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原籍福建省安溪县。王永庆的父亲王长庚靠种茶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生活非常辛苦。在王永庆9岁时,王长庚染病卧床,贫困的生活和落后的医疗,致使王永庆过早地担负起生活的重负。
当功成名就之时,父亲的离世状况再度涌现王永庆的眼前。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医疗依旧一片混乱,百姓看病困难重重。为了防止父亲的悲剧一再上演,王永庆毅然投资医疗领域,开始了回馈社会的道路,医院的名字以父亲的名字命名为“长庚医院”。
台湾长庚医院的设立,是台湾公立医院垄断领域里平地投下的一颗炸弹。开始没有人相信长庚能够成功,但是长庚医院做到了。医院开业短短3年的时间,长庚医院就取得了利润15%的经营业绩,15年后长庚医院竟然超过台湾各大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了台湾最大的医院系统。台湾长庚医院的成功,吸引了大量的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最终导致了台湾医疗产业格局的根本性颠覆,从公立占80%变成了私立占80%。如今的台湾长庚医院遍布于台湾基隆、台北、嘉义、桃园、林口和高雄,并已经进入大陆的厦门和北京,业务范围也从医疗领域扩展至了养生、居家护理和养老等健康领域。
与大多数投资人投资医院不同,台湾长庚医院把自己的经营宗旨定位为“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医疗事业,促进社会公益福利”。
医院的创立与企业并不一样,没有足够的医疗专家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医者仁心”,医生的神圣在于贡献社会的理想,奉献精神更是医疗专家特有的本质。长庚医院成立之初的台湾,医生也很短缺,红包泛滥,专家们很少愿意为了利益离开公立医院。长庚医院通过不辞辛劳地远赴欧美邀请海外专家们回归,用自己的经营抱负和远景感动一位又一位专家,奇迹般地将自己的综合实力跻身到了与公立医院起头并进的行列。
在取得专家们加盟的同时,长庚医院更是在管理上做足了功夫。“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人本济世、病患优先,勤劳朴实、深耕生根”,长庚医院从举办开始,就严格禁止医护人员收索红包,将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医疗质量挂钩,将医护人员引导到专心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方向上来。要求医护人员怀着一颗敬畏的心,以善意对待病人,“利益众生”不仅有益他人,而且有益自己,提倡工作人员在善心传播中受益工作的快乐。长庚医院“无私”的管理模式为医院收获了轻松的发展环境。如今大陆的医院,都以效仿长庚医院的管理为荣。
其实“非营利”并不等于“不营利”,“非营利”的作用在于得到更多百姓认可和政府支持,病人多了,成本降了,收益一样可以用于自身的发展。比如创办厦门长庚医院,虽然因为政策限制没有得以创办“非营利”医院,但是长庚医院对于“非营利”的诉求还是感动了当地政府,最后得到了厦门海沧区政府给予的70多公顷土地。厦门长庚医院占地70万m2,建筑面积140万m2,包含2000床规模的医院,大型的养生村和医学院校,仅仅花费了13亿元的投资。
在追逐“非营利”的过程中,台湾长庚医院不断地壮大,不断地扩充。当拥有这么庞大医院体系之后,“非营利”又还会影响“营利”吗?
本主题由 菜小米 于 2012-9-13 16:25 移动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
www.hxy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