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招牌
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赵太丞家,治病兼售生熟药,其门前便竖起高出屋檐的布制大路牌广告,突出介绍各种中药丸散膏丹治病的神奇作用,信息传播甚广;南宋御医王继先,祖上传一灵验丹方,名为“黑虎”,王氏以“黑虎王家”作为招牌,闻名遐迩;汴京城(今河南开封)中有一专售疝气药的李家药肆,因为患者少,便请名匠刻制了一头木牛作为招牌,结果求药者络绎不绝;宋饶州店铺,世售风药(编者注:风药是一类具有升发、疏散特性的药物),其商标为一大力士手执叉钩,牵一黑漆木猪,人称“高屠”,自树商标后,求购风药的患者不断增多。
这种文字招牌甚至影响到近代,例如旧时北京的爱德堂药房,便制作了一个写有“爱德堂沈家祖传七代小儿珍丹只此一家别无二处”的21字冲天招牌。
借效应
一些药店还善用名人效应。
如南宋临安的严某,坐堂行医兼开小药铺,专治痢疾,但患者不多声名不响。一次恰好碰上宋孝宗患痢疾久治不愈,应召入宫。严某治愈了皇帝的痢疾后,皇帝大喜,授其官为防御,又赐以金杵臼。于是严家打出“金杵臼严防御”的招牌,从此药铺名声大振。
与此类似的还有“金钟李氏”,因治愈皇子肠疡,皇帝赐官不做,却接受了所赐的金钟,悬在门上,从此,“金钟李氏”名噪数百年。
挂对联
言简意赅、意境深远的对联,也被药店广泛采用。
过去有个医师叫程道周,他在自家的药店题了一副对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与另一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有异曲同工之妙,顿时便缩短了药家与顾客的感情距离。
类似的还有“借他万国九州药,救我呻吟痛苦人”、“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等名联,不仅体现了经营特色,还让人置身于妙语连珠的诗词氛围之中,如沐春风。
做模型
善用模型实物是古代医药广告中的又一奇妙之处。
如“悬壶”(壶是古代盛药的葫芦)便是药店、诊所的标志,原本只是一个传说。但一些走江湖的郎中却也身背葫芦,作为行医的“招幌”。有的药店还悬挂“鱼符”(用石片或木头雕刻的鱼形幌子)作为象征,因为鱼不分昼夜,总是睁着双眼,悬挂鱼符就意味着这家药铺不分昼夜为患者服务。
还有用牛、马、豹、鱼骨等做成广告招牌,效果都比较好,这类医药广告到明清以后,更加普遍。至于一些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一手持串铃摇动,一手持招牌,在民间流动行医,或设地摊卖药兼为人治病。为求人来买,有的郎中常持竹板敲打,并用嘴宣传,江淮地区称此为“卖嘴郎中”。
作者:宋红现 时间:2025-04-25 10:04:40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张民 时间:2025-04-23 17:15:42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21 11:01:15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21 10:48:34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19 14:14:52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史晓峰 时间:2025-04-18 09:51:51 文章来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