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谈现代女子医院品牌服务
很多消费者对海尔独有情钟,海尔电器以良好的质量及其优质的服务赢得了消费者的心。虽然价格比其他品牌贵一些,但消费者情愿接受。因为海尔产品让人买的放心,用的舒心。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没用质量,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谈不上品牌。我们现代女子医院品牌标志“红色花朵”,是由三层重叠的圆形花瓣组成,寓意“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医疗质量。”这里,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是质量保证的两块基石,医疗质量就是矗立在基石上的丰碑。我们全体员工要精诚团结,精心打造,精心培育现代女子医院品牌之花。一、观念决定一切一个地方穷,首先穷在这个地方领导和百姓的观念上。一个医院能不能建立核心竞争力,首先决定于这个医院的领导和职工的观念。前不久,报纸刊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怀疑自己有糖尿病的人,到北京一家著名的大医院看病,找到了赫赫有名的权威求助。第一次,那位权威一共接待了他10分钟左右,其中对话的时间大概30多秒,只是很简单地问了些问题,然后在剩余的近10分钟时间里,该权威共填了23张化验单,最后关照他怎么去做这些化验,什么时候再来找他。第二次,求诊时间大约12分钟,权威用了近10分钟一张张看化验单,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然后有约1分半钟在写处方,开了4种药,又用半分多钟简单介绍了服用方法,整个治疗便结束了。两次总共对话不过10来句,而费用却近2000元(不含药费、仅专家号加检测费)。在整个过程中,权威态度中带有一种让人感到威严的冷峻。这位医学权威的做法,用一般的眼光来看,完全符合诊疗规范。医学就是科学,既然要做出明确诊断,就需要有充足的诊断依据,那自然需要尖端的诊疗技术。需要尽可能多的检测,无可非议。但我们总觉得,在这一过程中少了一点什么。而少了的也许正是医学的核心内容。反正病人是不满意的,拿着权威的处方,心里装的全是不踏实。所以,现在广州的许多医院里“鸡仔”之风盛行,有几乎一半的病人是“鸡仔”。在广州,医院把找熟人看病的患者叫“鸡仔”,意思是“由母鸡保护着的小鸡”。去医院看病,先找个熟人拉拉关系,这种事情各地都有,问题是现在不光手术,看大病,就连看个感冒发烧,都要找熟人。即使没有直接的关系,通过五六个做层层转介,也要设法与医生拉上关系。细问原由,一是想让医生给个说法,听听解释;二是怕医生乱开检查、开高价药。这种现象折射出了医患信任危机的严重。我们能否根据病人需要,随时进行业务改进?针对病人“心里不踏实”,有熟人好办事的心理,对病人真情的说一句:“我就是您在医院的熟人,有事您说!”。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当身遭病痛折磨的患者听到一位素不相识的大夫这样说时,那份意外的感动和心理满足是难以名状的。医护人员向患者多说几句话,减少患者的疑虑及心理压力;为患者多跑几步路,减少患者的麻烦;为患者多动几下手,减少患者的痛苦。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就体现在这热情周到的服务中,体现在这善解人意的每一个环节上。我相信,到民营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市场观念会很快形成。即使是公立医院,现在的市场意识也是很强的,因为“效益”是硬指标。然而40多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服务理念“病人是在求我们看病”,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只看病,不看人;只治病,不治人;只关心技术,不关心病人感受的观念,若不进行教育,一时半会儿还真不容易改变。病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病人,医院怎么生存?要形成“病人决定着我们的行动”的服务新理念。观念是要进行培养的,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和训练的员工,会使医院付出极高的代价。二、细节决定成败多说、多跑、多做“三多式”服务很好,可常言道:“话好说事难做”。“三多”不是凭空说教,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如果把它公式化、标签化,很可能弄巧成拙。像宾馆、餐厅的迎宾小姐,身上斜挂一绸带,见人一鞠躬,“欢迎光临”,不知你有没有遇到机器人的感觉。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活动时,我在基层医院听到一位女士的诉说。原来,这个医院她经常来,这次和以往一样,正要走进诊室,一位护士刚好要从里面出来。这位护士往旁边一侧身,客气的说:“您先请”!女士走进诊室,听到医生说的第一句话是:“您好,请坐。”医生把听诊器伸进她衣服前,还用手把听诊器焐了一下,这些细节让这位女士觉得很舒心。她说:“我尝到了你们以病人为中心的滋味。”以前到医院来,医生就像是在修理机器,只能照医生指令办,完全不体会你的感受。像以前来打针,护士不管旁边有没有人,开口就一句:“把裤子解开”,尤其是有男病人在场时,那个尴尬哟!医院的医生、护士以后要都象这样就好了。前几天,我和徐总一行到天津泰达心血管医院去,人家每层楼的科室指示牌就很有特色,不但有各个科室的目录,还有精致的示意图(一般医院的示意图都放在大厅),二者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病人按这个指示牌可以毫不费力地径直到达要去的科室,不必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看标牌。他们为病人想的多周到啊!