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2025年1月发布的《202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3.2亿,占总人口比重达23.3%。
面对传统养老机构存在的“重床位轻服务”“医养资源割裂”“支付能力断层”等痛点,泰康保险集团自2007年起,以“保险+医养”的创新模式,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养老产业赛道。
截至2025年4月,泰康在全国40个核心城市布局高端养老社区,平均入住率维持94%的高位,成为行业内的标杆。其成功,源于对需求痛点的精准把握与系统性创新。
一、泰康养老的四大战略支柱
支付模式创新:构建“保险-养老-医疗”闭环
核心举措:
推出“幸福有约”年金险产品,客户通过购买200万-300万元的保费,即可锁定养老社区的入住资格,将保险资金转化为养老服务的预付费,有效减轻了支付压力。
实行“保险给付+社区月费”的双轨制支付模式,入住后每月仅需支付约1万元(含餐费、基础护理),避免了一次性支付的高额负担。2022年,该模式为社区贡献了65%的营收。
对接长护险与医保,在武汉、成都等试点城市实现护理费用的部分报销,进一步降低了客户的实际支出。
成效显著:
截至2023年Q3,泰康养老社区累计签约客户超过15万人,保单资金沉淀超过4000亿元,形成了稳定的现金流。
医养融合:打造“防-治-护”一体化服务体系
核心举措:
自建二级康复医院,每家社区配备约200张医疗床位,实现慢病管理、术后康复、急救转诊的“三位一体”服务。北京燕园医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急救响应时间缩短至8分钟,院内转诊率超过70%。
组建“1+N”多学科团队,由1名个案管理师协调医生、康复师、营养师等提供定制化服务。武汉楚园2023年客户健康档案完整率达到98%。
推出“绿通服务”,与全国超1000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优先安排专家会诊与床位,有效解决了重症转诊的难题。
成果斐然:
社区客户的平均寿命较全国水平延长2.3岁(数据来源:泰康健投研究院),医疗投诉率低于行业均值40%。
运营标准化:从“经验驱动”迈向“数字驱动”
核心举措:
开发“智慧养老平台”,集成跌倒监测、用药提醒、生命体征监测等IoT设备。上海申园2023年通过AI预警避免了32起急性病发作。
推行“服务操作手册4.0”,细化清洁、护理等632项流程标准。苏州吴园2022年客户满意度提升至96.5%。
建立“泰康之家学院”,培训养老护理员超2万人次,关键岗位持证率100%,人员流失率低于行业均值15%。
成效突出:
单社区运营成本下降18%,服务响应效率提升25%。2023年,泰康养老荣获中国质量协会“用户满意标杆企业”认证。
生态扩展:激活银发经济的全价值链
核心举措:
打造“养老社区+候鸟旅居”网络,客户可短期入住三亚海棠湾等度假型社区。2023年,旅居订单占比达到12%。
孵化“泰康艺术节”“乐龄大学”等IP,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北京燕园年均举办超500场文娱活动,客户活跃度达到82%。
拓展居家照护服务,通过“家庭照护床位”覆盖社区周边3公里范围。2023年,上海地区居家服务营收增长47%。
成果丰硕:
非房费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18%提升至2023年的35%,客均年度消费额突破8万元。
二、经营现状:高端市场的领军者
规模持续扩张:2023年,泰康新开业广州粤园、重庆渝园等6个社区,总床位突破5万张。储备用地可支撑未来5年20%的复合增长率。
财务稳健健康:据泰康年报披露,养老社区板块2023年营收达78亿元,同比增长31%,EBITDA利润率提升至22%。
客户结构优质:80%客户为本科以上学历,企业高管、专业人士占比超60%。高端客群黏性强,续约率连续3年超95%。
三、医院管理者可借鉴的四大实践智慧
支付改革:突破资源约束的新路径
借鉴点:设计“保险+服务”“分期付费”等创新支付方案,缓解患者经济压力,提升服务可及性。
案例:肿瘤医院可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诊疗费用分期险”。这种保险产品可以覆盖靶向药、质子治疗等高价项目,让患者能够分期支付高昂的治疗费用,从而减轻一次性支付的经济压力。通过这种合作,肿瘤医院能够吸引更多有需求的患者,同时保险公司也能获得稳定的保费收入,实现双赢。
全链条健康管理:构建全方位服务能力
借鉴点:整合预防、治疗、康复资源,建立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
案例:三甲医院可设立“出院准备服务中心”。这个中心可以与社区医院、家庭医生紧密合作,形成全链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对于需要术后康复的患者,出院准备服务中心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安排患者到社区医院或家庭医生处进行后续治疗。同时,中心还可以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病史、治疗过程和康复情况,为未来的医疗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数字化工具:提升运营效率的新引擎
借鉴点:部署智能设备降低人力负荷,利用数据驱动流程优化。
案例:急诊科可引入AI分诊系统。这种系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快速准确地识别危重患者,将识别时间缩短至3分钟内。这样,急诊科医生可以更加专注于救治患者,提高救治效率。同时,AI分诊系统还可以记录患者的就诊信息,为后续的医疗服务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优化急诊科的运营流程。
非医疗价值创造:增强用户黏性的新策略
借鉴点:开发健康社交、知识付费等衍生服务,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
案例:妇幼医院可开设“孕产教育平台”,这一平台不仅仅提供传统的孕产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其服务内容和形式,以增强用户黏性。
具体来说,孕产教育平台可以:
提供在线课程:涵盖孕期保健、分娩准备、产后恢复、婴儿护理等多个方面。课程可以由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讲授,也可以邀请知名专家进行客座讲座。课程形式可以包括视频教学、直播互动、在线问答等,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母婴用品优选商城:与知名母婴品牌合作,为患者提供高品质、安全的母婴用品。商城可以设立专门的选品团队,对商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和筛选,确保患者能够购买到放心、满意的商品。
社区交流平台:建立孕妈、宝妈社区,让患者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心得。社区可以设置不同的话题板块,如孕期饮食、分娩经历、婴儿成长等,让患者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孕产期的难关。
个性化服务定制: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定制。比如,为患者提供专属的孕产计划、营养餐谱、运动方案等,让患者感受到更加贴心、专业的服务。
四、挑战与启示:从“单一机构”走向“生态赋能”
尽管泰康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重资产模式对资金链的压力以及高端定位难以覆盖普惠需求等挑战。
对医院管理者而言,核心启示在于:不要盲目复制模式,而是要深刻理解他们成功的核心——始终将用户需求置于首位,善于整合各方资源,将服务做到精致细腻。
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医院的实际情况和特色,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道路。
在老龄化加剧和医疗改革深入的双重背景下,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就必须打破“治病”和“健康”之间的传统界限,重新构建服务价值链。
泰康养老的做法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和示范样本,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广泛学习借鉴。
来源:院长微课堂
作者:曾思远 时间:2025-04-19 14:09:51 文章来源:转载
作者:秦永方 时间:2025-04-19 14:08:19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5-04-19 14:05:26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18 16:47:31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蒋小富 时间:2025-04-18 09:53:33 文章来源:原创
作者:贺华煜 时间:2025-04-17 17:58:56 文章来源:原创