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曾知道自己是什么。
它记得自己生于17世纪。
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是它父亲,它被命名为“知识产权”。
比利时法学家皮卡第是它教父,它知道自己被定义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
那个时候它叫Intellectual Property。
游荡200年后,IP发现自己又被重新定义。
在科学家鲍勃·卡恩和文特·瑟夫孕育出互联网时。
那个时候它发现别人管它叫Internet Protocol。
中文名叫网络协议。
也是因为此,才有后来的百度,以及医美的百度时代。
最近几年,IP却又成为道不明说不清的存在。
它已经无法被准确定义。
无法定义,是因为更多的人在随意定义,定义的话语权蕴含着诱人名利。
无法定义,也是因为更多的人不希望被定义,定义不明背后隐藏着巨大利益。
IP就出现多种定义,各自表述的现象。
还好IP虽不能定义,但可以定性。
这样也能解释IP为何受人追捧。
1、信仰
IP就像一种信仰,用户都是谜之信徒。
用户对于IP都是非理性的崇拜,把IP都看作等同于己,甚至高于自己的存在。
所以IP在用户眼里和心中都是完美的,即使有缺憾也是自动脑补成优点。
就如同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是错的一样,用户也不会认为她追随的IP有错。
2、复制
IP可以不断重复使用,如同一座金矿一样源源不断的产出。
复制特性延续于知识版权。
当无形的情感和智慧能用有形物表现出来,就可以复制和重复。
比如一本书,一部电影,或里面的一个角色,都可以进行无限扩张。
3、破界
无限扩张的原因就是在于IP可以破除界限,与不同品类和产品进行跨界融合。
比如孙悟空,它能与服装合作,也能和互联网公司融合,还能与火锅餐饮融合。
甚至时下最火的电动汽车、宇宙飞船也能融合。
就是一家医美机构叫这个名字,也不会太奇怪。
因为IP本质属于智慧或情感无中生有的产物,所以造就它不被受限的适配性。
4、人格
人类只喜欢人类。
即使猫狗马这些人类亲密的动物,也是人类的情感投射后的存在。
那些非人类的IP,也须拟人化后才会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人格非人设。
人设不容有缺,人格可以容错。
人设是刻意表现,立时有多少爱,崩时就有多少恨。
人格却是个人喜爱,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5、唯一
IP具有排他的唯一性。
即同一类型的只允许有一个IP。
所以漫威宇宙那么多英雄,都个性鲜明各不相同。
所以西游记只有一个美猴王,出现两个后也就只能存留一个。
IP如同养蛊,只准诞生一个王者。
以上定性其实只为说明一件事,IP很牛逼。
成功打造,就像得到一座不会枯竭的金矿。
但反面也说明了一件事,IP的稀少和打造的艰难。
三只松鼠、苏宁、阿里、京东无一不花费巨资打造,但是收获都未能尽如人意。
为什么如此艰难,还会有那么多企业偏向虎山行?
除了巨大的利益吸引外,更多的也是品牌竞争的压力。
营销实战家梁将军在他的公号里曾提过,当品牌竞争日趋激烈且同质时,就需要用IP脱颖而出。
医美呢?
无论机构还是医生,现在都只是品牌的塑造阶段。
即使是那些被人或有意或无意的IP案例,基本不含IP定性。
多是蓄意而为的假IP,伪IP。
那么医美为啥要对IP追寻?
你为啥要做IP?
是叶公好龙,还是好大喜功?
是利欲蒙心,还是别用用心?
不如问问自己本心。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12 14:21:00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11 12:04:51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10 14:02:14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09 11:24:1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芸朽 时间:2025-09-08 10:26:2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苏芽 时间:2025-09-05 13:36:25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