前年,我有幸到山西女子医院参观,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有三个地方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是紫外线照射登记本,除了一般都有的年、月、日、照射时间,操作人这些项目外,还有一项紫外线灯管累计照射时间。这随时都能提醒医务人员更换到期的灯管,不致于让报废的灯管蒙人蒙己,遗留隐患。二是新生儿洗浴池。是用没有棱角的木条镶嵌。在此之前我见到的都是不锈钢或瓷盆。新生儿皮肤稚嫩,容易受刺激,易破损。三是在人流室和产房外设置非常温馨的酒吧,让病人家属能舒适地休息,等候。这些都反映了医院管理,医疗质量,人文关怀的水准。不管到哪个医院,我都喜欢去洗手间,因为那里是管理的薄弱环节,很能反映管理工作的好坏。细节是没有固定模式的,全凭医护人员用心去做。优质服务与人的观念、态度、知识量,知识面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只要我们处处留心,细节就无处不在。哪怕是很小的一点差异,病人往往都会感知。不要求比别人好多少,只要好那么一点点,我们就成功了。细节最容易造成差异,而差异则能形成品牌。不关注细节就难以确保质量,形成品牌。做别人不做的,做出特色;做别人想不到的,做出意外;做别人做不好的,做出精品;做别人不在乎的,做出感动。精品,就是把细节做到极致;绝招,就是把简单做到极致。关注细节,就有可能打造出品牌服务,还能瀰补技术水平的不足。忽视细节,常常会导致医疗悲剧的发生,这样的事例是数不胜数。一个肺癌病人,胸腔积液,医生不辨左右,把穿刺针扎到健侧,仅存的一侧肺功能马上报销,病人窒息而死。头孢噻肟钠一般不需做皮试,药物手册也是这么写的。而恰恰让一个42岁出租车司机过敏死亡,所用的头孢噻肟钠,生产厂家的说明书,却写明注射前要做皮试。这位个体医生赔了24.6万,吊销了执照。我在医院进修时,一个腹泻伴有脓血便的病人治疗半年多没有好转。期间做了直肠镜、乙状结肠镜、X线钡剂灌肠,都没有发现问题。医生只能每次开一些四环素、土霉素、呋喃唑酮,缓解症状。我在门诊接待了这个病人,38岁,纺织厂工程师。询问病史后,也感到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觉得差点什么。随后给病人做了肛门指诊,手指一插进去,心里打了个冷颤。就在肛门口齿状线上一点点,环行肿块还差一指就相连了,直肠癌晚期。后来手术时,已淋巴转移,病人半年后死亡,细节决定成败啊!三、医务人员是医院营销的主体没有优质的服务就不能做营销,更谈不上促销。没有好的营销也打造不出品牌服务。与工人是企业的主体一样,医务人员是医院的主体。不同的是,工人与消费者是不打交道的,产品主要是由销售部门来完成,而医院医护人员的全部工作都是与病人打交道。每个医务人员既是医疗服务的生产者,又是医疗服务的营销员。有这么一件事,经过专家多次会诊,与病人及其父母多次商量并最后同意。一个23岁的女孩就要实行眼球摘除术了。可临近手术时,细心的医生感觉病人烦躁、焦虑。于是这个医生走到病人床边,双手搭在病人肩上,轻轻的说:“上班的时候,穿上白大褂,我们是医务人员;脱了白大褂,回到家里,我们也是病人家属,同样得照顾家里的病人。所以我能理解病人的痛苦和你现在的心情。我们会全力以赴,使你早日康复出院。”医生的话,感动了病人,也打动了她父母的心。最后顺利的完成了手术。你说,这位医生是不是特级营销大师?病人满意了,那你就是一名优秀的医疗服务生产者,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营销员。病人不满意,你有可能是位优秀的生产者,但决不是一个优秀的营销员,就像前面说的那个权威。为什么病人不来找你?因为来一个,你处理一个,打发一个。如果来一个,你感动一个;看病一次,联系一辈子,那你马上就会门庭若市。以病人为中心,得到心,才能得到人;得到人,才能得到市场;得到市场就得到一切。所以,医院要实行全员营销,全面营销。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观点、设计、管理模式,营销方式等。要让该知道的人都知道,让该来的人都来,来了就赢了。让来的人感动,产生忠诚,巩固市场。这就要求我们的医务人员,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成为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倾听者、敏锐的交谈者。具有三项基本魅力:身体魅力(仪表魅力)、品质魅力(热情、开放、负责、忠诚)、行为魅力(礼仪、言行、规范)。掌握三项基本技能,解释教育的技能、说服的技能、沟通的技能。还有营销广告,这确实是一个能迅速让人知晓的有效途径,但费用太昂贵。而且多数老百姓认为这是“王婆卖瓜”,“铜臭味太重”,不愿看。电视上一出现广告,马上就换频道,报纸上一出现广告就一翻而过。如果我们的医务人员在专业杂志上多发表点论文,在各地日报,晚报的“健康”副刊上多刊载些“女性健康”的科普文章,有可能的话,在电视节目中举办“空中医生”[不用缴费的节目,那会是怎样的效果?百姓认为我们现代女子医院有能人,有水平,会慕名而来。要知道,不论哪个阶层,首先看重的还是医院的质量。歌坛明星王菲生孩子,“和睦家”[北京一家合资医院一度被热炒,但是最后还是在协和医院生产了。我们每一个医务人员就是医院的一个活动宣传橱窗,每一篇论文(或科普小品)就是一曲医院的赞歌。有人统计过,每一个口碑可以传递23个人。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世界上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只有人的资源是可以无限开发的。老总,院长付出100%的努力,不如员工付出1%努力的整合。医院的成功是每一个医务人员成功的整合。激励每一个医务人员都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都能充分的发挥潜能,何愁现代女子医院品牌服务不能铸就。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
www.hxyj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