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控制远远不止是医学问题 感染控制与看病贵 一文广播之后,反响不少,有媒体,尤其是学术媒体要求转载,我毫不吝惜:请转!因为院感的问题少有人重视,而实际上是关系你我他的大事。我总觉得,医院感染控制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不仅仅是一个医学与医院管理的问题,如果不予以重视一定是政治问题!下面我将一位国外学者给我的一封信转载给大家,也许会得到更加深刻的认识。
廖厅长:您好!
看了您博客中的论题和读者的应答。谢谢您将这一话题提出来。也很高兴看到您有那么多的粉丝。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在关注医疗服务这个话题。
医疗保健的目的是防病于未然,但这很难做到,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内都很难。我们所谓的“health care”其实很大程度上是“sick care”。在国内这是国情决定的。目前政府能做的就是尽量保证大多数人能有病可医,有药可治,但质量服务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做到“广覆盖低水平”。院内感染控制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只不过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摸索,积累了很多操作和管理经验,并形成了一定的标准。国内在这方面,尤其是在03年SARS后有很大改进,也积累了很多实际经验。但是国内的问题也很突出,比如普遍个人卫生习惯的欠缺造成手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意识薄弱,而这两项正是院内感染的最主要原因。再加上国内医疗给付制度的不透明和不合理,造成医疗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给付方都不满意。这就涉及到一个系统和制度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
国家推出的新医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力,而十分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国外当前对疾病治疗比较普遍地遵循以病人为中心和循证的原则,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医生给病人使用昂贵药物和不必要的诊疗手段。当然过度医疗和防御性诊疗在美国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一个原因是医生出于担责的顾虑,害怕被病人以医疗事故名义起诉。以病人为中心和循证实践要求医生凭自己的职业操守把握对病人的诊治操作,这在国内获得认同没问题,但要推广各家医院也有自己的苦衷,总体来说还需要时间。
要构建新的系统,改变人的固有习惯会花上很长时间。但不是说不可以做到。目前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政府加大力度建设医院信息化平台,把各种临床操作,诊治,看护和管理都标准化,通过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的方式体现出来,久而久之临床医生和医护人员会从抵触到慢慢接受到十分自觉地应用。说到标准化,不妨大胆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标准,规范和最佳实践指南,结合中国的国情,在保护病人,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的原则下开发制定新的国家规范和标准。但国内目前一些医用软件还存在不能帮助减轻临床工作人员负担,有些反而会增加这些负担。这不单纯是个技术问题,更多是设计理念问题,也说明了没有标准化的弊端。
院内感染实时监控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临床工作,但也是十分基础和前沿性的。更高更全面的管理应该是病人安全性,临床医疗事故/药物不良反应核查分析,医院整体质量认证体系,以及政策实施监督匹配的综合管理。医院的管理者要有一个全面的视角,了解医院可能出现的主要危险因素,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带来的名誉损害,可能造成的不良社会效果,急需改进的项目和相应措施,并能时刻了解当前的医院营收情况和近期营收预期,把医院当作一个企业来经营。这些完全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来实现。而做到这些就可以根本上改变当前很多不规范的操作和习惯。某种意义上说会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病人,医生,医院领导,政府部门都会是受益者。
以上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有欠考虑的地方还请您多指教。
祝工作顺利!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12-19 17:27:3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林逸轩 时间:2024-12-19 17:27:3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段涛 时间:2024-12-18 16:55:2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4-12-18 16:01:37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4-12-16 11:40:2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刘庆丰 时间:2024-12-16 10:48:47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