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买卖小程序
1993年,我国最早的药品集采政策出台。
2000年初,全国范围推行市级药品集采。
当前,医保集采进入常态化制度化;卫健部门考核:对集采药品临床使用先按金额占比、又按用量占比。
国家药品集采执行情况:第一批实际使用量为约定使用量的227%;第二批实际使用量为约定采购量的169%。
笔者感触:
第一,集采执行阶段要重视发挥市场作用。集采程序、规则有很强的行政强制属性,集采不断探索的潜力与活力,实际要依靠市场运行。在执行阶段,乐见企业主动施展,乐见成效。
第二,集采执行在院内的优化管理着手处。一是时间角度,重视进程、进度。二是空间角度,重视实际、灵活。要做实做细这两个角度上的事情,重要前提是把结余、薪酬分配做到位。
第三,处方医师、药学人员不是铁板一块。在广大医务人员中间,有人愿意多承担任务甚至改革事项,有人相对保守青睐历史习惯。在集采执行中,应区别其特征取得最大辩证利用。
第四,医院与医生现在开始不是铁板一块。新形势、新业态下,医院利益与医生利益的矛盾逐步释放出来。以集采执行为例,两者存在销售纽带。理应相互理解,知晓立场相互妥协。
第五,医生参与分级诊疗使用哪里的药品。做一个较为极端的假设,医生参与分级诊疗、下沉坐诊,应使用哪一级医院的准入药品呢?答案不必统一,具体情况具体明确,好过模糊。
感谢沈承武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1-20 15:11:4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9 14:09:4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9 11:55:3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8 17:03:4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张木宁 时间:2025-11-18 10:33:0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秦王 时间:2025-11-17 15:51:07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