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有60%?80%的医疗投诉是由沟通不良引起,因此,医务人员要注意沟通礼仪,掌握沟通技巧,做到规范沟通、有效沟通。有效沟通=有效表达+有效倾听+有效互动。
在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时要避免歧义。如需要“禁食”,最好讲“不能吃东西”,否则容易误听成要“进食”。此外要避免言辞模糊,对复杂事情的沟通,要自己先想透,理顺思路。同时要避免专业术语。隔行如隔山,医务人员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别人也懂。有位医生告知一位老伯他得的是“痛风”,不料老伯使劲摇头,说肯定不是,因为刮风时不疼,下雨天才痛,自己得的应该是“痛雨”。
在沟通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巧打比喻。对于一些文化程度低、理解力差的,最好用形象比喻。如脑挫伤如同西瓜摔地上,脑子发育不良就像包子没熟……必要时辅以手势语,如翘着大拇指表示满意,握拳表示加油等。
其次,在说话时,医务人员表情要得体,语调要平和,语速要适中,有节奏感,有逻辑性,用语要文明。“良言一句三冬暖”。避免讲不文明的生冷话、不着边际的外行话、不顾后果的刺激话、不负责任的议论话、不留余地的过头话。
沟通要注意时闻、场合。如术前沟通,最好不要在护士站过道的嘈杂处,可选择在办公淸静处。又如,护士欠费催款时应避免在病房内谈论此话题,可以将患者或家属带至病房外,单独轻声告知其费用情况,避免其在有他人面前的尴尬。
沟通时情重于理。树立病人首先是人的观念,纠正“见病不见人、重病轻人”的观念。多与病人对话、拉家常。不要一味讲道理,要让“情感账户多存款”。比如,冬天检查听诊时,应先将听诊器捂暖等。
在沟通技巧中,有效地倾听也十分重要。我们有一个所谓“SOFTEN”的倾听法则,即要面带微笑(S)、主动龄听姿态(0)、身子前倾(F)、积极应答(T)、用柔和目光交流(E)、点头CN);不打断,并要换位去理解。有效沟通必须是双向,要有效互动,如果没有反馈与确认,就无法知道对方是否理解,如交接班时,交班者陈述完后,应让接班者重述一遍(即反馈),交班者予以确认后,才算完成交接。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2 14:29:29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11 13:20:18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10 14:10:03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9 11:29:55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漆杰 时间:2025-09-08 10:35:16 文章来源:首发
作者:祁冉 时间:2025-09-05 13:44:02 文章来源: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