等城市落地。奶牛妈妈主要做的是统一选址、视觉、后台操作系统以及服务标准的把控。前期城市合伙人会付给奶牛妈妈品牌使用费,第二年开始收取订单收入10%的分成。
切入母婴行业的创业公司很多,从大热的母婴电商贝贝,到专门的母婴类移动医疗公司妈咪知道,母婴平台类的窗口期似乎已经关闭,现在更重要的是,还有哪些细分机会没有被挖掘?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4 07:44:3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0 16:29: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7-10 15:29: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4 14:28:0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22 09:46:4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6-19 14:39:06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