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其他

观点丨民营医疗转型医养结合请三思而后行!

17年03月09日 阅读:21938 来源: 秦冰原创

  自从2015年年底国务院转发了卫计委的《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以来,“医养结合”在民营医疗行业内是经常探讨的一件事情。


  今年两会有关医疗方面的提案就有代表再次提出了“医养融合”,无论是医养结合还是医养融合都是针对同一件事情,给社会资本进入养老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其中空巢和独居老年人近1亿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预计2033年前后将翻番到4亿,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


9.jpg


  鉴于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这个大趋势,许多医疗同行对转型医养结合这种模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现实中养老院中多数老人只需要日常生活起居照顾,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及失能老人只占少数。


  他们只看到了医养结合的“医”字带来的盈利空间,而忽略了医养结合的重点是在“养”,这就说明医疗结合提供的将是一般的护理服务,而不是医疗服务,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医养结合的痛点所在。


  假如民营医疗机构转型为医养结合为主的机构而改变了医疗机构的属性,那么无论从医保还是收费等方面都与医疗机构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医院自身没有较强的造血功能和资本支持,转型医养结合无疑就是把自己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医养结合这个概念最大的问题就是模糊了医疗和养老之间的界限,总是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在中国这个国情下实行起来却未必像说起来那么简单,在各种政策和规定尚未明朗清晰之前,民营医疗机构转型医养结合还需慎重的结合自身的实力进行综合考虑。


10.jpg


  根据2016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显示,2012年全国约有2300万老年人属于贫困和低收入者。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困难。2012年农村留守老年人已达5000万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人将成为医养结合的最大受益者。


  个人观点认为,医养结合这种形式更多的是基于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和改革而产生的一种解决某些问题的办法,也只有公立医疗机构有能力和资源进行这种模式的推广。


  随着大多数人对养老方式的传统观念认识的改变,社区养老概念的将会很快普及,民营医院完全可以依托自己医疗和宣传的优势,以医院为主体,确定打造高端、中高端、低端的分支养老机构。积极创立自己的品牌,进行社区连锁化经营,为将来真正转型医养结合的医疗机构积累各方面的经验。


  所以,做为民营医院如果想转型到养老产业中去,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你要为哪些人提供服务,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而不是为哪些莫须有的东西盲目冲动。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2351阅读

医美的风,有股子邪劲儿!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10-28 15:13:43 文章来源:原创

17582阅读

明晰界限,合规共建:科室承包与技术共建的本质差异与路径选择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7 15:58:31 文章来源:首发

1680阅读

司法破产,并不是医院的首选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5 16:03:46 文章来源:原创

9456阅读

打造 “投资人青睐” 医院项目的 4 个核心准备动作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4 09:46:55 文章来源:首发

7138阅读

社会办医,到了要做战略考量的时候了

作者:钱培鑫 时间:2025-10-24 08:47:23 文章来源:原创

18545阅读

医院融资的 3 个实战路径及风险规避

作者:凌晓 时间:2025-10-20 17:07:29 文章来源:首发

简介
4A营销管理公众号运营者,不喜欢拽大词儿的医疗行业普通从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