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
财政部2010年印发的《医院会计制度》全面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为开展医院成本核算奠定了必要基础。《医院财务制度》也对医院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
2010年以来,大多数县级以上医院已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开展了科室成本核算,部分地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也制定了地方性的医院成本核算办法。
201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了《县级公立医院成本核算操作办法》,并在2021年修订形成《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要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逐步实行医院全成本核算,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激发医疗机构控制成本的内生动力,可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技术为支撑进行医疗机构诊疗成本与疗效测量评价。
2019年12月,财政部印发《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明确了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2021年11月15日,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公立医院》的通知(财会〔2021〕26号)公布,规范成本核算如何从财务会计取数,确保数据同源性和一致性,提供多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核算方法,为医院满足改革需要提供保障。对于医院来说,成本核算的重点是满足成本控制、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绩效评价等管理方面的成本信息需求,规范病种和DRG成本核算,有助于准确反映病种和DRG的实际成本,为确定包括医保基金和个人付费在内的收费、付费标准提供依据,促进医院控制医疗成本。
2021年1月国家卫健委《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明确,医院应当完整、准确核算特定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揭示成本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以便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条件施加影响或管控,将实际成本控制在预期目标内。应当在统一核算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准确核算医疗服务成本,为政府有关部门制订医疗服务相关价格或收费标准提供依据和参考。应当设置与成本相关的绩效指标,衡量医院整体和内部各部门的运行效率、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政策项目资金实施效益。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公立医院》根据《基本指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层面对医院成本核算进行顶层设计,就行业通用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成本范围、成本归集和分配、成本报告等作出统一规定,从而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结合对医院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具体成本核算规范,以及医院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成本核算管理办法提供基本遵循和指导。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的成本核算规范等文件属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的“贯彻执行”环节,是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贯彻落实《基本指引》和《具体指引》的规范性文件。
由于国家卫健委《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早于财政部发布10个月,主要基于原有核算体系和实务总结制定,尚未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层面对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做出全面统一规范,导致实务中已出台的核算办法或规范缺乏顶层设计,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的协调性不足,对于医保付费等方面的成本信息需求也考虑不够。
2021年11月19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强调,支付方式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引导医疗机构改变当前粗放式、规模扩张式运营机制,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内部成本控制,更加注重体现医疗服务技术价值。
医院成本核算对象,根据医疗活动划分,包括科室(含诊次、床日)、医疗服务项目、病种、DRG成本。科室成本核算是医院长期以来开展的工作,在根据各科室门急诊、住院的总成本,进一步计算单位成本得出的诊次成本、床日成本,是医院长期以来重要的成本核算对象。随着DRG/DIP付费,归集到科室的医疗活动成本,也是进一步核算医疗服务项目、病种(DIP)、DRG等成本核算。医疗服务项目成本核算,主要服务于医疗服务价格监管。病种(DIP)和DRG成本核算,主要服务于制定医保支付标准。通过规范病种(DIP)和DRG成本核算,有助于准确反映病种(DIP)和DRG的实际成本,为确定包括医保基金和个人付费在内的收费、付费标准提供依据,促进医院控制医疗成本。
成本--是医院运营管理之“本”,加强成本核算固然重要,但是需要更加关注成本管理的源--医疗质量,质量--是医院运营管理之“源”,有了好的医疗服务质量让患者满意,是医院运营管理之“魂”,满意--是医院运营管理之“魂”。这就是价值医疗的涵义。
所以说,医院成本核算不能“为算而算”,要实现“算为管用”,要与医院的业务有效结合起来,实现“业财融合”,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
DRG/DIP付费,赋能医院加强成本核算,算清成本核算相关账,为医院精益运营管理赋能。
第一,DRG/DIP付费赋能医院算清入组账。
第二,DRG/DIP付费赋能医院要算清权重/分值账。
第三,DRG/DIP付费赋能医院要算清收入账。
第四,DRG/DIP付费赋能医院要算清收入结构账。
第五,DRG/DIP付费赋能医院要算清医保盈亏账。
第六,DRG/DIP付费赋能医院要算清医疗成本账。
第七,DRG/DIP付费赋能医院要算清医疗盈亏账。
第八,DRG/DIP付费赋能医院要算清学科建设账。
第九,DRG/DIP付费赋能医院要算清病种结构账。
第十,DRG/DIP付费赋能医院要算清绩效评价账。
后期逐步介绍,我们在辅导医院成本核算中实践探索,如何实现财务与成本核算数源统一,如何实现业财融合,如何实现DRG/DIP精益运营管理,如何实现预算绩效一体化,如何实现成本核算智能决策分析等。
来源:秦永方医疗卫生财务会计经济研究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6 10:33:0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5 11:22:0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25 10:54:42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4 11:16:0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09-23 14:03:4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09-23 13:53:17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