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便捷访问,请点此处
医院买卖小程序

医管攻略

首页 > 医管攻略 >  医院服务

医院志愿服务模式之介入病区服务模式

17年03月02日 阅读:17261 来源: 晨晓转载

  医院志愿服务近年来岁发展较快,但大多服务范围较边缘化,没有能够“物尽其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志愿服务引入病区,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医院病区开展主题志愿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下面来端详一下他们究竟是怎么搞起来的吧!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不断挖掘志愿服务的深层次内涵和丰富服务内容,根据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人性化、个体化的趋势,探索和创新医院志愿服务新模式,医院将志愿服务引入病区,于2012年启动“快乐驿站-关爱白血病患儿”志愿服务项目。


  “快乐驿站-关爱白血病患儿”志愿服务项目以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采取患儿、患儿家属、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四方联动”模式,通过家属沟通、需求了解、交流讨论后,共同达成志愿服务目标,针对1个或多个患儿开展志愿服务,为患儿提供多方位帮助和支持,特别注重对患儿和家庭的心灵照顾。该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在志愿者甄选方面,医院联系并招募有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协会和南宁地区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作为志愿者,构建有针对性的专科、专业培训和管理体系,以确保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的专业性和持续性。


  该志愿服务项目以关爱白血病患儿为支点,通过志愿者服务和民间公益力量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白血病患儿切身需要,先后开展了亲情陪伴、七彩课堂、主题活动等志愿服务,已取得初步成效。


  1、志愿者介入病区服务模式实践


  亲情陪伴


  白血病患儿需要多次住院并且长期化疗,住院生活非常枯燥乏味,而且给患儿及其家属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志愿者通过陪患儿及其家属聊天,为患儿读书、读报,照顾患儿,让患儿感受到亲情般的服务;志愿者还对情绪不稳定的患儿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意见倾听,对减轻患儿和家属心理负担起到积极作用。


  七彩课堂


  白血病患儿需要多次住院并且长期化疗,其求知欲和快乐的童年被隔离开来,造成心理阴影,非常需要志愿者的关爱和帮助。因此,志愿者开设爱心课堂,通过教患儿唱歌、画画、手工和讲故事等方式,通过互动教学,拉近与患儿的距离,打开其封闭的心扉,减少焦虑情绪,减轻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由于患儿家长对患儿照顾经验不足并缺少指导,志愿者还协助病区医生和护士开展疾病知识讲座,向患儿家长讲授护理、营养、心理调适等知识。


  主题活动


  联合广西儿童癌症基金会多次举办主题活动,比如“快乐六一”“欢乐圣诞”等。志愿者精心布置病房,营造浓浓的节日气氛,制作精美的贺卡,送上美好的祝福;组织家长联谊会,座谈交流,分享求医、看护经验心得,为更好照顾患儿做出努力。


  2、主要做法


  病房探访


  病房探访是志愿者为患儿提供服务的第一步,也是其开展其他服务的基础。志愿者先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了解治疗依从性,运用心理学倾听、同理、鼓励等技巧,帮助患儿及其家属缓解心理压力,疏导不良情绪。


  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根据个案治疗和服务的不同阶段而进行的志愿活动。运用新的服务设计,以个性化的方式为有需求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帮助其减轻压力、适应环境、解决问题和挖掘生命潜能,使其以健康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提升自我信心和生活质量。初始评估阶段。了解服务对象(患儿)的基本资料、家庭背景和成员基本信息,通过患儿自述及家人描述发现患儿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初次评估。将搜集到的资料分析给志愿者团队,以便更好地开展服务。制定计划并开展服务。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制定适宜的服务目标,进而制定服务措施、方法和步骤,运用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为患儿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克服不自信、消极心理,树立信心。总结阶段。阶段服务后,对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采用经验交流、过程评估的方法对服务进行有效评估,总结提升。


  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以个人与家庭为服务主体,以群体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志愿者将有相似问题或经历的人组织起来,确定其普遍存在的基本需要和工作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运用各式各样的服务满足其需要[2]。运用小组工作,开展家属支持活动,能带来很多益处;每位成员在聆听和分享中收获正面的信息和情感上的支持,提高自我价值感。志愿者定期策划并组织家属支持、病友联谊、主题活动等,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患儿和家属成员参与进来,并积极表达自己在治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感受,舒缓压力,释放情绪,感受关爱。


  舒缓治疗


  通过对患儿的准确评估,找到影响患儿的主要心理问题和躯体问题,与家属多进行沟通;对于临终患儿,了解患儿临终前的愿望和要求,帮助患儿从复杂的心态中解脱出来。若患儿出现疼痛、恶心、呕吐反应,志愿者则帮助加强患儿临床护理,以提高临终患儿的生活质量。


  3、实践成效


  志愿者介入病区服务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种有效途径,丰富了医院文化内涵。患儿、患儿家属、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四方联动”,体现了全人服务理念,不仅有利于志愿精神的弘扬和传播,更利于增进医患交流和沟通,建立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和谐医患关系。医院志愿者介入病区开展志愿服务,让患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与关爱,得到了来自医院和社会的支持,同时为医院树立了良好形象,创造了良好社会效益,营造了医院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为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成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医院做出了积极贡献。


  详见《中国医院》杂志2017年2期《医院志愿者介入病区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帆  曾志羽  覃远汉

 

本文由(晨晓)转载自:网址http://mp.weixin.qq.com/s/zb-BsK2zYaIUH4hS1QQysA
本文(图片)由作者(投稿人)自主发布于 @华夏医界网 ,其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或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包含文中图片的版权来源),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承担前述引起的任何责任。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此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文章来源下方“侵权申诉”按钮)或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535905836@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 欢迎网友参与讨论及转载,但务必注明"来源于www.hxyjw.com"
发  布
猜你喜欢
962阅读

"家庭健康教育"体系——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模式创新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15 13:37:10 文章来源:首发

11828阅读

"无障碍服务"体系——从物理无障碍到信息无障碍的全包容设计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2 14:29:29 文章来源:首发

12048阅读

"家庭医生签约"升级——从单一签约到全家庭健康管理的模式突破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11 13:20:18 文章来源:首发

14357阅读

从标准化服务到精准健康方案的升级,实现个性化健康管理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0 14:10:03 文章来源:首发

15002阅读

建立"患者共治"体系,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体验升级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9 11:29:55 文章来源:首发

18349阅读

医疗"仪式感"设计——从功能服务到情感体验的升级路径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8 10:35:16 文章来源:首发

晨晓
简介
‍‍从事医疗编辑工作10年多,现任职于某民营医院。对于医疗信息的搜集、总结与汇总颇有心得,‍‍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工作责任心强!‍‍‍‍‍‍‍‍‍‍‍‍‍
职业亮点
10年多医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