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男科到阳光”到“靠脸吃饭”,医疗营销只有两种玩法:左脑or右脑!
“看男科到阳光”这句广告语,在医疗营销界大名鼎鼎,堪称一朵奇葩。别嘲笑别鄙视,这句广告语开创了一个时代。从理论层面分析,“看男科到阳光”是定位理论的浓缩精华,定位理论内参君不再赘述,简单地说定位理论只有两个字--“品类”.10年前,公立医院几乎没有男科,民营男科医院方兴未艾,单是“男科”二字就如同黑夜里的灯塔,构建了男科这一新兴品类。
左脑营销:抢占品类词
人的左脑代表着理性,品类的划分法是左脑思考的基本方式,即人在决策购买时,左脑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商品分类,然后在品类概念的指导下选择某品牌。比如消费者想清洁衣物,首先想到洗衣粉,然后才想到汰渍、立白、雕牌等。当然在洗衣粉之外,还有新的品类洗衣液,下面有若干品牌。
左脑对品牌的记忆是有排序的,第一个进入(且有影响力)的将排在最前,成为消费者决策购买的首要考虑,第二个将成为次选,第三、第四个将有序地排在更次要的位置。定位大师里斯·特劳特并不赞成在某个“品类蜂窝”里有超过4个品牌(成熟行业的寡头垄断与此不谋而合)。这就促使其他品牌必须寻找新的尚未被抢占的“品类蜂窝”,而这些新的“品类蜂窝”通常称为“蓝海”.
“看男科到阳光”,短短6个字,既有品类词又有品牌词,就抢占了男科这一品类,是不是很牛逼?第一个用这句广告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傻逼。可惜后来者一窝蜂去抄袭这句广告,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抄,这些人要么自己是傻逼,要么是把老板当傻逼。
走在郑州的大街上,内参君看到“看男科到××”的广告,内心涌起一股莫名的伤悲和愤怒:真把医疗营销人的脸丢光了!那他们该怎么办?寻找新的品类!不要继续在“男科”这一池浑水搅合下去了。梳理就诊数据,如果前列腺患者最多,就塑造“前列腺”这一新兴品类;如果阳痿、早泄患者最多,就塑造“男人性福”这一新兴品类。不要怕病种过于小众,做“小而美”才是民营医疗的优势。再说了,就您那点专家和技术实力,做点小病种才符合现状,来个病人让做阴茎三件套假体植入术您还真做不了。
如果你的机构竞争对手较少,如圣玛妇产医院,整个郑州,有名有姓的妇产医院一共两家,其他竞争者主要是综合医院妇产科,就没必要过于强调品类词,适当占位就可以了。
如果你的机构竞争对手众多,比如整形和口腔,一旦发现了新的品类,就大胆而猛烈地做左脑营销吧。比如整形美容项目众多,前几年风信子就明确定位“瘦脸不磨骨”,这是一个新的品类;比如口腔治疗项目众多,植得口腔开创了“种植牙”这个新的品类。有人可能会问:瘦脸针和种植牙本来就有,凭啥是这些机构开创的?内参君只能说这人的营销还没入门,定位理论的“品类”是指消费者心目中的,而不是客观存在的。谁先占有消费者大脑,就算谁的。
目前在郑州,有品类词占位意识的民营医疗机构有至美整形(微整形)、精益口腔(牙齿矫正)、植得口腔(种植牙)。内参君希望他们围绕这一品类词在医生团队、学科建设、品牌推广、经营管理上都继续深化,不要怕小众,当年和睦家不也是凭着产科起家的吗?木桶理论已经过时,把最长的长板做到极致才是真理。郑大一附院那么大,人家骨科有5个病区,每个病区都还有自身的特色定位呢!河南中医儿科哪家最强?当然是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医院。
品类词也在更新迭代,比如口腔机构定位于牙齿矫正,随着市场竞争者越来越多,品类词会进一步细化,比如在北京已经出现了专注于“隐形矫治”的口腔机构,估计专注牙齿美白的口腔机构也会很快出现。比如有的整形机构就专注眼部整形,有的眼科医院就专注于准分子激光手术。在医疗技术层面,这叫一招鲜吃遍天,在品牌营销层面,这叫开创新的品类。
内参君比较欣赏的左脑营销的极致代表是巴奴火锅,它的广告语是:“现在很多人排队吃火锅,不是为了服务,而是为了毛肚。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直指竞争对手海底捞,在芸芸众火锅当中,巴奴的定位和品类清晰无比。希望医疗同行多研究多学习。
整形医院试水右脑营销
虽然原子可以无限分割,但左脑的储存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品牌发展到一定程度,在品牌营销上就不再局限于左脑营销,而转移到右脑营销。
左脑理性,右脑感性。
在脑白金推向市场之初,史玉柱用的左脑营销,撰写一系列科普软文,如《人类可以长生不老?》、《两颗生物原子弹》、《一天不大便等于抽三包烟》在报纸上发布,这一批软文在中国营销界公认水平极高,都是开创性的,引得世人侧目。但史玉柱很快将脑白金的营销引向右脑,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脑白金不再宣传什么安眠、通便作用,而是主打送礼概念,研究透了国人心理。王老吉也是如此,它没有像“看男科到阳光”那样来个“喝凉茶,选王老吉”,而是主打右脑,“怕上火,喝王老吉”,一个“怕”字,聪明地选择了消费者右脑的“消费感受”,从左脑到右脑,一个“怕”字价值一个亿。
