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全国中医机构创新推出药食同源养生茶饮,通过免费品尝吸引客流,结合夜市体验及零售转化实现增收。技术创新提升口感功效,年轻群体成消费主力。此举有效引流、传播文化并开辟增收新路径,重塑中医服务模式。
夏夜暑热未消,天津中冶·和悦汇广场却人气爆棚。河西区第二届中医嘉年华夜市在此启动,“药香雅集茶水铺”前排起长龙,市民争相品尝中医院配方的免费养生茶饮,燥热瞬间化为清凉。
这并非个例。浙江乐清市中医院内的“雁草清源”茶饮店,日销量突破800杯,远超预期;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大厅,二十余款中药代茶饮吸引患者驻足;湖南财贸医院“三伏养生局”活动,特制酸梅汤供不应求……曾经弥漫药香的诊所,如今茶香四溢,药食同源饮品正重塑中医服务场景。
一、药饮新风尚,全国遍地开花
今夏,药食同源茶饮已成燎原之势。四川彭州“天府药市·二十四集”打造可尝可玩的中医药夜市;邯郸中西医结合医院展示时令配方茶饮;浙江瓯海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候诊区设茶饮角,成为患者贴心伴侣,如郭溪中心推出的消暑祛湿茶、元气满满茶备受欢迎。
更引人瞩目的是市场化探索。乐清市健康集团联合中医院打造的“雁草清源”,已形成7大系列25款产品,覆盖咖啡、奶茶等,价格亲民,成为增收新引擎。
二、流量变收益,诊所增收有道
中医机构正探索从引流到增值的转型之路。
基础引流: 免费茶饮成提升就医体验标配。瓯海郭溪中心采用“茶饮+科普”模式,让患者在品茶间隙学习健康知识,增强服务粘性。
场景引流: 天津河西区中医夜市将专业服务融入夜间消费,“药香雅集茶水铺”结合养生操、传统游戏,成为吸引市民驻足的关键入口。湖南财贸医院的“沉浸式体验+精准服务”模式,让茶饮区成为连接其他服务的纽带。
商业转化: “雁草清源”是成功范例,日销常达七八百杯,高峰破千。其将紫苏、茯苓等融入时尚饮品(如爆款“安第斯拿铁”),精准对接年轻群体健康需求,实现直接盈利。
三、科技赋能,古法焕新颜
技术革命是药饮火爆的基石。
工艺升级: 漳州圆山中医药研究院的“全程低温加工工艺”(WPTC),将活性成分保留率从传统的30%-40%提升至90%以上,解决热敏成分易降解难题。
发酵增效: 菌钥大健康的“精准发酵技术”(FTCM?)斩获国际金奖。如发酵党参,其有效成分含量和生物可及性大幅提升,实现“高效吸收,温和滋养”,口感也显著改善。
配方创新: “梧桐药膳坊”的五行奶茶系列,依据中医五行养五脏理论开发(如“青木觉醒”、“赤焰心动”),融合古典智慧与现代口味。
四、年轻化需求,驱动市场破圈
健康需求年轻化与传统文化认同共同驱动市场。
调研显示,年轻人崇尚食材本味,认同中医“治未病”理念,是核心消费群。消费者对口味接受度高(如健脾开胃饮“酸甜适中”),打破了“良药苦口”的刻板印象。同时,通过茶饮体验结合八段锦、投壶、制作香囊等活动,中医药文化得以沉浸式传播,增强认同感。
五、挑战与机遇,小诊所的进阶
小诊所发展药饮仍面临挑战:
标准化: 需建立统一质量标准体系,突破依赖个人经验的局限,技术投入(如精准发酵)门槛较高。
合规性: 必须严格遵循“药食同源”目录,确保药材使用合法安全。
应对之道显现:
四季配方: 如瓯海计划按春养肝、夏祛湿等规律动态调整配方。
在地开发: 漳州利用本地道地药材(金线莲、铁皮石斛等)打造特色。
轻资产运营: 湖南财贸医院通过主题活动试水,降低风险。
六、从一杯茶到大健康入口
一杯药食同源茶饮,价值远超解渴与增收。
它成为连接传统医学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天津河西区将其作为打造“健康生活街区”的特色;彭州推动文商旅体融合;瓯海让门诊茶饮激活中医药文化……药食同源茶饮正从引流工具,进化为文化传播载体和健康生活方式入口。当年轻人因“熬夜救星饮”走进诊所,老人在茶饮区交流养生,孩子在本草香中感受传统,中医药已悄然融入时代脉搏。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7-29 14:38:22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7-25 14:10:4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凌晓 时间:2025-07-25 13:46:5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小灵 时间:2025-07-23 14:22:3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07-23 13:53:4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元辰 时间:2025-07-21 13:57:4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