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管理

医院安全,不仅仅是一句话的事

22年06月19日 阅读:11765 来源: 高兴原创

  都说安全重要,怎么个重要,医生护士认识不同,病人认识更不同。


  医生说,手术安全最重要。有了并发症,病人饶不了我,到医院闹,要赔钱,医院领导找我麻烦。


  护士说,护理安全最重要,用药不能出错,要三查七对,出了事我负责。至于病人摔倒骨折了,那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我已经交待过了,护工刚刚拖了地,地面滑,刚拖过,病人不听话,我冤枉。


  病人怎么认为呢?病人讲,自从我进了医院,所有的安全由医院负责,我不懂什么叫安全,你们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在生病,我脑子不好使,出了差错不能怪我。


  那么,大家都认为安全重要,医院也定了不少规矩,病人有时候为什么不理解呢?


  其实,双方关注的点不见得一样,感受度就不一样。医院规范了每一个具体的点上,一个个具体的措施上,一个个细节,出发点在排除安全隐患;病人往往关注感受度、体验度,比如,这家医院是不是规范,是不是人性化,是不是尊重我的需求,是不是站上病人的角度换位思考。


  有时候,安全就是一句暖心的提醒,远远胜过机械的教导,死板的规定。不能动不动就来一句“我们医院就这么规定的”,堵心啊。


  安全不仅仅是医院门诊半天或者住院几天的事,安全贯穿病人在家、在医院、在路上的整个看病旅程。病人从家里出发,需要切记什么,乘什么交通工具,到了医院还有哪些注意点,出院了怎么办,等等等等,我们有这个全流程理念,有个放大的理念,就能够提醒到位。


  安全是基础,安全是根本,安全是治疗的一部分,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提醒,就不那么简单了。


  一、对待新生儿或婴儿患者。


  1.接送的车子上有没有安全座椅,是不是坐在后排。


  2.婴儿的洗澡水烫不烫,奶粉烫不烫。


  3.喂养的时候,孩子要扶正,食物要切成小块,不能喂花生米、爆米花。


  4.玩具不能太小,尽量不容易拆卸,孩子容易误吃,玩具要软,没有锋利的边缘。


  5.电源插座要盖上,线圈电线放在够不着的高度。


  6.将植物、家用清洁剂、药物、油漆、汽油、废纸篓,都放在高处。


  二、对待幼儿患者。


  这些孩子在蹒跚学步阶段,对什么都充满着好奇。护士需要和孩子父母亲密切配合,一些潜在的危险一步步靠近他们。


  1.接送孩子的车子上要有专用的安全座椅,开车时,把孩子放在后座上。


  2.教孩子不要把东西放进嘴里,除了父母给的,孩子自己不要偷偷的吃药片。


  3.将锋利的刀具、家具放在够不着的地方。


  4.把清洗剂、杀虫剂和药品放在上锁的柜子里。


  5.在浴缸里学步要时时留心。


  6.当孩子开始攀爬时,找一张低矮的床。


  7.把插座盖上。


  三、对待学龄前儿童患者。


  这个时候,孩子异常活跃,但往往非常笨拙,这是安全教育的最佳年龄(例如,过马路时的交通信号灯,骑自行车的注意事项)。


  1.不要让孩子嘴里叼着糖果或者其他东西跑、追逐。


  2.教小孩子不要把小东西放在嘴里、鼻子里和耳朵里。


  3.冰箱门、柜门要关紧,以免锋利的角刮伤。


  4.教孩子过马路时,遵守交通信号灯,养成双向看的习惯。


  5.教孩子在安全的地方玩耍,教他们玩火柴、打火机、煤气灶、电源的危险。


  6.教孩子避开陌生人。


  7.教孩子荡秋千。


  四、对待小学生患者。


  这个年龄的孩子喜欢幻想,喜欢模仿成人动作,容易受到户外活动的伤害。


  1.教孩子安全规则。比如不要单独游泳,在船上穿救生衣,学会戴头盔。


  2.教孩子不要单独玩烟花、火药。


  3.教孩子吸烟有害健康。


  4.教孩子远离毒品和酒精。


  五、对待中学生患者。


  注意评估他们的责任感、安全常识、抵御压力的能力。他们的安全威胁往往来自运动伤害、自杀和凶杀。


  1.对驾驶汽车有严格的限制。


  2.教授使用电动玩具、工具。


  3.告知毒品、酒精和无保护性行为的危害,包括网约的风险,防卫强奸、被侵犯。


  4.注意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5.护士和家长努力成为孩子们可以效仿的良好行为榜样。


  六、对待中轻年患者。


  这个年龄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自杀,溺水。护士可以提醒以下几点:


  1.机动车安全。


  2.提醒维修病房潜在的火灾隐患。


  3.鼓励年轻的病人适当接受心理咨询。


  4.确保病房楼梯照明良好。


  5.为浴室配备手握和防滑垫。


  6.定期测试烟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器。


  7.康复训练时遵守安全措施。


  七、对待老年患者。


  老人常常视力有限、反应缓慢和骨骼脆弱,记忆力差,经常在院里游荡找不见。有时候,简单的运动比如爬楼梯容易摔跤。


  1.查看老人的眼镜合不合适。


  2.确保适当的照明。


  3.保持环境整洁,过道不能有障碍物。


  4.标记门口和台阶边缘。


  5.穿防滑的鞋底或者合适的拖鞋。


  6.监测步态以及平衡能力,适时提供轮椅或者拐仗。


  7.把床放低。


  8.在浴室安装扶手,提供升高的马桶座圈。


  安全是医护人员的一根弦,安全是医疗的一部分。安全不仅仅是病人的事,还是医院的头等大事。


  安全不仅仅是病人在医院的事,在家、在路上,有时候一个提醒、一个关照、一个留意,体现了一个服务态度。


  安全不仅仅是一句话的事,体现了医护对病人生命的尊重,病人和家属得到的是一份信任,一份良好的体验。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62阅读

专科运营助理——撬动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新支点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9 14:09:40 文章来源:首发

739阅读

从“管人”到“搭系统”——民营医院管理进阶的“三阶模型”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9 11:55:33 文章来源:首发

1662阅读

当科室主任开始“哭穷”——民营医院授权管理的五个实战杠杆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8 17:03:48 文章来源:首发

1808阅读

告别“人治”困局——民营医院管理升级的“三把钥匙”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8 10:33:03 文章来源:首发

2110阅读

不用“人盯人”!用“三张清单”轻松管好民营医院日常运营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7 15:51:07 文章来源:首发

2468阅读

门诊楼里的"隐形墙":被忽视的协同成本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7 13:58:26 文章来源:首发

高兴
简介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主治医师,从医21年,文化机关工作11年,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有研究,常常从患者的角度思考什么样的文化适合什么样的机构。擅长医疗机构的品牌文化塑造。原意为医疗机构打造文化品牌提供咨询服务。
宣传口号
技术是基础、制度是保障、文化是灵魂
职业亮点
研究欧美医疗机构文化+体验+服务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