在医疗行业,左脑营销思维比较重,右脑营销还比较少见。内参君欣喜地看到,已经有先行者在大胆尝试。如果按时间顺序排列,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河南整形美容医院,典型代表就是2014年9月推出的“我发誓”系列广告。“我发誓,他们想把所有的最美,给你”,“我发誓,岁月这家伙,确实无情”,“我发誓,香奈儿,已经尽力了”,这一系列广告直击整形美容准顾客那感性的右脑,道尽这些人的境遇和心声。内参君认为,河南整形美容医院自从2004年创办以来,从变性美女小琪到“我发誓”,十余年来一直引领河南医疗营销之风潮,一以贯之地保持了医疗营销的高水准,非常难得,值得全省同行学习、研究。
随后,郑州集美整形美容医院策划的“不美不行”系列广告也是右脑营销的试水。广告语之一:“长相平平,待遇就不公平。给势利的眼光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个时代,不美不行。”广告语不是整形美容项目的推介,也不是企划活动的单纯推广,而是契合目标客户人群的心理,我手写我口,令人心有戚戚焉。
2015年1月集美整形再接再厉,推出了一个高水平的右脑营销企划活动--靠脸吃饭。在郑东新区某餐厅里放置一台容貌扫描仪,顾客刷脸后,现场的整形专家根据标准对顾客的容貌进行打分,长得好看,就能免单。这个企划直接把“长得好看能当饭吃”的戏谑之言变成了现实,它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众多社会亚文化,比如漂亮者生存哲学,比如外表颜值=人生价值,比如“好玩”高于一切。这种亚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与网络天生契合,所以在网上传播很快,因此优秀的企划活动常常扮演着议程设置功能。但亚文化毕竟不是主流文化,因此集美的这一企划也受到一些阻挠,最终不得不停止。单纯从企划角度来讲,无疑这是一次高水平的右脑营销活动。
在其他消费领域,右脑营销司空见惯,比如可口可乐在中国过年的品牌传播中,以“带我回家”为主题,一直在营造一个团圆、欢乐、祥和的家庭氛围,可口可乐在这个时候用的就是右脑营销法,他传递给消费者的是亲情、团聚这些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右脑营销对营销人员要求较高,说句装逼的话,玩右脑营销,首先得是社会观察家,深谙社会心理,特别是你目标客户的社会心理,同时对网络文化比如糗百精神、二楼定律、逼格、卖萌、自黑等信手拈来。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同时具备70、80后的思考深度和90后的时尚玩法,稍不注意就跟不上时代,即便是有意跟进右脑营销也是夹生饭,老板不理解,客户不买账。
最后内参君说一下比较特殊的案例,河南整形界比较关注的风信子营销策略。风信子已经完全抛弃左脑玩法,主玩右脑--跟准客户“谈情说爱”交朋友,“成了朋友之后,卖什么都能卖出去”.这不是典型的右脑营销吗?风信子案例较为特殊,以后再详谈。
左脑还是右脑?适合最好
内参君需要提醒的是,在品牌初创期,尽量以左脑为主、右脑为辅,此时更需要让客户认识你的品牌功能和利益,定位理论往往能帮上大忙。进入品牌成熟期,通常以右脑为主、左脑为辅。在品牌成熟期,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利益已非常清楚,其品牌忠诚度需要用右脑营销法深入内心,让消费者形成品牌依赖。
在河南的一些医疗领域,比如种植牙,内参君明显看到广告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各家战局胶着,大多偏向左脑营销,这时候应该考虑跳出左脑做右脑营销了。
左脑营销和右脑营销没有高下之分,也并非完全独立存在,他们应该是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左脑营销实质上是理性营销,而右脑营销实质上是感性营销。世间万物都有两面性,人类自然也不例外,营销人不能将人性中的感性一面和理性一面人为地分开,我们应该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左右脑营销组合,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5 10:04: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3 17:15:4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21 11:01:1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21 10:48:3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19 14:14: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18 09:51:5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